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宇宙大战为什么停了,QQ音乐要做的元宇宙

宇宙大战为什么停了,QQ音乐要做的元宇宙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12 13:35:54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星球大战”(Star Wars Program)是罗纳德里根总统在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一项利用空间平台开展反弹道导弹的军事战略计划,是人类开展太空军事化的一次疯狂尝试。“星球大战”计划以超前的理念、超高的投入,超难的技术一直被航天爱好者乐道。“星球大战”计划1985年开始启动,1993年正式停止,仅仅8年时间就宣布放弃,根本原因就是技术难度太大。

苏联方面自上世纪70年代起,在三位一体的核打击力量方面发力布局,在海基方面战略核潜艇数量翻番增长,包括80年代开始下水的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陆基方面第四代、第五代洲际弹道导弹开始陆续装备,空基方面图-22超音速轰炸机具备了更强的突防能力。1972年,美苏签订《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但此条约却没有起多大作用(美国已于2001年退出),面对苏联咄咄逼人的情形,美国如坐针毡,在无法正面抗衡苏联核力量优势的情况下,开始谋划新的对策,“星球大战”计划应运而生。

“星球大战”计划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洲际弹道导弹防御计划”,第二部分是“反卫星计划”,这是一个利用天基优势实行全方位监控和打击的反导和反卫星计划。在80年代的时候美国人试图将《星战》电影中的场景实现,“星球大战”计划的反导技术要利用如微波、激光、高能粒子束、电磁动能武器等实现,例如,在弹道导弹发射到再入大气层阶段,天基的反导系统就能利用高能粒子束穿透大气层实现提前拦截,相比如今的中段和末端反导技术,在效率、准确率、安全性和响应速度等方面优势明显,是较为“完美”的反导方案。

虽然计划很完美,但是技术难度却阻碍了计划的实施,其中涉及的激光和微波武器到如今都没有真正能应用于反导技术。据称美国预计投入1万亿美元用于“星球大战”技术研发和建立,但在先期的研发过程中并未取得理想成果。到90年代苏联解体,全球军事和政局彻底变化后,“星球大战”计划也就随之终止,也有一些说法认为“星球大战”计划是美国忽悠和拖垮苏联的骗局。

意思的是“星球大战”计划的失败并未阻止美国人将反导技术搬上太空的冲动,在2001年小布什宣布美国退出《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之前,克林顿政府就开启了国家导弹防御计划(National Missile Defence System,NMD),该计划同样有涉及到利用天基平台和激光武器实现反导,直到今日,美国仍试图建立覆盖全球的反导系统来不断挑战世界和平。

宇宙战争的方式会是舰队之间对射吗?

这个问题好有趣,老规矩:看懂的点赞;不明白的留言评论去。来张未来世界五百年后的图,代入你们。按现有人类模式来看,运用战争理论解释。宇宙攻击作战会消耗大量的资源,星球间的攻防双方采用舰队互射能量炮是不大可能的。因为长航程的星际旅行和太空环境都不适合人类的体质,如果跨越遥远的星系去攻击星球,宇宙战舰的能量和资源携带会是非常惊人的负担。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星际航行的能量和各类资源补充点就会是首选攻击目标,可能是空间站,太空城,中转星球。这些才是攻击的节点,核弹,中子弹那种大规格的群伤武器可以成为攻坚武器。因此,太空战导弹还是必要的武器单元储备,不论进攻方的远征舰队还是防御方的星际要塞。这类空间能源物资补充节点才是摧毁重点外太空的遭遇战如果开打的话,绝对不是动画片科幻片里的攻击样式(飞上去就互撸)。

以谁先发现对为主要考量指标,太远的就无视,近的说视距外都是胡扯(估计星际间航路距离个几光年也正常)。能探测到也不会攻击,假象用激光雷达光束武器攻击的想法真的弱爆了,单说宇宙飞船能量储备的消耗就不经济,动辄以光年计算的距离发射后打得到打不到不说,即使攻击上了会不会是挠痒痒?所以我更倾向于太空遭遇上了(或者说是侦测到了敌人的方位)双方也不会攻击,只可能是在星球的外层空间进行攻防战。

地面战还会存在,所以机甲战车类武器,近地支援类武器也有必要。外骨骼类的辅助装备也会有。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大量运算交由计算机完成。无人飞船也是一种攻击手段,而且随着能量的透彻研究,未来单体攻击武器和飞行动力会融为一体。也就是说某些动力原理也是伤害来源。比如粒子束喷射技术。光波类武器也会和飞行方式结合,全能量伤害与飞行距离有直接联系,这些都是人类无法决断的事情只能交给人工智能去完成计算,攻击,战果的计算。

文章TAG:宇宙QQ大战音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