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经验 > 新中国70年史学繁荣发展的历程与思考,史学月刊怎么样

新中国70年史学繁荣发展的历程与思考,史学月刊怎么样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9 14:16:07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国势成积弱,况复政多咎。方士及权奸,岂堪偻指数(叶)。虚内乃贪外,屋丰家蔀。五国固其宜,炯戒传不朽。(34)  近代以来,钱穆先生《国史大纲》第六编两宋之部第31章标题即为“贫弱的新中央”,其下之细目则为“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其结论是“始终摆脱不掉贫弱的命运”(35)。漆侠先生对积弱是这样界定的:“这就是封建统治对内日益不能控制农民的暴动,对外日益无力抗拒辽夏的侵扰,从这两者所包含的实际内容中,可以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

因之,积贫、积弱不仅是封建国家的外部标记,而且透过积贫、积弱的现象,还可以看到整个政治经济当中的复杂关系。”(36)1963年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第三册(邓广铭先生执笔)存叙述宋神宗起用王安石变法内容时亦云:“富国强兵,改变积贫积弱的现状。”  港台学者对此也有所论列,如1989年林瑞翰在《宋代政治史》的结论中说:“世或以宋代先则见欺于辽,继则见欺于金,终为蒙古所灭,而谓宋代兵力之积弱不振,盖肇自集权政策之弊。

”(37)  当然,对于宋朝的整体估价,从北宋中期以降也多有赞誉,程颢所言“尝观自三代而后,本朝有超越古今者五事:如百年无内乱;四圣百年;受命之日,市不易肆;百年未尝诛杀大臣;至诚以待夷狄。此皆大抵以忠厚廉耻为之纲纪,故能如此。盖睿主开基,规模自别”(38),就比较有代表性。明人陈邦瞻在《宋史纪事本末》中盛赞两宋文治超过汉唐:“大抵宋三百年间,其家法严,故吕、武之变,不生于肘腋;其国体顺,故莽、卓之祸,不作于朝廷。

吏以仁为治,而苍鹰乳虎之暴,无所施于郡国;人以法相守,而椎埋结驷之侠,无所容于闾巷。其制世定俗,盖有汉、唐之所不能臻者。独其弱势宜矫,而烦议当黜,事权恶其过夺,而文法恶其太拘。”(39)则是旧史家较为客观的评价。20世纪初以来,学界颇推重宋代研究,“以宋为制高点研治整个中国历史文化提出的各项重大问题,如‘宋学’渊源、宋代史学和新宋学等,引起各科学人的长期讨论”(40)。

而口美学者从宋代为中国近世开始的角度,对宋代经济文化给以高度评价(41)。  但是正如前揭,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讨论宋代积弱,是从北宋中期至清历代对宋的评价,并不完全与晚清以来中国备受帝国主义欺凌之时代背景有关。也就是说,宋朝积弱和宋朝经济文化发达是评价宋朝历史地位的两个方面,笔者曾说过:“不论从哪个角度讨论宋代的历史地位,都不应以一个方面掩盖另一个方面,也就是说既不能以‘积贫积弱’来概括宋代的全部历史特征,也不能仅从宋代社会经济、文化取得巨大进步而忽略宋代历史存在的‘民穷’‘财匮’和积弱不振的基本事实,偏废任何一面都不是对历史的客观评价,更不是对历史负责的态度。

文章TAG:史学月刊历程思考繁荣新中国70年史学繁荣发展的历程与思考史学月刊怎么样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