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产 > 问答 > 房产知识 > 李渊曾想迁都湖北,湖北为什么要迁都

李渊曾想迁都湖北,湖北为什么要迁都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11 12:53:20 编辑:房产知识 手机版

”李渊觉得李世民说的有道理,于是打消了迁都的念头,实际上在迁都这件事上,并不是只有李世民自己反对,很多大臣包括萧瑀在内都不认同迁都。孙权后来为何迁都南京?原因有三:一、刘备死后,诸葛亮要北伐魏国,要联吴抗魏,只能跟吴国和好。这个时候李世民站出来了,他不同意迁都,迁都是一件大事,稍有不慎会动摇国本。

国家为什么要推介湖北?

国家为什么要推介湖北

主要是从疫情防控的角度出发的首先,去年疫情首先是从湖北武汉爆发的,而且湖北省是感染人数最多的省份,居家隔离、非必要不出门、武汉封城,这些在疫情之前听起来匪夷所思的防控措施,都是武汉最早采取的办法,武汉乃至湖北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也为全国疫情防控提供了宝贵经验。其次,疫情爆发一年,我们当初疫情最严重的武汉、湖北疫情归零。

唐高宗为什么要迁都洛阳?

国家为什么要推介湖北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天才过人,心雄胆略,有着治国安民的才能。10多岁时一把匕首欲制烈马,李世民健在时与李治乌山云雨,将大大的绿帽戴在千古一帝头上,28岁时二度入宫,帮助李治拿下千年老狐狸长孙无忌,使皇权回归,40岁时武则天临朝听政,与李治合称“二圣”。武则天外战群臣,宫斗王、萧,杀亲姐、儿女、毒外甥女,终于在60岁时自立为帝。

唐高宗李治死后,武则天为何立即从长安迁都洛阳?一、政治:权力是毒品,武则天临朝听政多年早有了登基称帝的想法。而她要想称帝,必须摆脱李氏家族的掣肘,建立自已的根据地和统治班底。李家出身关陇军事贵族集团,他们与西魏八柱国的基本盘都在关中地区,李治时期,大唐已经过李渊、李世民、李治三代帝王,长安是李唐的统治中心,已形成了盘根错节、错综复杂的势力体系,与其废心劳神铲除这些反对势力,不如真接干脆跳出长安、跳出关中,远离李家范围,这样更易实现权力的重新构建!二、军事:原来唐朝西部与吐蕃之间有吐谷浑作为缓冲,但吐蕃强大后强势出击,吐谷浑被迫内迁,之前缓冲地带消失,连年交兵,安西四镇一度丢失,李治曾派薛仁贵率领五万大军讨伐吐蕃可惜兵败,找安对于西域吐蕃来说简直就是一块肥肉,长安又无险可守,形势严峻。

洛阳地处中原腹地,西边有关中平原作为缓冲,且有潼关、函谷关等易守难攻的重要关塞,显然更加安全。三、经济:长安附近的土地由于连年过度开垦,已经开始出现了水土流失甚至沙化,粮食严重不足,太宗时期就曾经发生过严重饥荒,李世民无奈让饥民出关讨生活,唐高宗时,因为长安人口过多,矛盾严加突出。反观洛阳,地处中原,河流发达,水利方便,粮食产量相当可观。

特别是自京杭大运河开通后,南方经济发展迅速,洛阳比长安交通更便利,能够保证帝国的经济发展,有利于巩固她新生政权的统治!四、心理:武则天为登上皇后之位,狠心杀死女儿、将王皇后及萧淑妃做成人彘,手段的狠辣让人胆战心惊。萧淑妃死前,曾经诅咒武则天,愿来生自己变成猫,武则天变成鼠吃掉武则天。据说,武则天因为此事长期做噩梦半夜惊醒,李治健在时,武则天就经常拽着李治久居洛阳,远离长安。

为何古代没有朝代愿意在武汉定都?

国家为什么要推介湖北

封建帝制在我国发展了几千年,每一朝代都有着其自身的国都,算起来,我国曾经是国都的城市恐怕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其中像是南京有“六朝古都”的美名,西安更是有“十三朝古都”的声誉,但是,历史学者们一直有一个疑虑,那便是武汉作为一个先天条件优越的城市,却从来没有成为哪怕一国的国都,这是为何呢?武汉是长江流域的大型城市,地理位置上几乎处在中国的中央,是天然的“中元”宝位在古代,武汉更是被称为“九省通衢”,其本身交通四通八达,中国人南来北往都要从这里过。

可就是这样一座重要的城市,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却从来没有王朝在此建都,这着实有点让人想不通,武汉跟北京,长安,洛阳甚至南京这些城市差在哪里,为什么封建王朝不在这里建都呢? 我们来仔细看看。首先我们需要知道,古代王朝选择国都,需要遵循三个条件。第一个,便是《吕氏春秋》曾记载的“古之王者,则天下之中而立国”,意思是国都选择必须要在国家领域的“居中”位置,唯有如此,才能上通下达,统御四方;第二个,便是把重要放在水路通行,因为古代科技不兴,所以水路的运输更为重要,良好的河流体系能够最大的保证的物质的流通与信息的传达,进而保障封建王国的统治;第三个,是要求建立国都的城市必须要有广阔的领域,这不仅是为了发达耕种,保障生产活动,最为重要的是为国度以后的扩建留下发展的余地。

那么,我们依次来看看武汉是否满足上述的条件吧。第一个,自不用说,从地理的位置来说,武汉是绝对的“居中”地位,北靠中原,南临湘粤,西陇巴蜀,东衔吴越,如果以棋局来判定武汉的位置,那么,武汉无疑的是“天元”正位,而且,无论是在哪一个朝代,每一个王朝所统率的国土的中央,都是武汉或者临近武汉,也就是说,武汉是永久的中心位;第二个,武汉位于长江中游,更是临近长江和汉江的交汇之处,水路四通八达,江河体系是天然的网状结构,如果古代的人也能够操控无人机在武汉的上方俯视,便能够看到那些水路交叉纵横,就像是一张天然的蛛网,虽然繁杂却是十分的紧密。

在这种水路的基础上,武汉无论是农业的生产,还是物质的运输,以及信息的传达,都是高效且作用巨大的;至于第三个,更是不用多说,优越的位置,发达的水路,自然造就了武汉在经济上的发展,在这种经济的支撑下,武汉的城市规模又怎么会小呢?而且武汉本身就是地形开阔的领域,足够一个国都的进一步的拓展;而且武汉作为一个与众不同的城市,它在历史中一直是处于不断拓展的状态的,无论从哪一个朝代去细看,都会发现武汉的辖区远远大于其他的城市。

那么,武汉既然满足了古代王朝选择国都的三个条件,却为什么没有任何一个王朝愿意把武汉定位首都呢?其实,这是“成也萧何败萧何”。明清时代的学者顾祖禹就曾经说过,“以湖广言之则重在荆州也。夫荆州者,全楚之中也,北有襄阳之蔽,西有夷陵之防,东有武昌之援”。意思是说,武汉是天然的“天元”位置,虽然能够统御四方,但同样的,也容易被四方牵制,大有十面围城的颓势。

当然,武汉本身的地势是适应作战的,是易守难攻的军事宝地,但是,各位要清楚一点,我们选择的是国都,不是选军事重镇,在这种条件下,哪怕武汉再怎么好的位置,再怎么好的地势,也不重要了,因为国都是一国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中心,若是国都之外战火连绵、群敌环视,那么国都之内还怎么发展,怎么顾及四方呢?此外,武汉虽然具有天然的完美的水路体系,但是由于临近长江和汉江的交汇之处,因此武汉在古代的泄洪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时常是洪水的重灾区,再加上武汉本身就是多雨的气候,导致洪水不仅严重、而且高发,因此,将武汉作为国都跟把国都建大水坑里头没什么两样,当然也就没有人这么做了。

三国时期,孙权为何在武昌称帝,又为何将都城迁到南京?

孙权一开始是打算定都武昌的,武昌属于荆州,在三国时期,荆州经济繁荣,人口众多。荆州本来是刘备的地方,是孙权用偷袭的卑鄙手段得来的,还害死了关羽。蜀国一直想要夺回荆州,为了加强对荆州的控制和防止蜀国来夺回荆州,孙权决定定都武昌。孙权后来为何迁都南京?原因有三:一、刘备死后,诸葛亮要北伐魏国,要联吴抗魏,只能跟吴国和好。

公元229年,孙权称帝。诸葛亮听说后,派陈震前往祝贺,并与孙权订立了盟约。盟约规定:吴蜀联盟,共同伐魏,事成之后,平分天下。这个时候的蜀国对吴国没有了威胁,为了表示和好的诚意,孙权决定迁都到南京。二、东吴的地盘大部分在长江以南,而武昌的位置在长江北岸,这个位置不好防守。南京就安全一点,因为南京在南岸,有长江天险保护,魏国来进攻是很难的。

从苏州到镇江,再从南京到武汉,三国时东吴政权为何如此热衷迁都?

都城,是一个王朝的政治中心所在。一般来说,选择在哪里定都,需要纵横衡量评估各种因素才能加以确定。明代陈建在《建都论》认为都城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即“夫建都之要,一形势险固、二漕运便利、三居中而应四方,必三者备,而后可以言建都。”正因为需要考虑的东西太多太复杂,都城地点的选择历来都很费脑筋。简单粗暴的,如西楚霸王一把火烧掉咸阳,回到彭城定都,反复纠结的如朱元璋,先后选了南京、开封、凤阳,甚至还有长安,作为都城的候选地。

当然,还有那种随着势力范围逐步扩大而迁都的,比如北魏,崛起于北方,先是以平城作为都城,后来又有孝文帝打算一统天下而迁都洛阳。我们今天说的东吴,情况有点和北魏相似,都是因为控制的地盘不断扩大而适时变更都城的地点。一、先后有四个城市成为东吴都城1、吴县。即苏州,这里是秦汉吴郡治所,《吴书》中说孙坚家族一直居住在这里,“坚世仕吴,家于富春”。

东汉中平元年,即184年,黄巾之乱爆发,孙坚被征召入军,带领儿子孙策渡江跟随中郎将朱儁南征北战。初平三年,即192年4月,孙坚在与刘表部将黄祖作战时被暗箭射中身亡。孙坚死后,时年17岁的孙策将其葬在曲阿(今江苏省丹阳市)后,举家迁到江都(今属江苏省扬州市)。不久,孙策带兵渡江回到江东,先后夺取吴郡、会稽郡等地。

此后,孙策被刺身亡后,孙权继位初期,依然以吴县为治所。《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说,“曹公表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屯吴”,从时间上来看,孙吴前后在吴县待了14年之久。2、京口。从上图可以看到,三国时期的入海口在今天的镇江一带,这里江面辽阔,宽达几十公里,浩浩瀚瀚蔚为壮观。东汉末年,这里是吴郡的丹徒县。

《元和郡县图志·江南道·润州》说,“本春秋吴之朱方邑。始皇改为丹徒,汉初为荆国刘贾所封,后汉献帝建安十四年孙权自吴理丹徒,号曰京城。十六年迁都建业,以此为京口镇。”可见,孙吴定都京口的时间是建安十四年,即公元209年,赤壁之战后一年。3、建业。建业即南京,古称金陵,东汉末年叫秣陵,东晋南朝改名建康。从文献记载可以得知,孙权建都南京是听从了谋臣张纮和刘备的建议,其中张纮是从所谓的王者之气角度说的,称秣陵“地有其气,天之所命,宜为都邑”,刘备则是从军事角度加以建议,“宿于秣陵,周观地形,亦劝权都之。

”因此,孙权在京口仅仅2年便都秣陵,顺便将其改名建业。建业者,建帝王之业也。这也是南京历史上第一次成为都城所在。4、武昌。武昌古称为“鄂”,两汉期间,鄂县属于江夏郡。赤壁之战后,为刘琦所控制。公元215年,即建安二十年,刘备与孙权争夺长沙等三郡失利,孙吴实际控制了鄂县。此后,吴国两次在此建都。第一次是公元221年4月,刘备称帝于蜀,孙权自公安都鄂,改名武昌。

此后,一直到公元229年4月孙权在武昌称帝,9月还都建业,但是仍然留下储君与重臣在此镇守,“征上大将军陆逊辅太子登,掌武昌留事。”第二次是二十多年后,吴国末帝孙皓于公元265年9月迁都建业,当时有民谣唱道,“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次年12月因为建业局势不稳,被迫还都。二、东吴皇帝为何热衷迁都从吴——京口——建业——武昌,东吴之所以不停地迁都,是伴随着它的实力发展壮大而自然做出的选择。

早期孙吴政权实力弱小,偏处江东,只能在孙坚家族所在地,吴县。公元208年爆发的赤壁之战,阻止了曹操统一中国的步伐,魏蜀吴三国鼎立局势开始形成。实力壮大的吴国,再僻处吴县已经无法及时应对天下大势,迁都京口、建业事所必然。因为赤壁之战后,曹操虽然暂时退回北方,但并未放弃再次南下的企图。不过由于刘备势力的崛起,曹操已然放弃从荆州南下的企图,而是打算改以扬州为主攻方向,即所谓“四越巢湖”,即经寿春、合肥至巢湖,再沿濡须水南入长江。

史载,公元209年曹操亲率大军出征扬州,“秋七月,自涡入淮,出肥水,军合肥。”此外,从地理形势上看,北方军队南下,长江下游有两处重要渡口,分别是采石渡和瓜州渡。其中瓜州渡的对面正是京口,所以孙权若是继续屯兵于吴,已经不符合时局的要求。在京口定都两年后,孙权发现了更好的地方,这就是秣陵(南京)。和京口相比,这里有三大优势:1、地势险要。

“远近群山,环绕拱卫,郁葱巍焕,形胜天开”,《丹阳记》称“因山为城,因江为池”,所谓“钟山龙蟠,石头虎踞”。2、治理水军。秦淮河水道宽阔,入江口有大型港湾,可以停泊大型舰队,也是孙权考虑在此定都的重要原因。3、居中兼顾。曹军的进攻路线,除了水师由濡须口入江外,还可以经和县从采石矶渡江。所以在秣陵建都,既可以照顾到瓜洲渡,又可以及时对采石渡做出反应。

我们知道,三国鼎立的形成之战是赤壁之战,真正定型的则是爆发于公元221年的夷陵之战。 公元221年7月,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挥兵攻打东吴孙权。孙权求和不成后,决定一面向曹魏称臣,避免两线作战,一面任命陆逊率军应战。陆逊与刘备相持七八个月后,最终于夷陵一带打败蜀汉军。由于长江的独特地理形势,自古以来,东南立国的政权都必须控制荆襄一带,才能偏安东南。

孙权夺回荆州后,考虑到上游“一旦有警,水道溯流二千里,不相赴及”,意思就是距离太远,来不及反应,做出了迁都武昌的决定。三、从孙权到孙皓——吴国为何对武昌念念不忘早在偷袭关羽的时候,孙权就将其军队主力调往湖北,应对可能的大战。公元221年4月,刘备称帝后,孙权将驻跸地从公安迁到鄂县,随后在此建都并改名武昌。

这是因为孙权夺取荆州后,势力范围再次急剧膨胀,“自西陵以至江都,五千七百里”,防守压力随之增大。此时的东吴,不仅需要抗击三峡和襄阳方向的蜀国魏国军队,还要照顾到后方的安全,防止曹魏突然发兵南下。位于长江中游的武昌,顺理成章进入孙权的视野,这里建都屯兵既能兼顾东西两线战事,又能方便军队沿江调动。事实的发展,也证明了定都武昌的正确,就在夷陵之战的次年,曹丕下令三道伐吴,其中“曹休、张辽出洞口,曹仁出濡须,曹真、夏侯尚围南郡”,结果孙权居中调度,应付阙如,成功击退了魏国气势汹汹的进攻。

不仅如此,武昌和建业一样,都位于长江南岸的重要渡口,都有长江支流可以停泊军队(武昌有樊川,建业有夹江),此外,建业有前湖、玄武湖、清凉山,武昌有洋兰湖、三山湖和梁子湖、西山。从外围来看,还有虎林、夏口、沔口、邾城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予以护卫。武昌还富有铜铁等矿藏,可以铸造兵器、钱币等。陶弘景《刀剑录》记载,黄武四年,即公元225年,孙权迁都武汉第三年,采武昌山铜铁,作千口剑万口刀,各三尺九寸,刀头方。

公元229年,考虑到蜀吴重修和约,东吴已经无法再向长江上游发展,同时迫于广陵方向面临曹魏空前军事压力,孙权不得不重新调整战略重心,再次迁都回到建业。不过因为有着以上诸多优越的因素,武昌在吴国的战略地位始终未曾下降,如229年开始,孙权便以重臣陆逊镇守武昌,直到245年去世,武昌始终是吴国首屈一指的重镇。

可惜的是孙皓看到武昌处于长江上有的重要性,却因为种种因素制约未能迁都成功。不仅如此,他对荆州防务作出的种种变更导致兵不足用,将非其才,“我上流诸军,无有戒备,名将皆死,幼少当任,恐边江诸城,尽莫能御也。”丹阳太守沈莹的预言最终成真,最终西晋伐吴的时候,几乎兵不血刃拿下武昌,“王戎遣参军襄阳罗尚、南阳刘乔与王浚将兵攻武昌,吴江夏太守刘朗、督武昌诸军虞昺降。

”小奔说:当初孙权初见鲁肃的时候,后者向其提出了三步走的策略,第一是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第二步是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第三步是建号帝王以图天下。周瑜在赤壁之战后,提出“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可见,无论是鲁肃还是周瑜,都敏锐地看出来立国东南只能偏安,要想进取中原,必须沿着长江逆流而上,扫除刘表、刘璋所在的荆州、益州,与北方形成对立,继而才可进取中原。

李渊要把大唐首都迁往湖北,为什么只有李世民一个人反对?你怎么看?

在唐初的十几年间,突厥要是哪一年没有骚扰大唐十次、八次,这一年就不算过完。他们为了掠夺粮食和财帛,时不时就侵犯大唐的边境,虽有李绩和李靖在并州和灵州驻守,但还是防不胜防。624年的秋天,突厥又开始南下侵犯大唐,辗转数地,流动作战,目的就是抢掠粮食和财帛。突厥虽屡屡被唐军打败,但并妨碍突厥大军继续一次次侵犯大唐。

而且土谷浑和党项也掺和进来攻打大唐。这个时候就有人对李渊说了:“突厥之所有盯着关中这一带,就是因为大唐的人口和财富主要集中在长安。如果把长安城付之一炬,然后迁都,那么胡人的侵犯自然而然就停止了。”这话初看没毛病,细想却不是那回事,按照这个逻辑,长安繁华,所以突厥经常进犯关中,那如果在别的地方建都城,突厥不是照样也会侵犯那个地方吗?毕竟他们就喜欢掠夺粮食、财帛。

没想到李渊对这个提议持赞成态度,如果真能找到个好地方为都,迁都也无所谓。太子李建成、李元吉和裴寂等人都表示赞成,然后李渊就准备让中书侍郎宇文士及去做这件事,越过终南山,在樊、邓州等地寻找合适的地方为首都。这个时候李世民站出来了,他不同意迁都,迁都是一件大事,稍有不慎会动摇国本 。李世民就说了:“戎狄之祸,自古有之,并不是大唐的特列,况且大唐在英明神武的陛下的管理下开始走向繁盛,更有精锐部队上百万人,难道还怕这些戎狄不成?现在就因为突厥经常犯边而迁都,国人的颜面何在,帝国的威信何在?后世一定会讥笑我们的。

所以希望陛下给我几年的时间,我一定亲自绑着颉利投降大唐。如果我没有做到,再迁都也不迟啊。”李渊觉得李世民说的有道理,于是打消了迁都的念头,实际上在迁都这件事上,并不是只有李世民自己反对,很多大臣包括萧瑀在内都不认同迁都。迁都并不是简单一句话就能决定的,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强皇权而削弱世家大族的权力。实际上那些世家大族都不愿意迁都。

而且这件事应该只是在小范围内传播,也就是说李渊并没有让很多人知道,很可能他自己也并没有真正想要迁都,否则这件事不可能没有激起浪花。在这件事上,李世民不仅反对迁都,还决定在不久的将来消灭突厥。当然李世民灭突厥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大唐初建,百废待兴,而突厥早就强大起来了,大唐不能也不愿意和突厥硬碰硬。

但是突厥只会变本加厉,李世民继位不久,颉利可汗就带着十万大军到了渭水便桥,和李世民来了一个“渭水之盟”,这让李世民憋屈不已,同时更加坚定了他灭突厥的决心,他甚至在不上朝的时候亲自训练士兵们的箭术。终于在629年,大唐攻打突厥的时机成熟,开始了攻灭突厥的步伐。第二年,东突厥被灭国,义成公主被李靖杀死,颉利可汗被俘虏到京城。

楚国的统治核心在河南、安徽、江苏,为什么有人说湖南、湖北自称继承了楚文化?

楚国的发祥地在湖北荆州(江陵)一带,国都为郢,这也就是荆楚的来历。作为“战国七雄”之一的楚国曾经从长江流域打到黄河流域,统治了大半个中国,成语问鼎中原就是说的楚国。“楚王好细腰”。秦楚相争中,楚国不幸战败,白起拔郢后,楚国国都东迁安徽寿春。最后被秦国统一了,而楚国建立起来的一套政治制度也被秦国继承过去,也就是《史记》当中所说的“楚制秦随”。

为什么武汉从来没有做过大一统朝代的首都,甚至没有出过东晋这种占据半壁江山的像样的割据政权?

今天的武汉是中国特大级城市,经济地理中心,素有“九省通衢”之称,都说如果换国都,武汉必是力争对象,有人反问了,武汉这么有实力,为什么历史上武汉无缘成为国都,这个问题主要有主要原因,一是武汉崛起的时间不长,二是古人无法解决水患问题。龟山,相传大禹治水于此,灵龟所化为一山,即龟山。武汉虽然成镇很早,但并不显眼,直到三国时期孙权在此筑夏口城,修了个瞭望塔,取名黄鹤楼,其实也仅是个驻军的军用岗楼,打仗用于瞭望罢了,那时候的政治中心都在北方,南方基本无缘,武汉那时还不叫武汉,也没有三镇,仅有个武昌,连鄂州、沔州都比不上,更别谈荆州、襄阳了。

明代武汉三镇图。直到明朝,朱元璋6子封为楚王,驻地武昌,明中期因汉水改道形成了武汉三镇,“苏湖熟,天下足”变成了“湖广熟,天下足”,武汉的经济地理位置才显现出来,但已到了明清时期,政治文化中心在北京,为时已晚,这时的武汉因商贸运输经济大力发展,到了晚清时期,武汉已成为四大名镇之一,西方列强侵入中国时,眼光是很毒的,一眼就瞧出武汉的重要位置,汉口被开阜,武汉因租界成为“国中之国”,因为有好的条件,洋务也在武汉试点,到了民国时期,武汉一度成为全国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城市,也差一点成为国民政府的首都。

武汉古琴台,纪念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始建北宋,重建明朝,有“天下知音第一台”之称。再就是水患问题了,古人对同类的研究得心应手,但无力对抗天灾,最常见的就是水患了,历朝历代民生第一大计就是河工、河督,有人说洛阳十多个王朝古都,就在黄河边上,不,洛阳古都离黄河差几十公里,方便用水罢了,而对比南京也是在长江边上,为什么能成为六朝古都,南京只有一条长江,成为国都也是勉强,要命的是从东晋开始,在长江边上筑长堤防水患,想方设法把水引向别处,但水患问题一直没解决,苦不堪言,陈灭后再未在此建都。

文章TAG:李渊曾想迁都湖北湖北为什么要迁都李渊迁都湖北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