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期刊论文为什么那么短,为什么要看期刊论文

期刊论文为什么那么短,为什么要看期刊论文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8 22:51:14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为什么中国人的某些尖端科学论文首先要发表在国外的科学杂志上才有分量?

关于科学论文的发表,近年来受到的争论越来越多。我认为应该理性的看待这个问题。首先,虽然目前中国的某些领域已经步入世界第一梯队,领跑全球的学科发展,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由于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相对比较晚,所以整体水平落后于西方国家。西方国家在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积累,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科研体系,有着丰厚的科研背景,最直接的影响是西方国家的科技水平一直出于领先地位,并有着受到科学界广泛认可的经典的学术杂志。

起步较晚的中国,虽然目前也已经出现了在某些领域比较突出的学术杂志(我觉得突飞猛进的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攀上了顶尖杂志的出版集团成为系列子刊),但仍然与其他国际顶尖学术杂志有一定的差距,且数量较少。就大环境而言,国外对于学术还是比较客观、较真的,而中国相对而言,则略微显得浮躁。科研、医疗系统等体系内的职称晋升需要学术论文的发表,相应则诞生了一系列的论文代发表机构,最终导致了一些列的学术论文撤稿事件。

往往这种事件所涉及的期刊,是一些以影响因子相对较低、开放获取、发文量大、审稿快等特点的掠夺性杂志。相对于这些杂志,顶尖的经典杂志对待论文的发表比较严肃,所发表的论文基本遵从的科学事实,且具有较大的创新性,这也导致了顶尖杂志所发表的论文更容易被大家所认可的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所谓的学术论文的分量大小,在国内来说,仅仅是看所发表的杂志水平和影响因子,这一点可以从各个高校对于发表论文的奖励体系可以看出,一篇CNS奖励可高达上百万。

所以我认为,这里的分量,来自于中国人对论文重要性的认知偏差,仅仅单纯的与影响因子挂钩。学术论文的价值,不应该仅仅是看发表期刊的影响因子。如果去翻看诺贝尔奖得主的代表性工作,很多的文章其实并没有发表在顶尖的杂志上,但这并没有影响这些工作对于科学发展历史中的分量。理性的看待学术论文,从论文的实际科学价值去评价分量和重要性,而不仅仅是看所发表的杂志和影响因子,是我们急需所具备的一种素质。

为什么在国内的一些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不是获取稿费而要倒贴钱呢?

我从几个方面来说一下:第一、学术科研评价体系的因素。现在高校,教师系列从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的职称评定体系,核心期刊以上的论文数量是一条重要标准。虽然以数量计饱受诟病,但综合比较各项评价体系,这是最不坏的一种体系,因为相对客观公正,人为干扰因素少,可以有效缩小各种灰色操作的空间。评价体系中的论文要求势必会把老师们的注意力和重心导向千方百计“写作论文”和“发表论文”方面。

第二、论文期刊的供应与需求关系。仅以我所在的新闻传播领域的核心期刊为例,全国不过十几家,而全国新闻、传播类院校包括研究生、博士、教师等在内,有核心期刊发表要求的人数以万计,严重求大于供,供求关系决定了论文发表的主动权在“卖方市场”而不是“买方市场”。第三、学术杂志的自身生存现状。学术期刊是“专、精、尖”专业学术期刊,非常小众化,可获取的收入资源有限,无法依靠订阅费用、广告费用生存。

杂志的日常运营,包括编辑审稿编辑、专家费用、日常运营等,都需要人力物力等不小的投入。如果没有财政专项拨款,很难生存立足。但很多杂志缺乏专款资助,这种营收态势下,作者的版面费或订阅费可能就会成为可能的财源之一。第四、高校老师的科研有各种项目经费支撑,这种项目经费属于财政拨款,专款专用于各种科学研究,因此,老师们可以用项目经费来补贴论文发表费用。

第五、不是所有的老师发论文都需要付版面费。有些混成了学术大腕的学界权威,不仅不需要付版面费,还会被许诺以高额稿费以求得其赐稿来拉升期刊档次。这种状况好比演艺界的“拉明星站台”。当然,如上所述,虽然学术期刊有苦衷,但并非所有期刊都收取。有一些学术期刊坚持不收取,可谓学术界的良心。收取版面费的期刊中,也分无底线收取和有底线收取。

文章TAG:期刊论文期刊论文为什么那么短为什么要看期刊论文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