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大皇帝姜维怎么样,姜维招降了一人

大皇帝姜维怎么样,姜维招降了一人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7 18:30:51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或许很多人读小说的时候就心里暗恨,赵云真是白白救了这么一个累赘,如果刘禅在长坂坡直接死了,或许刘备能有更出色的接班人,但刘禅偏偏死里逃生,可以说刘禅连选择死的权利都没有,只能默默接受这一切。刘备一代枭雄,虽然带着关羽、张飞一班兄弟浪荡大半个中国,但是毕竟终成一帝,有刘备在,刘禅可以安心的做一个纨绔子弟,可现实总是在看上去最辉煌的时候给人致命一击,浩浩荡荡的刘备大军在猇亭,被东吴陆逊打的溃不成军,刘备差一点步关羽的后尘,刘备从此一蹶不振,年仅17岁,本想能多玩几年的刘禅,继承了老爹留下的风雨飘摇的江山,好在父亲还留下一个“仲父”诸葛亮,但是一个权利太大的大忠臣或者大权臣对皇帝来说差不多,因为无论是忠臣或是权臣为了权利都要把年轻的皇帝架空,但是明显诸葛亮是忠臣,刘禅也只能无奈的做一个“垂拱而治”的轻松皇帝。

这一切并没有随着诸葛孔明的逝去而结束,因为蜀国的大将军几乎都是终身制的,而且死后还会指定下一个接任者,而作为皇帝的刘禅只能无奈的接受,不能有反抗。诸葛亮到蒋琬,蒋琬到费祎,本来还会继续这样下去,可是费祎突然被魏国刺客刺杀,没有来得及指定下一任,刘禅终于拿回了点权利,可是军权都到了姜维手里,虽然不情愿,刘禅也不得不在2年后无奈的实授姜维大将军。

知道后来投降于邓艾,也不是刘禅真的愿意的,只是蜀中的大臣几乎清一色的要投降,刘禅总不能一个光杆司令去抗敌。只能听了谯周的话开门投降。这样看,刘禅几乎一直都是在摇头中度过的,无奈复无奈!一个豁达的人这么说可能很多人会想到:此间乐,不思蜀!但这时还可以说是为了保命而不得不为的事,真正能看出豁达的是这之前的事。

一个皇帝总是想拥有点权利的,就算大臣再怎么忠心,也不如自己又权利在手,即便是普通人,也总还是要争取一下的,但是诸葛亮,蒋琬,费祎从来没有感觉到来自刘禅的压力,不是刘禅没有一点制造压力的能力(参考沓中屯田的姜维),只是刘禅真的是自愿放开,与其争的两败俱伤,不如我就彻底放弃吧,这是很多人,甚至很多智力超群的人都不能超然的事,刘禅的豁达可见一斑。

三国演义中,如果姜维最后一计成功,历史会改写吗?

感谢邀请,我认为不会。姜维最后一计就算成功了,也不过是杀了钟会邓艾,击败了魏军,蜀国赢得了防守战的胜利。对于整个历史的进程并没有什么影响,只不过延迟了蜀国灭亡的时间而已。我们先来看看魏灭蜀之战的背景,此时的天下大势早已经由当初的三国鼎立变成了魏国一家独大。蜀国经过诸葛亮和姜维的先后北伐,已经国力大减,国内劳民伤财,厌战情绪高涨。

再加上后期刘禅宠信宦官黄皓,祸乱朝政,姜维杀黄皓不成,唯有屯田避祸。蜀国君臣离异,统治基础已经大大动摇,成为三国中实力最弱的一方。而吴国在孙权死后,皇位争夺不断,内斗不休,社会矛盾尖锐,国力也大大衰减。唯有魏国在司马家族掌权后,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力量强大,在三国之中脱颖而出,隐隐有一统天下之势。

只不过魏国有一个隐患,那就是司马家族掌握大权,魏帝形同傀儡。在260年,魏帝曹髦想要夺权诛杀司马昭,却被司马昭的亲信贾充指使成济反杀。弑君之事使得魏国政局动荡,人心惶惶,司马昭面临着巨大的舆论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司马昭为了转移矛盾,化解压力,发动了灭蜀之战。灭蜀之战当然是成功的。姜维的一计杀三贤,白白便宜了司马昭。

有人说刘禅是个好皇帝,有人赞成吗,你的理由是什么?

是不是好皇帝不能靠主观臆断,而要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去衡量。认为刘禅是好皇帝的人,无非是认为刘禅能识时务,没有拿蜀国人民的生命去同魏国相拼,而选择了投降。要知道三国时期是一个战乱多发的年代,魏蜀吴都想兼并其他国家。而蜀国地里位置偏僻,交通落后,经济相比魏吴两国落后。虽然军师诸葛亮雄才大略,蜀主刘备的任人唯贤,关羽、张飞、赵云等大将的辅助,由于常年征战,未能统一中原,消灭吴国。

纵观三国时期姜维的一生,到底能否算得大英雄、真丈夫?

姜维是一个文武双全的武将,总的来说是大英雄真丈夫。姜维是个悲情人物!也是个英雄人物!看三国演义时,我们一般把诸葛亮去世当做前后三国时代的分界点,前三国时代谋臣猛将如云,纵横捭阖,经典战役不断,让人看的大呼过瘾。后三国时代的故事主要集中在姜维,邓艾,钟会和司马昭之间。很多人忽视了这一段的的故事,我却觉得这时期的故事很精彩,只因为有姜维的存在!姜维在诸葛亮死后崭露头角,率领蜀军北伐曹魏,但战局僵持没有取得胜利,后来刘禅投降,姜维想凭一己之力复兴蜀汉,失败被杀。

文章TAG:姜维招降一人皇帝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