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钟会的野心是什么,国战野心家25

钟会的野心是什么,国战野心家25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21 10:43:39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唯有钟会赞同司马昭的决定,认为伐蜀必胜。所以司马昭力排众议,任命钟会为伐蜀的主帅,率领主力进攻汉中。邓艾和诸葛绪配合钟会作战,绊住在沓中种麦的姜维主力。在作战过程中,钟会夺取了诸葛绪的军马,这样伐蜀的主力就剩下钟会和邓艾两支军队。钟会在正面战场牵制住姜维,使得邓艾得以寻找蜀军防线的漏洞,从西线突破。邓艾率领部下偷渡阴平小道,攻克江油。

接下来他在绵竹打败了诸葛瞻的抵抗,逼迫刘禅投降,蜀汉灭亡。姜维在得到刘禅的诏书后也向钟会投降。由于邓艾捷足先登,夺取了成都,使得他对自己的作为开始放纵起来。邓艾俨然以曹魏的全权代表自居,对蜀汉君臣、地方政权都进行了处置。这使得自以为是伐蜀主将的钟会嫉恨交加。他采取篡改邓艾的书信,向司马昭夸大其词的办法,让司马昭对邓艾产生了疑心。

不久司马昭派钟会去处置邓艾,钟会让监军卫瓘为先锋,很快就擒拿了邓艾父子,送往洛阳。钟会在完全控制了蜀中的魏军后,对自己的未来感到惶惑。再加上姜维想要借机复国,鼓动钟会谋反。钟会在谋反的过程中,得不到部下的支持。魏军在将领的暗中鼓动下,发动了兵变,钟会、姜维都被乱军杀死。邓艾父子则被卫瓘派人杀死在押送途中。

二、二士之死与司马昭的关系。邓艾与钟会的死,看似是两人内斗的结果。钟会嫉妒邓艾的功绩,故意陷害邓艾,使得司马昭下决心处置邓艾。然后钟会夺取军权后,野心膨胀,再加上感到功高震主,和姜维合谋造反,最终自取灭亡。可是,如果我们把这个事件从头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司马昭才是二士之死的幕后推手。首先对于邓艾来说,司马昭对他早就忍无可忍。

邓艾原本是司马懿提拔的将领,又受司马氏重用,让他镇守关陇。但是邓艾虽然对司马懿、司马师都听从指挥,对司马昭却并不尊重。在司马昭决定伐蜀的时候,邓艾的态度是极力反对的。邓艾自诩为当时名将,他对蜀汉的情况并不比司马昭少。连司马昭都能够看出来伐蜀必然胜利,邓艾怎么会看不出来。更何况邓艾为了灭蜀还做了很多工作,偷渡阴平小道不是他心血来潮之作。

那么,他反对伐蜀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故意和司马昭作对。司马昭为了伐蜀大计,对邓艾并没有过多的指责。但是他派主簿师篡去向邓艾做工作,在邓艾赞同伐蜀后,师篡留在邓艾军中效力,就显现出一丝诡异了。从这个举动,我们已经可以看出,司马昭对邓艾已经有了不满情绪,只是隐忍不发而已。在邓艾占领成都,迫降刘禅后,就开始为所欲为了。

他完全按照自己的主张做事,对刘禅君臣进行封赏。还变更地方政权的官员,换上自己的部下。当时司马昭派卫瓘去传达自己的旨意,让邓艾做事要先向司马昭请示的时候,还遭到了邓艾态度恶劣的拒绝。这一切让司马昭对邓艾已经忍无可忍,他才让钟会对邓艾进行了抓捕。其次,司马昭对钟会并不信任,早就有所防备。钟会没有孩子,他收养了哥哥钟毓的孩子。

可是钟会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哥哥早就向司马昭提醒,说钟会这个人过于喜欢玩弄权术,不能让他单独担当重任。司马昭的西曹属邵悌也向他进言,说钟会这个人不可靠,建议更换主帅。为此司马昭向邵悌解释说,用钟会做伐蜀的主帅是迫不得已。因为举朝都不相信伐蜀能够成功,唯有钟会认为可以成功。但是,司马昭对钟会造反的可能性也有预估。

他说钟会灭蜀之后,手下人功成名就,人人都归心似箭,想要享受荣华富贵。蜀军遭受了亡国之难,根本就失去了进行战争的勇气。因此,如果钟会想要反叛,只是自取灭亡罢了。除此之外,司马昭还派卫瓘为监军,自己亲自率军前往长安,有效地阻止了钟会的反叛。第三,司马昭利用钟会、邓艾的矛盾,对两人一网打尽。我们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司马昭对钟会、邓艾两人的态度是有区别的。

对于邓艾是必须除掉的,而对钟会则是网开一面,如果钟会不造反,还是给他留有一线生机。在伐蜀战争开始的时候,邵悌问参相国军事的刘实,钟会、邓艾两人的伐蜀行动是否能够成功。刘实说,伐蜀是肯定能够成功的,但是恐怕两人都不会回来了。从司马昭的心腹刘实的话里,我们可以看出司马昭对钟会、邓艾两个人命运的安排。钟会、邓艾两人对司马昭的意图毫不知情,因此都坠入了司马昭的陷阱。

文章TAG:国战野心家钟会野心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