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 > 问答 > 管理经验 > 95820部队干什么的,勇做刀尖上的舞者

95820部队干什么的,勇做刀尖上的舞者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7 06:43:07 编辑:管理知识 手机版

在部队是不是每天都很忙?

在部队是不是每天都很忙

对我来说最忙的应该是新兵连了,一天时间安排的满满的,休息是不可能的,你又不是老兵,你不需要休息。瞧你们那个样子,还想休息,要点脸吗?这是我们班长对我们说过的最多的一句话从闹钟响起的那一刻,一天的忙碌正式开始。在部队是有起床号的,但是我们的闹钟设置在提前半个小时就响,就是为了能够赶紧把被子叠好,为了那个豆腐块一样的军被,可别提有多烦躁了。

起床号响起了,一声哨声全体集合,整队,由连长下达早操内容,各排进行早操,一般是进行3公里跑步。出操归来就是整理内务,洗漱。等待开饭的哨声集合。一样的步伐,一样的距离,伴随着饭前一首歌开始了早餐,新兵连的我们班长要求我们吃饭速度要快,纪律要安静,有一点动静那就是挨罚。饭后带回宿舍,这个时候我们就开始往水壶加满热水,扎好腰带,(左挎包,右水壶)等待下一个集合哨声。

基本不超过5分钟就会响起。带到训练场下达训练内容后跑步带开,开始了一上午的训练,刚开始是一些队列动作的训练,后面才开始增加训练项目。一上午的训练在哨声结束,带回宿舍,放下装备,楼前集合等待开饭,和早餐一样的规矩,午饭结束以后就是老兵们的午休时间,也是我们新兵的加练时间。三个月没有一次午休过。下午同样伴随着起床号带好装备等待训练,下午的训练一般为军事项目,像战术,投雷等。

下午的最后一项就是体能训练,为了让你拉开身体,一般在跑步前进行俯卧撑,蹲起,高抬腿等运动,然后进行5公里跑步。一天的训练结束?想都不要想,还没结束。同样的套路,在下午饭的时候我们会偷偷的揣一个馒头放到自己的口袋,反正当时我们都这么干。回到宿舍后会有些的休息时间,一般我们都赶紧去洗洗衣服之类,或者整理内务,基本没过多久,班长就要吹哨,就到了他们最喜欢的加练时间,大多数也是体能训练,你除了坚持还有气的牙痒痒,没有别的。

一天时间最后一次集合,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次,班长们有时会给你惊喜呦。最后一次集合进行点名,有的班长讲话喜欢让你蹲姿,看你越坚持不住,废话就越多。点名结束以后回到宿舍开始一天最后的体能训练,我们班长给我们安排的3个100训练(俯卧撑,仰卧起坐,蹲起各100各)训练结束以后差不多已经10点多了,这个时候班长又要求我们在楼道进行条令学习,不到12点不准回去睡觉?。

这个时候我们偷偷揣的馒头就到了用处的时候了。到了床上基本就是沾床就着,不存在失眠的情况。当然在你还没有学习紧急集合之前你还是不用担心睡得是否安稳。要说休息时间还是有的,周日是不用训练的,一般早餐后会进行集合去洗澡,回来以后每人有10分钟的给家人通话时间,然后就是整理内务,洗衣服,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大扫除,钢丝球刷地,用脸在地上摩擦都不会有灰尘。

在部队干炊事班能干到三期吗?

在部队干炊事班能干到三期吗

我在炊事班喂猪,干到司务长。当兵第二年,就被选送到炊事班,当上了一名饲养员。连队大大小小20多头猪,每天熬猪食、起猪粪,尤其夏天又脏又臭,是个很辛苦的活。平时喂完猪还要帮炊事员做饭。苦点累点没关系,最难为情的“配猪”,赶着连队的老母猪,到有公猪的老百姓家里,“交配”过程有时候容易,有时候很难,对于当年19岁的我来说,特别害羞,但后来看见老母猪生下一窝活蹦乱跳的猪崽时,则是满心欢喜。

部队里的副职一般都是做什么工作的?

我国的现役武装力量,分为人民解放军和“武装警察部队”两大系统,解放军的组织序列基本符合连、(合成)营、(合成)旅、集团军的世界主流编制名称,之前也有团和师的部队番号,而武警部队的编制就比较特殊,更多使用了“队”这个序列名称,确实需要说明一下的。武警部队最基层的编制仍然是班和排,但是在班排之上就发生了变化,分别是中队(连级)、大队(营级)、支队(团级)和总队(师级),其中总队已经是最大的常态化编制。

军事主官名称当然就是中队长、大队长、支队长和总队长,注意啊,武装警察“大队”的编制虽然不多见,但其实是存在的。个人感觉,这样的编制称谓应是避免军事化色彩较浓的原因,也传承了武警部队前身“公安纵队”的建制特点。一般而言,武警的驻军规模是:县级(旗、县级市)为中队或者大队,地级市(州、盟、直辖市的区)为支队,省或自治区为总队,前些年各省的总队基本升级为副军级。

另有各特殊警种的军级武警指挥部,上述单位统归大军区级别的武警总部指挥,所以武警部队司令员多为上将衔。(少校和尚)既然主官有中队长、大队长、支队长和总队长的职称,那么副职当然就是副中队长、副大队长、副支队长和副总队长。作为主官的副手,这些“副队长”的职能和分工,其实跟解放军各级副职大同小异,比如武警支队,就会设置支队长(正团级)、政委、副支队长(未必只设一名)、副政委和参谋长等一整套班子。

副中队长和副大队长的职责跟解放军类似,根据内务条令,副职主要协助中队长和大队长的工作,当主官因故不在岗位或者在战时出现伤亡时,由副职代理中队长或大队长的职务。在风平浪静的和平时期,副职主要负责部队的日常训练和后勤管理,因为主官要负责部队的全面工作,副职当然就要搞好日常。在支队以上建制单位中,副职可能会设置两名甚至更多,按排名的话,第一副支队长、副总队长主抓部队训练,第二副职则主管装备和后勤,其实这是历史传承下来的惯例。

以大家比较熟悉的蒋系第74军为例,1944年王耀武升集团军司令时,副军长李天霞正是在贵州军管区训练新兵,闻讯才赶回湘西。而在1947年的孟良崮战役中,整编第74师副师长邱维达也是在后方临沂训练新兵,从而避免了非死即俘的命运,再成为重建以后的新师长。因为在战争时期,蒋军多以主官和参谋长在一线指挥,而副职负责在后方统筹新兵训练、伤亡补充和辎重补给,这也是避免指挥机构被一次性打掉的习惯做法。

(两大抗日神剧硬汉)总体来看,在正规军里面“队长”职称用的最多的是二战日军,并且用的还非常系统化,从分队、小队、中队、大队、联队再到临时性建制的“支队”,算是二战期间最奇葩的军队编制称谓。不过日军在联队以下正规部队中没有“副队长”的设置,多以副官和“附”的形式作为助理或者补充军官。同时日军还另有建制级别不好统一界定的各种“队”,比如独立混成旅团下辖的炮兵队、骑兵队,工兵队,以及守备队、“宪兵队”等特殊编制,在没有准确编制级别的情况下,其部队长多以加藤队长、龟田队长等主官名字来称谓,应该也有“副队长”的职务,至于权责那就是主官的副手而已。

除去上述所列举的情况,战争年代“队”还多为正规军作战序列中非固定编制的单位名称,比如特战队、医疗队(卫生队)、侦察队、宪兵队、执法队、卫士队等林林总总。既然是非固定编制,也没有明确的级别属性,所以主官称为队长,副职当然就是“副队长”了,非要细究的话,那么军官级别看军衔,军官职权看分工,并无一定之规。半神不神的《雪豹》军迷大多看过,周卫国不就是在虎头山独立团的作战序列内,建起来一个“雪豹特战队”,刚刚组建时周队长还是个八路军连长,再后来成为团长时还兼任着,至于副队长,应该是赵杰还是杨大力来着?时间太过久远,实在回忆不起来了。

在二战期间,赫赫有名的日本宪兵队到底是干什么的?

宪兵是军队中的一个兵种,大部分西方国家的军队建制中都有宪兵。宪兵是干什么的?一、宪兵是军队中的警察。督查军风军纪,执行军法,属于执法执纪兵种,不参加一线作战。二、当年的日本宪兵还有一项任务就是维护地方治安,与警察机关和特务机关协同执行秘密特勤任务。当时有“警宪特”的叫法。总之,当年日本侵华期间,日本宪兵是镇压中国人民的侩子手。

文章TAG:95820舞者刀尖干什么部队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