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什么是连横之法,用连横之术破解合纵之法

什么是连横之法,用连横之术破解合纵之法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11 18:11:10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公孙衍主张合纵,张仪宣扬连横,他们是齐名的说客,也是政治上的对手。一个是合纵,一个是连横,犀首失败在什么地方呢?一、取河西之地名声大噪,因私废公而遭人诋毁公孙衍虽为魏人,但当他继商鞅之后,在秦惠文王的支持下,成为了第二个大良造。又因为连横是秦国提出来的,且秦与东边的任何一国结盟在图上都是一条横线。

什么是合纵与连横?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什么是合纵与连横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所谓“纵“,指在战国中后期倡导关东六国、或至少六国中的部分几国联合起来,对抗当时已经很强大的关中秦国,为“纵”牵线的行为叫做“合纵”;所谓“横”,指在战国中后期倡导关中六国中某一国与秦国交好,通过协助秦国攻打其它关东国家,补偿对秦妥协所付出的代价,为“横”牵线的行为叫做“连横”,而为合纵和连横奔走的人则称作“纵横家”。

耐人寻味的是,不论“纵横”,实际活跃其中的纵横家代表人物几乎都是关中六国的人物,而鲜有秦国本国人,这和秦国在战国时期重农耕和武力、轻智谋和文教有关,也和战国时代“士”这一阶层国家观念淡薄(因为没有可凭借血缘轻松获取的功名,不得不靠本事博取,而“买家”未必一定是本国),和各国竞相争取“国际人才”息息相关,认为“六国团结一定能胜秦”者就会热衷合纵,反之,认为“人多嘴杂不如心思专一,秦一定能赢”的就会热衷连横。

值得一提的是,纵横家兴起的年代比较早,当时秦虽强却还不至于强到离谱的地步,齐、楚甚至早期的魏也是大国,因此在“纵横”之外也有赴齐、魏和楚,试图创一番事业的,只是魏处四战之地,梁惠王的雄心很快烟消云散,楚旧势力和王族太过强大,外人即便像吴起般出色也无力回天,吴起死后外国人才普遍望门生畏,齐一度人才云集,稷下学宫热闹非凡,但貌似“点错了科技树”,待乐毅伐齐后便一蹶不振,于是“纵横”就成了主旋律。

既然纵横家其实都是六国人,那么就必须从六国立场看问题。就六国中任何一国而言,合纵都本应是唯一的选择,因为其它关中国家普遍缺乏吞并同等大国的明确意识,仍然希望延续“一霸共存”的先秦体制,合纵成功大家好歹都能活下去,而连横的结果正如苏代所言,“以地事秦譬如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止”,一方面把自己的土地人口送给秦国换取和平,另一方面试图从其它被秦攻击的关中国家中趁火打劫获得弥补,其结果就是秦越来越强,六国却一起削弱下去,最终被秦一举吞没。

不从秦的角度分析,则是因为秦实际上并未主动推动“连横”,而只是一面加强军事打击,一面因势利导借用连横的力量,主要还是以军事打击为主,且如前所述,纵横家其实几乎没有几个秦国人,都是“富贵险中求”的关中各国人。因为秦汉之际史料丧失严重,司马迁又是个典型的“历史文学家”,因此纵横家的记载很多都不靠谱,如苏秦是否能算“纵”其实大有疑问(他的两个弟弟倒具有纵家鲜明特色),而被津津乐道两千年的苏秦张仪之争其实历史上并不明显,真正对抗的纵横双方是张仪和公孙衍。

战国时期远交近攻跟合纵连横有什么异同?为什么张仪会成功?

战国时期远交近攻跟合纵连横有什么异同为什么张仪会成功

远交近攻是由秦昭襄王(公元前325~公元前251年)的国相范雎提出来的,后世秦始皇仍用这种方法统一六国。其特点是:依距离远近确立攻、交战略与先后顺序。合纵连横的代表人物及特点1.合纵:代表人物有公孙衍、苏秦、庞煖,其特点是:联合众多弱国抗击一强,以阻止强国对弱国的各个兼并。又因为当时的特定环境是,处于强国地位的秦国居于版图的西边,而相对弱小的六国居版图的东边,从北向南划一条纵线把六个国家串起来合力对抗西方的秦国,这就是“合纵”。

2.连横:代表人物有范雎、张仪。其特点是:联合愿意且有价值的国家击破其他的几国同盟,从而达成战略目的。又因为连横是秦国提出来的,且秦与东边的任何一国结盟在图上都是一条横线。所以称之为“连横”。其实,历史上的合纵与连横也不仅仅是跟秦国有关,比如,公元前294年,秦国大将白起在“伊阙之战”(今河南洛阳龙门之战)中,歼灭韩、魏联军24万之后,引起了六国的恐慌,魏国派使臣与当时赵国的相邦(相当于副国相)李兑商量,欲联合其他几个国家合力抗秦,加上当时的燕国国相苏秦也同时入齐游说,于是,组成了以齐闵王(公元前323~公元前284年)为盟主的,齐、燕、赵、魏、韩五国同盟合力攻秦。

文章TAG:连横之术合纵破解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