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明朝时代 金砖什么用,传承经典开创新明朝时代

明朝时代 金砖什么用,传承经典开创新明朝时代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07 06:44:26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明朝的火器在同时代是什么水平?

明朝的火器在同时代是什么水平

明朝的火器,在世界同时代的水平,得分两部分来讲!明朝前期,火器水平领先世界同时代任何一个国家。明朝自立国时起,就开始意识到火器的作用,并开始在军队中广泛应用火器。比如沐英就率先发明三段式射击,使得明军火器部队有了对付骑兵的高效战术。这种三段式射击的应用,足足领先欧洲百年有余。此后,永乐皇帝又进一步组建神机营,开世界火器部队之先河。

神机营也是当时世界上火器率程度最高的部队。史料记载,神机营全营兵力5000人,其中步兵3600人(全部配火器); 骑兵1000人; 野战炮兵400人(管理野战重炮以及大连珠炮)。全营火器配备如下:霹雳炮3600杆(步兵火铳),合用药9000斤; 重八钱铅子90万个;大连珠炮200 杆(多管火铳); 合用药675 斤; 手把口400 杆(炮兵防身用手铳); 盏口将军160位(野战重炮)。

然而,到明朝中期,明军火器已经落后于西方国家。但是,明朝在与葡萄牙人的海战中,认识到西方火器的厉害。并在西草湾之战中,明朝缴获了20门葡萄牙人的弗朗机火炮,随后开始借鉴和吸收葡萄牙人的铸炮技术,将之大量仿制,这就是著名的佛郎机炮。从此以后,这类大炮便成为了明朝军队中的制胜利器。除了佛郎机炮,明军还在对外战争中不断学习和改进自己火器的短板,又先后给部队配备鸟铳、红衣大炮等武器。

明清宫廷建筑所用的“金砖”是什么?

明朝募兵制有什么特点

金砖是明清两朝皇家建筑中使用的一种高规格的铺地材料,它的成份并不是黄金,其实也是用泥土烧制的,之所以称为金砖,是因它为皇家专用而且十分贵重的缘故,是皇家建筑群中必不可少的贵重物件。从档案文献记载和现存实物来看,金砖一般为黑灰色,都是正方型,边长规格有很多种,一般都在二尺左右,厚度为三寸左右。据明朝万历年间的《大明会典》记载,凡遇营建宫殿需用金砖,由大内太监开报数目,工部奏请皇帝批准。

明朝时烧造的金砖有一尺七寸、二尺两种。清朝的金砖规格共有三种,分别是一尺七寸、二尺和二尺二寸。明朝和清朝初年,江苏的苏州、江宁、太仓、松江、常州、镇江以及安徽的池州这七府都有烧造金砖的职责。清代从顺治朝到雍正年间,所造金砖还是沿袭明朝旧制,只有一尺七寸和二尺两种。二尺二寸的金砖,据现存署有款识的金砖实物,最早为乾隆二年(1737)烧造。

甲午战争如果由明朝打会有什么结果?

明朝的火器在同时代是什么水平

历史不能重演耻辱不会轻易遗忘,更不能假设,但终大明王朝276年的海上交战史,与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日本的大小海战无一败绩,如抗倭援朝打败了不可一世的丰臣秀吉十余万大军令人感动。与英国在料罗湾的海战中击毁了英夷四艘战舰,大明水师损伤一舰英夷赔偿大明王朝三千两白银。而且公元1644年如果大明王朝不昏然倒塌,必将是中华民族的资产阶级产业革命前夜,大明王朝和西方各国也极积的互动着,西方传教士汤若望帮助大明王朝改造红衣大炮,和三眼铳,如大明王朝不灭亡明王朝的科技实力必会兴旺帝国,但大明王朝确亡于西北的一群地皮流氓和饥肠辘辘的汉子手下,如果大明王朝能生存到1894年垦定会打败不可一世的日本舰队,日本人在明帝国方面前无自信可言。

明朝时期的红夷大炮和同时期奥斯曼帝国使用的火炮哪个更先进?

整个16世纪奥斯曼帝国的火炮都可以说遥遥领先明朝。到了17世纪,明朝末年以及南明和满清拉锯的时候,随着战争烈度的增加,以及对西洋火炮的进一步接触,明朝火炮在郑成功部的发展下有了不小的进步,手上有了超过24磅的大型火炮。但优质的重磅火炮仍然依赖进口,本土制造火炮质量始终不及进口。所以总体上,奥斯曼帝国的火炮技术还是领先明朝的。

奥斯曼帝国一开始就非常重视火炮的发展。早在1453年进攻君士坦丁堡期间,奥斯曼就是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乌尔班大炮用于攻城。后来奥斯曼帝国也都是在跟欧洲人打架,武器自然不会太差(太差会被那不勒斯和威尼斯这样的小国血虐)。奥斯曼帝国的火炮技术和炮兵体系参照了欧洲,但也保留了自己的特色。达达尼尔炮,1464年建造,一般认为这种炮和乌尔班大炮是一个东西。

图上这玩意甚至在1807年达达尼尔海峡之战还用过我们可以用实物做一个对比。下图是奥斯曼帝国1581年造的一门长管加农炮,也就是16世纪晚期水平。这种炮和明朝的红夷大炮功能是一样的,但是这门炮长385cm,口径达到了17.8cm,炮的重量在2900kg,已经相当于32磅炮。而明末,一直到1626年,明朝才首次掌握了红夷大炮的制法。

那红夷大炮是什么水平呢?从现存的文物和记载,明朝官方制造的红夷大炮口径只有100mm左右。现存最大的一门,是吴三桂捐资铸造的一门大将军炮,口径100mm,发射炮弹只相当于8-10磅炮弹,重量在2500kg。红夷大炮口径只相当于欧洲同时期的半蛇炮(一种中型野战火炮),但是当时欧洲的半蛇炮重量只有1500公斤。

所以说明一件事,明朝的铸造工艺不过关,同样磅数的炮弹要保证威力不变,只能长加厚炮身。明朝官方(不算郑成功)铸造的最大的一门火炮,由吴三桂捐资铸造清军入关后,明郑由于掌管了南方沿海的海上贸易,引入了较多欧洲大型火炮和制造工艺,代表了当时中国火炮的最高水平。这些火炮在攻打台湾和进攻清军时都发挥了较大作用。

其中威力最大的当属两门叫做“龙熕”的火炮,炮子重24斤,大致相当于欧洲32磅炮。但这两门炮其实是从欧洲沉船上打捞出来的。到了后来施琅进攻台湾,缴获了大批“台湾炮”,其中18磅以上的火炮有数十门,甚至还有42磅的巨无霸。推测这些大型火炮一部分依靠进口,一部分是郑军自造。就这些台湾炮,性能也秒杀当时的清朝火炮了,甚至一直用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

文章TAG:明朝时代金砖传承经典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