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大皇帝姜维怎么样,姜维招降了一人

大皇帝姜维怎么样,姜维招降了一人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7 18:30:51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土生土长的天水人姜维,这种先天属性,诸葛亮岂能不知我们判断一个人的价值和能量,判断的标准和范围必须多元化,多角度。如今的很多大企业经常聘请一些离退休的老资格做顾问,老板们很清楚,这些人对公司的具体经营活动没有意义。他们看重的是这些老资格背后的关系、人脉和资源,是影响力和面子。马超和姜维,对于蜀汉的陇右战略而言,同样具有此种效果。

对于很多三国迷来说,大家往往容易将蜀汉分为两个阶段,即前有诸葛亮,后有姜维。其实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这只是一种粗线条的划分。我们以公元 223 年为界,该年刘备去世刘禅继位。223 年之前刘备为主导, 23 年之后,蜀汉其实经历了 4 个权力阶段。从 223 年至 234 年,这是丞相诸葛亮时期, 234~243 年,这是大将军蒋琬时期, 243~253 年,这是大将军费祎及尚书令董允时期。

从 253 年开始,姜维才真正掌握蜀汉军权,此时离蜀汉灭亡也仅有十年时间。在诸葛亮及蒋琬时期,姜维处于成长阶段。在费祎时期,姜维虽成长为一颗军界新星,但费祎却是一位坚定的和平主义者,坚持休养生息的国家政策,姜维虽也多次北伐,但每次领兵不过万人,始终受到费祎的压制。公元 253 年,三国第一刺杀大案发生,蜀汉大将军费祎在一次宴会上被降蜀的魏将郭循刺杀,姜维从此真正走上历史前台。

不过耐人寻味的是,魏将郭循却是前次姜维北伐时投降的。历史如此记载,是不是一个阴谋,我们不多评论!在姜维前后十几次大大小小的北伐军事行动中,有胜有败,有大败也有大胜。比如在“洮西之战”中,姜维大破魏国雍州刺史王经,魏军溺死及被杀者数万人,这是蜀汉北伐历史上第一大胜仗!姜维作为诸葛亮的学生和徒弟,但二人的军事风格却截然不同。

诸葛亮一生用兵谨慎,稳扎稳打,而姜维天生是冒险型人格,用兵主动激进,富有侵略性和攻击性。两人用兵风格的差异,也导致二人在战果上的不同。诸葛亮 5 次北伐,虽无大功也无大败,每次北伐除了第 1 次马谡失街亭之外,几乎每次北伐都将蜀汉军队完璧归赵的带回来。姜维的主动进攻,有洮西之战这样的战绩,也不乏一些大败。

(大将魏延)二人的军事风格的差异,除了在进攻上还表现在防守上,主要是汉中防线的设置。姜维主政后,将诸葛亮,魏延,王平时期分兵拒守,阻敌于国门之外的防御策略,改为引狼入室,聚而歼之的策略。这两种防守策略孰优孰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前期的分兵把守各个关口的做法,效果是明显的,但却没有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机会。

姜维的引狼入室,虽有聚歼敌人的机会,但也太过冒险,只怕引狼入室打不着狼,反被狼吃了的风险。在公元 263 年的魏蜀决战中,姜维的功过是非众说纷纭。在我看来,蜀国的最终失利,姜维并无过错,至少有 3 点可以佐证。第一,263 年魏国大将钟会在关中治兵时,姜维已然洞察魏军的动向和意图,急忙上书刘禅,告知魏军动向,并要求派遣张翼,廖化前往阴平和阳安关。

但刘禅和黄宦官黄浩置之不理,最终酿成大祸,蜀军失掉先机,但这口黑国无论如何也不应该甩到姜维的头上。第二,魏军兵分三路,钟会率 10 万大军直扑汉中,邓艾率 3 万军从陇右进攻在沓中的姜维,诸葛绪率兵三万阻断姜维退路。在此危急时刻,姜维巧妙的引开诸葛绪,甩掉邓艾,避过钟会,将数万大军成功带回剑阁。这种高超的军事手段,颇有毛主席“四度赤水”的味道。

第三,钟会率十几万曹魏大军直扑剑阁,姜维率数万士兵严阵以待,十几万魏军居然只能望关兴叹,无计可施。从这个意义上说,姜维无论是游击战还是防守战,野战还是阵地战,都是一把好手。十几万魏军人吃马喂,钱粮消耗巨大,只需拖延时日,魏军将不战而退。这是诸魏葛亮及姜维的亲身经历,百试百灵。只不过姜维的这一手好算盘漏算了两个人,一是偷渡阴平的邓艾,二是下破了胆,六神无主的刘禅。

当姜维率领大军在剑阁阻挡魏军,只待魏军粮尽退兵之时,狗日的刘禅出城投降了。刘禅投降之后,蜀汉官员或死或降或逃亡,树倒胡孙散,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古今一理,但年已 61 岁的老将姜维却并没有放弃。姜维无奈投降魏将钟会之后,助长钟会,邓艾及诸葛绪等人之间的矛盾,引爆钟会内心谋反的熊熊烈火,这两步姜维都做的十分成功,并且借助一次酒宴的机会,将魏军中高级军官全速扣押。

文章TAG:姜维招降一人皇帝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