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 > 问答 > 管理知识 > 史料哪里买,2021历史好书60种

史料哪里买,2021历史好书60种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08 22:29:42 编辑:管理知识 手机版

子部类汇总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作品,是研究哲学史、古代科学史和当时社会历史变革的重要史料。集部书系文学性质,不专门记载史事,但里面同样不乏珍贵的史料。如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诗历来被称为“ 诗史”,其著名的“ 三吏”、“ 三别”生动的反映了唐玄宗、 代宗、肃宗三朝的社会情况。集部书中有很多内容可与史书互证、互补,甚至多有史书未曾记载的内容。

③档案类。档案分公、私档案两种。我国早在商周时期就建立了国家档案制度,凡涉及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等大事,便记载下来,由专门机构加以保管。故宫博物院是目前我国收藏档案最丰富的地方,清朝内阁大库所藏明清两朝档案有很多都存于此。各地方所藏 历史档案的数量也为数极为可观。除公家档案外,还有大量的私家档案,如私人信札、笔记、 谱牒、 契约、 帐簿、商号、文书等,对于研究各个历史时期,各个地区的经济状况、宗法关系和阶级关系 颇有 价值。

④地方志类。地方志是记载各个时期各个地区的社会生活、历史变迁、地理沿革、风土人情等情况的书籍。我国历来重视地方志的编修工作,其涉及地域之广,内容之丰富,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地方志一般分为总 志和地区志。总志是全国性的方志,如战国时的《禹贡》、《山海经》,清朝时的《一统志》;地区志极为丰富,省、府、州、郡、县一般都各有其志,记载详细,内容广泛,是研究地方史的一手资料,具有极其重要的 价值。

(二)思想或学术著作:反映当时人的思想、观念、以及学术的发展。如由孟子中可看到战国时代人的想观念,借由黄帝内经可了解中国古代人的医学以及对 人的身体的认识。皇朝经世文篇反映了清代人的政治社会思想以及政治社会上的问题等等。(三)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内容虽有虚构之处,但常可反映当时人的生活、想法以及观念等,对于文化史、思想史、社会生活史的研究有所助益。

如从 世说新语看六朝人的思想及生活,由元杂剧看元代人的观念及生活,从金瓶梅观察晚明文化及生活。(四)报刊杂志:为近现代史的重要史料,一般性报纸有助了解一些事件的发展,以及当时人从不同观点对此事的了解,娱乐性的报刊则可以观察当时人的文化和生活。(五)日常生活中的文字遗留:包括如古代的农民历、商店的帐簿、土地契约书,以及私人来往的书信等。

由于这些大多不是刻意留传下来的东西,常能更真实地反映当时的实际生活及想法。(六)外国人著述类。外国人有关中国历史的记载中不乏 颇有 价值者。如《马可波罗游记》、波斯人拉施特的《蒙古史》,是研究元朝历史的重要文献; 朝鲜的《李朝密录》对研究前清的历史很有帮助。近代以来,随着中国与国外的交往日益频繁,外国人关于中国的论述也越来越多,成为研究中国历史的重要资料来源。

口述史料口传资料是指经历代口耳传承得以保存下来的以往人类的言行。梁启超曾形象地说:“ 十口相传为古”,说明口传资料同样是重要的史料形式。常言说的“路上行人口似碑”,“有口皆碑”,也证实说口耳相传的作用与碑文记载具有同样的 价值。在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是保留史料的基本形式之一。利用口传资料进行历史研究,在我国也有悠久的历史。

孔子编《春秋》,曾采用不少“所闻”的口传资料。司马迁编《史记》时,“ 网罗天下 放失旧闻,考之行事”,也大量采用了口传资料。近年来盛行的各种口述录音资料、回忆录等等,都是利用口传资料的表现。但与口传资料相比,文字资料无疑以其更加丰富且完备而更为重要。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前人为我们留下的文字材料也极为丰富。

多用于现代史的研究,借由对尚在人世的当时人访问口述而获得对历史更直接深入的了解。其他史料包括如碑刻、 墓志、 家谱等等。甲骨和金石铭文类。甲骨文是商周时期人们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金文以商周青铜器为主。它们都是研究商周时代的珍贵史料,郭沫若的《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和 《卜辞通纂》总汇了甲骨金文资料。

石刻铭文包括石经、造像、 墓志、 记事碑等,以记事碑的史料 价值为最高,它往往记录了不见史传的重要史实。如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立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记载了唐太宗时基督教由欧洲传入中国,在长安建寺传教的情况。 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 吐蕃赞普建的《唐蕃会盟碑》,用汉、藏两种文字记载了两族人民的亲密关系。

图像类:如 绘画、 壁画、 刺绣图案等,有助于了解当时人的生活及审美观等, 图像史料中最有名的是有助于研究宋代城市生活的的清明上河图。实物类:包括古代建筑、家具、衣物、器物、饰品、钱币、墓葬,用以探讨当时人的生活、及观念等等。这类的史料,有很大部分是由考古发掘的。风俗类:借由对于当今流传风俗文化的观察,作为讨论历史现像的依据。

如果真的想要了解三国的历史,除了《三国志》,还有其他史书吗?

谢谢邀请,我是以史为鉴。三国时期的故事因为《三国演义》的影响,可以说知名度极高,其实这本演义也是参考了很多的史书才写出来的,大部分故事和人物都符合史书记载,很多地方甚至作者都直接照搬史书全文,所以说如果是初学者,我建议先从《三国演义》小说读起,通过这本极为出色的历史小说先弄清楚三国时期的人物关系和时代背景。

熟读《三国演义》后,可以进阶去读《三国志》了,这里推荐大家去读裴松之的注解版本。裴松之对于陈寿在三国故事中删掉的一部分内容旁征博引,正史和野史都有提及,一些早已经失传的史书记载也都在注解中亮相。比如曹操杀吕伯奢,曹操走华容道,诸葛亮空城计……《三国志》中都没有提到,但是裴注中却引用记载,留下来了极为出色的故事情节,最后被《三国演义》所采用,最后被大众熟知。

之后可以去读《世说新语》,这部著作也是极为有趣的魏晋朝故事集。比如曹操和杨修斗智的一系列故事,“一人一口酥”、“绝妙好辞”、“门内填活”……还有曹植的“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七步诗,都是出自《世说新语》。然后还可以去看《后汉书》,这里有很多是东汉末年名人名臣的传记。还可以去看《晋书》,里面记载了司马懿等人的生平事迹。

学习历史,究竟应该从史料原文入手,还是应该从史学家的教材性著作入手?

谢谢邀请。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学习的目的。下面从应试和历史研究两个反面略作讨论。以应试为目的,显然要根据应试大纲选择相应教材。对某个、某些历史事件或历史时段感兴趣增加课外阅读另当别论。以历史研究,了解历史原貌为目的,则最好学习历史原著,多做思考,多做比较,尽力会到当时历史背景下,去伪存真,得到自己的理性认识。

怎么才能快速搜集到有用的史料?有没有什么正规的途径搜集到相对权威的史料?

你所替关键词是两个:正规、快速!先说正规:这个提法本身就有问题。史料按照开发程度分为:一手原始文献和二手文字史料;即使是一手史料,也大多是人写或者记录的,只要是经过人手,那就必然有人的情感色彩,比如春秋笔法等,不乱写,光选择性记录,对一件历史事件的评价导引就很可怕了!二手就更不用说了,人的立场、情感色彩浓!用可信这个词比正规要准确更符合历史学科特点!按照我的解释,新的问题来了?是不是就没有可信史料或者很少!那倒不是!史学讲究孤证不立,需要考古实物等、历史文献,甚至时人历史小说等文学体裁互相印证,真相就浮出水面了!再说快速:历史学科如同所有自然社会科学一样,无捷径可走,碰到什么问题?就购买或者借阅相关书籍,或者请教专业人士,从中寻找答案。

文章TAG:好书史料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