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热血帝王封地加征兵是什么意思,我们常说的封建到底是什么意思

热血帝王封地加征兵是什么意思,我们常说的封建到底是什么意思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08 22:04:21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但让冠军含金量爆表的却源自一个侯爵封号——冠军侯。留侯张良,淮阴侯韩信,武侯诸葛亮,汉寿亭侯关羽,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侯爵封号和历史大牛。冠军侯与这些封号相比毫不逊色,因为历史上同样有几位大牛被封为冠军侯,让冠军侯成色满满。(汉武帝与卫子夫 剧照)遥想当年,少年天子汉武帝去长姐平阳公主家做客,带走了一位妙龄歌妓,一段传奇由此开始。

此女便是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卫子夫,卫子夫得宠,身为平阳公主家骑奴的弟弟卫青也进入了汉武帝的视野,逐渐开始了其辉煌的军旅生涯。卫子夫的妹妹卫少儿,同样在平阳公主家为奴为婢。卫少儿与县府派驻在平阳公主家的县吏有了私情,于是一个叫霍去病的私生子来到人间。当这位县吏在平阳公主家任职期满飘然而去,没有人想到这位私生子乘着姨母卫子夫和舅舅卫青的东风,开启了一段新的传奇。

汉武帝中期,汉匈之间的全面战争爆发,经历河西之战,漠南之战,漠北之战等一系列决定性的战役,匈奴基本被击溃。在这一系列的战役中,卫青和霍去病战功赫赫。公元前 123 年,霍去病率八百人奔袭千里,斩敌两千余,被汉武帝誉为“功冠全军”,受封冠军侯,这也是历史上第一位冠军侯,也是含金量最足的冠军侯。遥想我等 17 岁,在干什么?天妒英才,公元前 117 年,霍去病去世 时年 23 岁。

尚未成年的儿子继承爵位,公元前 110 年,儿子去世,冠军侯国被撤销。两汉之际,风云再起。一个叫贾复的儒生加入绿林军,后归顺光武帝刘秀。东征西战,位列“云台二十八将”第三位,受封冠军侯,贾复也是历史上第二位因功受封的冠军侯。历史向前而进,浩浩荡荡,一个叫窦宪的人登上历史舞台。窦宪的妹妹是东汉明帝的皇后,一个实打实的外戚和权臣。

公主的田地他敢抢,侯爷他敢派人刺杀,论嚣张,没几个人能超过窦宪,毕竟东汉是宦官的时代,也是外戚的时代。窦宪人品确实差点意思,但却拥有一流的军事才能。窦宪曾率军奔袭数千里与匈奴决战,并在燕然山勒石记功,其功绩不亚于霍去病在狼居胥山封土祭天。从此,“封狼居胥,勒石燕然”成为中国古代军人的至高功绩和终极梦想。

为什么清朝之前的皇帝要把兄弟赶到封地,而清朝的皇帝却把兄弟们都摁在京城?

所谓的封藩制度,就是指皇帝分封自己的儿子、兄弟以及部分皇族、功臣为诸侯王。皇帝会让这些诸侯王享有封国内的统治权。在地方上掌管军政大权的藩王们,经过几代人的繁衍,诸侯王们会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威胁到皇帝的统治。秦始皇在创建帝号的同时,也将封藩制度改为郡县制度。秦始皇此举就是为了削弱地方诸侯,世家大族的势力(周朝开始),强调中央集权。

但在刘邦建立西汉政权以后,刘邦却又恢复了封藩制度。刘邦为何要将兄弟,儿子们封为藩王呢?因为刘邦对所有的异姓王都不信任。刘邦想让宗族势力延伸到地方,帮助刘家子孙监督、管理天下。因为没有比血脉关系,更能让人信赖的了。但不想随着外戚、宦官干涉朝政,几代繁衍过后的刘氏旁支子孙,也与刘氏嫡系子孙的关系,逐渐疏远。

因此到了汉景帝执政时期,便爆发了七王之乱。有鉴于西汉七王之乱的爆发,此后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在不断削弱诸侯藩王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但藩王分封制度,还是成为了一种传统。到了唐朝时期,皇帝开始利用地方节度使制度来取代封藩制度。不想这一制度的应用,使得李唐皇族的实力大幅度被削弱,随之便出现了武则天篡位,地方节度使(安禄山)叛乱的一幕。

实力强大的藩王既可以帮助皇帝维护统治,但也会对皇帝的统治构成威胁。有鉴于此,后来聪明的赵匡胤想到了一个办法,来避免地方武将的势力做大:以文臣来制衡武将。利用文臣来制衡武将,虽然没有让宋朝出现,藩王、地方节度使势力做大的局面,但却让宋军战力变得羸弱不堪:将不知兵,临敌作战时宋军缺乏变通。朱元璋在建国后,依然采取了封藩制度,但大明的分封制度却不同于西汉时期的封藩制度。

朱元璋的儿子们在被朱元璋分封到封地的同时,他们只拥有限定的兵权,并没有管理地方的权力。朱元璋的做法很聪明,在大肆屠戮功臣武将后,朱元璋希望在地方上具备一定武力的儿子们,能为皇帝戍边,拱卫京师。在朱元璋利用儿子们管理地方的同时,他也限制了儿子们管理地方的权力。可以说大明的藩王们空有被限定的兵权,却没有财权。

这样的藩王们,是便于皇帝约束、管控的。朱元璋将一众儿子封为藩王,都带来了哪些好处呢?一、巩固边防,防备元蒙余孽袭扰大明边境。二、节制、削弱功臣武将们所掌握的军权、强化专制皇权,维护了朱家皇权。三、军政分开,藩王和地方官员相互监督。朱元璋的愿望虽然美好,但朱棣的谋反却打破了朱元璋的设想。朱棣谋反成功后,明廷又开始极力打压地方藩王,随之后来的皇帝,朝中大臣便不再担心藩王作乱。

随着明廷内部党争不断(阉党和文官集团),被忽略的藩王们又得到了恢复实力的机会。随之明武宗执政时期,安化王之乱、宁王之乱相继爆发。可以说明朝的灭亡和三个原因有关:一、党争,二、地方藩王势力做大,庞大的开支让明朝国库变得空虚,三、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百姓流离失所,随之农民起义军在各地作乱。清朝皇帝之所以不将兄弟赶去封地,而是将兄弟养在身边,还是因为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在建立后金后,曾先后处死了,准备叛乱的弟弟舒尔哈齐以及长子褚英。为了防止兄弟、儿子们势力做大,对自己的统治构成威胁,努尔哈赤对立下军功的皇族一律只给予相应的俸禄、爵位而不赏赐封地。没有封地的皇族,只能依赖皇帝给予的俸禄生活,随之这些皇族就必须依赖于皇帝生存。虽然代善、多尔衮、豪格等亲王分掌各旗(军队),但没有封地的他们,却是无法割据地方的。

随之清朝藩王们对皇帝的统治就构不成威胁。满族入关时,其实是担心自己,不能长久统治中原的。他们生怕人数处于劣势的自己,会被汉人赶出关外,因此清朝皇帝便希望皇族之间能够抱团。随之就出现了清朝有亲王,但不就藩的局面。等到豪格平定四川叛军后(张献忠),情况又发生了改变。此时皇帝(福临),想要管理好天下,不但要得到亲王们的支持,还要安抚汉人,联姻蒙古。

文章TAG:热血封地征兵常说帝王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