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经验 > 北京语言大学自主招生简章,北语自招准备什么材料

北京语言大学自主招生简章,北语自招准备什么材料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8 22:12:30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不过想想那大幅度的降分和名校的诱惑,很多家长、学生纷纷行动起来。不过请注意,前提是高考总分须达到本省一本线以上,不然一切机会变为零。因此自招中藏着的“坑”一定要看清。实际上很多家长并没有看清,而是慷慨赴“坑”。具体表现有:1、不了解自招的详细情况,只凭一家之言,误导了视听。有一些竞赛打着自招的擦边球,它们的作用实在有限,比如英语竞赛。

2、不从孩子学情出发,盲目拔高。自招是大机会,但不是人人都可以参与。一些学生过于自信,参加学科竞赛培训,由于自身禀赋,很难有建树;一些家长也是不顾孩子的学情,鼓励孩子参与,耗时费力却没有效果。3、过于乐观,认为孩子努力之后可以达到自招水平。作为一名高中班主任,我认为适合自招的学生比例是非常小的,因为门槛真的很高。

仅一个五大学科竞赛省级三等奖(这些是最最权威的自招条件),能获得的学生就很少,我所在的重点高中,每年全年级能获奖的,每门学科均不超过五个人,当然学校对这块也不是很重视。因此,自招的实质就变成了只适合那些整体学习水平不错,同时又有自己学科优势的学生参加。而对于之外的学生,不建议耗费过多的时间精力。如果不顾实际,硬要走自招的路,有可能本末倒置,连最重要的高考也被耽误。

而如果孩子的情况属于有自招潜力的,那么高一准备正当时。最需要的准备有两个,一是全面发展,提高整体水平,毕竟自招的竞争激烈,符合条件的考试人数众多,那么这时候高考成绩就具有竞争优势。二是优势学科提前形成,个人建议,五大学科竞赛之外的竞赛慎重参与。高一的具体方向是可以提前自学完必修阶段课程和部分选修课程,初步了解竞赛,浅层次的涉猎。

自主招生和正常高考有什么区别?自主招生能正常上大学吗?

自主招生打破了以往传统高考招生的模式,是在2013年教育部推出的一种高考改革方式,学生参加了自主招生计划会得到降分的录取,与正常高考上大学是没什么两样的!老师用案例分享法来详解讲解自主招生和正常高考的区别!自主招生是有一定的固定名额,具体名额不得超过统招名额的5%,而是是非常具有特色的,是选拔有特长的学生,经过面试与笔试合格后,进行5分到60分的降分录取,但自主招生的学生也必须参加高考,并且分数达到一定的合格线才被录取!这里我们大家都应该知道清华大学的全国人才领军计划及北京大学的博雅人才培养计划,都是自主招生的一种形式!像今年上海女孩武亦姝,在2017年参加《中国诗词大会》并获得冠军,在2018年时接受到清华大学全国人才培养领军计划,在一个月份时间里进行培训和学习,最后通过了清华大学的面试和笔试而获得自主招生的资格,只要今年武亦姝同学高考成绩超过本科线,就会被清华大学录取,更何况是以613分(上海高考满分660分),更是被清华大学录取了,其实613分上清华大学有点危险,今年上海考生615分才能上清华大学,但武亦姝走的是自主招生名额,所以一样可以到清华大学新雅书院!比如北京十二中考生鹿泽宇今年也是通过自主招生考上了清华大学的化工学院,成为今年清华大学新生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不到15岁;鹿泽宇同学曾经在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中获得银赛,对化学非常感兴趣,又通过了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的笔试和面试,才被录取的!从上面两个案例我们可以知道:(1)自主招生的学生需要对某一学科有特长,比如在全国性竞赛活动获得前三名的成绩,如果被录取,需要学习与特长相关的专业;(2)考生需要经过培训,然后通过高校的笔试和面试,这是需要一定的能力的;(3)通过了自主招生,会获得5分~60分的降分政策;(4)统一参加高考,并且成绩要达到高校规定的分数线!像各个省份都有自主招生的名额,而这个名额可不是胡乱给的,它是需要自己去申请,一般申请的学生也是名列前茅或某科有特长,并且获得过全国性的大赛奖牌,这也说明了自主招生的学生并不是你想的那么成绩中等,而是在某些学科上天赋满满,有潜力,高校才会去培养,不然,是很难得到这个名额的!并且他们被高校录取时,并不是随便分配专业,而是通过学科测试、评估来建议你学什么专业比较好,比较适合,也就是发挥最大兴趣吧,一种人才培养吧!所以对自主招生的考生上大学来说,他们更有优势,因为他们的专业就是自己的特长、自己的兴趣,求学的道路上不会迷茫!所以自主招生考生上大学会更有优势!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交流!。

当年你或你的孩子是怎么自主招生考上的大学?能说说经验吗?

我来详细解答这一个问题,关于自主招生让意向院校录取!2017年自主招生已经落下帷幕了,新一届学生又开始走上了新的自招之路,不少学生和家长对于自主招生还不是特别了解,中域自招项目组刘老师整理了部分家长的问题为大家一一解答。什么是自主招生?自主招生是我国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现行统一高考招生录取的一种补充,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也就是所谓的“偏才怪才”。

学生只要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就可以参加自主招生。自主招生有什么用?自主招生是学生高考的“保险”:当学生的高考分数没有达到某大学统招的分数线时,可以使用自主招生的优惠政策,进入该大学。例:2017年北大在山东省的最低投档分数线在686分。某重点高中一尖子生发挥不是太好,考了658分,但他通过了北大自主招生的初审,并且在复试中表现优秀,获得30分加分(降分录取),加分后为688分,高于北大的最低投档线,最终顺利进入北京大学。

没有任何奖项,可以参加自招吗?没有任何奖项和竞赛经历,也可以参加自主招生。纵观2017年各高校自主招生条件,虽然都需要各种奖项,但是也有少部分高校招收单科成绩或者是综合优秀类的考生,其中不乏哈工大、西安交大、华科、华南理工等知名高校。怎样参加自主招生?自主招生是大学公开发布信息、学生自愿报名参加、全程公开的招生形式。

几个重要时间节点要注意:一个学生可以参加多个大学的自招吗?可以。在投递材料、获得初审资格、参加考试等环节中,一个学生都可以同时获得多个大学的自招机会。即一个学生可以同时向多所大学提出申请、同时获得多个大学的初审通过资格、参加多个大学的考试,因而一个学生可能获得多个大学的自招加分。但是部分高校也会明确表示不能同时填报多所高校。

需要注意的是,在最后填报志愿时,只能使用其中一所大学的加分。自主招生初审和复试通过率怎么样?初审的通过率因学校而异,除了C9 人大初审通过率较低外,其他大学通过率一般在40%左右。对于复试,各校复试的形式、难度、考查范围都不相同,所以考生还要认真准备复试。听说“校荐”取消了,学校还能为学生做推荐吗?可以。

国家明文规定取消“校荐”,但事实上,大学审核学生材料时最主要的依据仍然是学生的在校成绩,区别有两个:(1)以前是给高中一定数量的推荐名额,由高中分配。现在是自主招生报名的时候需要有“推荐人”。中学有给做推荐的考生通过初审的几率更大。(2)以前高中在分配校荐名额时会注意每个学生只有一个校荐机会。即清华给某中学20个校荐名额,北大给该中学25个校荐名额,学校会把这45个名额分配给45个不同的学生。

现在学生自行申请,一个学生可以同时申请多个大学,获得多个大学的自招资格。什么样的老师推荐才有用?学校班主任、任课老师、实验室老师、大学教授、居委会、学生社团、公益组织……全都可以写推荐信。除竞赛奖项和学习成绩之外的申请条件,都是“附加项”,推荐信是高校初审的参考选项,来大致评定考生综合素质。参加了自主招生还能参加高校专项吗?如果招生高校没有限制,且时间不冲突,可以参加。

各年级学生现在可以做哪些准备?高三(2018高考)的学生需要重点复习高考知识,如需参加相关竞赛,重点复习竞赛类知识。从高三以后,考生需要注意每次大考,例如,期末、一模、二模考试。高校自主招生不仅仅会查看考生的相关奖项,对于考生的平时成绩也会参考。特别是高三阶段的成绩尤为重要。希望2018届考生不要放松警惕。

高二(2019高考)学生可以提前参加各种比赛和训练。高二学生特别能参加信息和生物竞赛,尤其是生物竞赛,更容易获奖。需要注意的是,生物竞赛考生专业较少,一般只能选择生物相关专业。高一(2020年高考,非高考改革年)学生提前学习高中知识,选择1-2门学科竞赛进行系统学习。特别提醒各位高一高二准考生,自主招生申请材料的准备工作要在高一高二,最迟在高三上学期完成。如果拖到初三下学期,一定会在一定程度上打乱高考计划。

文章TAG:招生简章北语自招自主语言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