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明朝时代怎么选将领,大明朝为什么深得人心

明朝时代怎么选将领,大明朝为什么深得人心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23 11:49:37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但是到了中后期,募兵成为主流,募兵费用也节节攀升,但国家的财政却日趋崩溃。小冰河期到来以后,农民起义相继爆发,多年来头疼的蒙古部落也疯狂向边塞进攻,女真部落在东北兴起,以掳掠、屠杀削弱华北、东北地区明朝势力。明廷只得募更多兵来应对,故而形成了“开流节源”的局面。比如明朝儒将谭纶曾对朝廷苦叹道:“中国长技,无如火器,欲练兵三万,比得鸟铳手三千人为冲锋”,但“计三万人,宜各月给银一两五钱,岁费四十五万,司农告匮,一难也被。

”计算一下发现,相当于每名士兵十八两,这个程度已经吓坏了户部和兵部,而这还是隆庆年间的事情。到了崇祯年间,财政状况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每名士兵的年俸已经超过了四十两,士兵在军饷不足的情况下,哗变也成了常有的事情,这就直接影响了士兵的忠诚度和士气值。更为严重的,是募兵制下,部队的归属问题。明末的官兵私有化问题素来严重,比如各个边镇,有规模不小的家丁团体;而募兵制兴起以后,部队大多归将领所有,比如浙江的招兵,已经不再为部队挑选将领了,而是将领自行募兵,募得一百人授把总、募得三千人授总兵。

明朝募兵制有什么特点?募兵制的优缺点介绍如此一来,军队私人化问题就难以逆转,崇祯皇帝殉国后,南京京畿有江北四镇、荆襄有左良玉,拥兵近百万,但是这些士卒都是为将官个人效命的部队,他们的归宿也就和将官一样了——高杰在被刺杀以后,部队逐步溃散分裂;刘泽清、刘良佐两人投降满清,部队则成为了清军的前锋;黄得功部则死战殉国。

这些部队最终的归宿,都与其将官一致,而从不接受朝廷命令。这自然与明朝军人生存的大环境有关,但将官个人权力膨胀则是重要因素之一。所以,任何改革,都必须是社会性、全面性的。明朝军事的改革的问题在于:一方面是太晚——没能在前期逐步找到一个适合自身国情的道路,而在战事爆发忽然大规模扩军,不曾考虑后果;另一方面,是经济制度的落后保证不了部队庞大的支出。

同样的时代,明朝农民的税赋是日本的二十分之一、英国的四十分之一,但百姓却负担严重、国家赤字不断,社会急需一场全面的改革去打碎桎梏,一场军事改革是远远不够的。文官的牵制让武官临阵决策等收到了极大的影响,最后损失的还是国家的战斗力。军队成为私人武装“兵为将有 ,骄兵悍将 ,皆不奉天子之诏 ”——《明史》列传197这一现象是必然的,募兵制的出现和临时招募被允许就容易造成士兵为将帅私有,比如戚家军这样的,他们只认戚继光,其他人指挥绝对不会有那么大的威力,东北李家的铁骑,吴三桂的关宁铁骑,他们实际上映归兵将所有,太平之时还好,一旦乱世,就出出现倒戈相向的问题,比如吴三桂。

募兵制拖垮国家的财政明初实行的是军户世袭制度,这种制度对朝廷而言是好的,“居常使之自耕取足,有事发之无偿征戍”养兵百万,不费朝廷一钱‘’这些军户根本不需要付给兵饷,就连武器都是自备等,但是募兵制就不一样了,它让当兵成为一种职业,各种武器马匹都需要国家出,无形之中加大了国家的财政负担。即使在没有遇到大的战事的时候,军费开支依然庞大,比如万历六年,国家无战事,但是边镇军费开支高达3162145两,占当年太仓实收银两的88%,庞大的军费给国家财政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明朝你最喜欢哪个将军?

感谢邀请!明朝我最喜欢的将军是徐达,他作战勇猛,治兵有方!并且据说被朱元璋认为是韩信转世,不过这种事听起来非常玄乎,我们姑且不论它的真伪,既然能够将徐达与有兵仙之称的韩信相比较,足以说明他的军事才能必然十分卓越。但徐达不只是军事上有才能,政治智慧也是十分高明,毕竟能够在朱元璋的统治下功成身退的人真的不多,朱元璋本身的政治智慧就是神鬼莫测,做人做事时常让人摸不着头脑,这是朱元璋让人胆战心惊的地方,不少的开国功勋皆因摸不透朱元璋的心思而被残忍杀害,而且朱元璋最忌惮的就是拥有兵权的开国功臣,徐达作为元帅,更是朱元璋重点防范的对象,但他却能把握政治尺度,抓住朱元璋的心思,让朱元璋最后对他彻底放下了戒心,可见徐达确实厉害。

明朝万历、崇祯时代有哪些名将?

作为一个名将,不单军事才能要出众,能打胜仗,而且品德也要优秀,在历史上最好是没什么劣迹的!所以我认为,万历时期的名将主要有李如松、麻贵、刘綎;崇祯时期的名将主要有孙承宗、卢象升、孙传庭和曹文诏!1.李如松,辽宁人,名将李成梁的长子,是戚继光之后的明朝第一名将。指挥并参与了宁夏之役和第一次朝鲜之役,都取得重大胜利,史称他的作战风格为“悍勇有貔虎之威,狡计有枭狐之谋”。

后与蒙古作战,亲领三千铁骑去捣对方老巢被数万大军埋伏,壮烈殉国,死因有争议。他死前,后金的努尔哈赤躲在东北的原始森林当“野人”。2.麻贵,山西人,也是出身将门,大同参将麻禄之子。和李如松一样都是独当一面的名将,人称“东李西麻”。参与了宁夏之役和第一、第二次朝鲜之役,多有斩获。抗倭援朝之后,从大同调往辽东,当时李如松已死,他是去接替李如松的工作。

3.刘綎,江西南昌人,将门之后,晚明第一猛将。他父亲刘显当过大将军都督,和戚继光、俞大猷一起抗过倭寇,自己本人是武状元,武力值很高。早年抗击过缅甸入侵云南,参与第一、第二次抗倭援朝战争和平定播州杨应龙叛乱,后转战青海等地作战,立下很多战功,功劳最大。努尔哈赤在东北坐大时,万历帝把当时最能打的刘綎调往北方,因杨镐(废物兼猪队友)的胡乱指挥,刘綎进入后金的埋伏圈,全军覆没。

刘綎虽出身武状元,当时当时人更盛赞他武文双全,作战智计百出,即使是后来全军覆没,他的军队也是萨尔浒惨败中表现最好的。4.孙承宗,河北人,明末第一战略大师。在王化贞、熊廷弼被努尔哈赤打败后,修筑了关宁锦防线,收复失地四百余里,努尔哈赤率兵远遁。之后提拔并重用了一大批后来的抗金名将,袁崇焕、满桂、赵率教、何可纲……皇太极进攻北京时,孙承宗再次临危受命,解除了京师警报,并成功收复失地。

后来多尔衮攻打高阳时,赋闲在家的孙承宗带领着全城军民抵抗,全族,包括他自己,一百多人遇难,单儿子孙子、侄子侄孙就战死二十一人。5.卢象升,江苏人。皇太极围北京时,自己带兵去救援,之后参与镇压李自成、高迎祥、张献忠等农民起义,人送外号“卢阎王”,坐上七省总督的位置。李自成等人差点就让他和洪承畴联手给灭了。

满清入寇时,卢象升主战,和崇祯皇帝、杨嗣昌、太监高起潜等人意见相左。与清兵交战时,兵员被剥夺剩五千,粮草又不给,数万援军在旁边看热闹,卢象升最后阵亡,全军基本覆没。大战幸存下来的几个军官都被崇祯问罪。6.孙传庭,山西人。常年在吏部管人事和考核奖赏,主动报名当陕西巡抚(死亡率差不多百分百),率领着招募四个月的“秦军”就将纵横天下七年的高迎祥给打败并活捉。

后和洪承畴、杨嗣昌等人的配合下,基本将天下所有的民乱给平定了,李自成仅剩十八骑逃了。因和杨嗣昌有私怨,被冤入狱三年,等到民乱不可收拾才放他出来。出来后开始打了不少胜仗,然朝廷老是没法供给粮饷,又催促出兵,大败。孙传庭在潼关战死,妻子妾侍和女儿听到消息后都投井殉死,小儿子被当地人收养保护,朝廷不追功。7.曹文诏,山西人,跟随过熊廷弼、孙传庭、洪承畴,是明末第一良将。

比如袁崇焕,戚继光,孙传庭王守仁这样的大将,保一方平安的同时又延续了大明的寿命。在众多英雄中,他的战绩是非常高的,他为大明的建立立下了非常大的功劳,但是一些原因英年早逝。

文章TAG:明朝深得人心将领时代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