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帝王有什么特点,盘点帝王是非功过

帝王有什么特点,盘点帝王是非功过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02 17:10:33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大明朝皇帝们取名有什么特点和规律?

历史上有哪些杰出的帝王

我们仔细观察,真的不难发现明朝皇帝取名的特点和规律,并且这一规律并不出现在其它任何朝代的皇帝上,为明一代所特有。纵观明朝历史,这是一个典型的封建王朝,也是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起来的最后一个大一统王朝,同时还是一个拥有276年绵长国祚的王朝。乍看之下它好像和别的大一统王朝没什么区别,但细看之下我们不难发现明朝的皇帝取名有着不同于其它王朝的规律和特点。

从朱元璋的儿子辈开始的朱棣、孙子辈的朱允炆、朱高炽、然后便是朱瞻基、朱祁镇/朱祁钰、朱见深、朱佑樘等等。我们提取这些皇帝名字的最后一个字:棣、炆/炽、基、镇/钰、深、樘、钧、洛、校/检。这样子观察便很明显了。明朝皇帝们的名字都带有一个五行元素为偏旁,并却依据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为原则,一代代传承下去,寓意大明王朝生生不息、万世长存。

古代哪些帝王有异于常人的身体特征?

“帝王”和“皇帝”有哪些区别呢

开国皇帝的长相都很奇特。比如秦始皇,史记:蜂准,长目,鸷鸟膺,豺声分别是塌鼻子、斗鸡眼,鸡胸以及有支气管火,所以外在形象很差。刘邦最大的特点是一条腿有七十二颗痣。项羽则是一个双瞳人。孙权可能是一个混血儿,因为他:碧眼紫髯。绿眼睛,紫头发。刘备大家知道,双耳垂肩,手长过膝。漫画《火凤燎原》,袁术坐到龙椅上,发现两只手没办法同时扶到椅边。

刘皇叔试了一下,抓住还有富余手有多长,自己判断吧。杨坚大概是长相最怪的:为人龙颔,额上有五柱入顶,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长上短下,沉深严重。陈后主看了他的画像,吓得把画当场扔地上了。而李渊长得比较着急:高颜皱面,常被杨广嘲笑,更奇的是他有三个乳头。赵匡胤长得肥头大耳,画像可知。朱元璋是鞋拔子脸,而且有麻子,但可能不太明显。

汉文帝与汉武帝两位伟大帝王都是寡妇所生,寡妇身上有什么优点?

看题目,颇有几分英雄不问出处的意思,确实二位帝王母亲的过去都很普通,只是在机缘巧合与帝王结缘,随之生下皇子,再经历一番周折,最终改变了自身的命运。(薄姬剧照)不过这里需要纠正一下,其实她们中间只有一位是寡妇,另一位是二婚。寡妇是指男人的遗孀,也就是说丈夫去世的女人,而汉武帝母亲王娡在入宫之前,丈夫金王孙并没有去世,所以属于寡妇的只有汉文帝的母亲薄姬。

薄姬是一个平平淡淡的女人,她的人生也很坎坷,但是她却养育了一位了不起的帝王——汉文帝。汉文帝是刘邦的第四个儿子,但薄姬的第一任丈夫并不是刘邦。薄姬是魏国人,她出生时,魏国已经成了秦朝的一部分,魏国原王室后裔均沦落为了寻常百姓。薄姬的父亲是位平民,她的妻子却是魏国王室后裔中的一员,所以在秦末魏国复立后,薄姬能够进入魏宫,做了魏王豹的王妃。

后世一直流传着一则趣闻,说薄姬年幼的时候,母亲请相师许负给她看过相。许大师坦言道,此女非同寻常,大富大贵,将来是要生天子的。可能薄姬的母亲将大师之言当做了进入魏宫的敲门砖,所以薄姬在魏王豹那里受到了众星捧月般的宠爱。但是薄姬并没有给魏豹生下天子,甚至于连个儿子都没有生过,可见这个故事是后人依据汉文帝而杜撰出来的。

魏豹复国,得益于项梁的资助,所以在项梁之后,他继续拥护项羽。但是项羽在关中封分诸时,故意将魏国的一片土地划到西楚国的范围,于是魏王豹的地盘缩水,改称西魏王。魏王豹惧怕项羽,敢怒不敢言,但又不甘心吃哑巴亏,于是在彭城之战前加入刘邦战队。(刘邦剧照)然而让魏豹没想到的是,项羽将刘邦杀得一败涂地,56万大军灰飞烟灭。

魏豹发觉情况不妙,便以探亲为由,离开刘邦,回到西魏国驻防,并宣称支持项羽。刘邦知道受骗后,派韩信灭掉魏国,将魏豹及其家眷押送到荥阳。后来,荥阳失守,魏豹被周苛斩杀,刘邦将魏豹的妃嫔们纳入自己的后宫。这就是薄姬归属刘邦的过程。实际上,薄姬没有像其他女人那样迎合讨好刘邦,所以刘邦也不喜欢她这个女人,只是在一次偶尔心血来潮时临幸了她。

那一夜,薄姬对刘邦说,臣妾昨夜梦到被一条龙攀在了身子上。刘邦说,寡人现在就给你圆梦。结果,薄姬怀上刘邦的第四个儿子刘恒。刘恒就是后来的汉文帝,出生于公元前203年。第二年,刘邦称帝。五年之后,刘恒被封为代王。又过了两年,刘邦去世,薄到代国与儿子团聚。公元前180年,刘恒被拥立为帝。看刘恒称帝之前的履历,会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顺风顺水,相比较其他几个兄弟而言,也没有什么大灾大难,因为在吕后当政期间,刘邦有六个儿子的结局都很惨。

那么刘恒为什么这么幸运呢?其实关键还在于母亲薄姬发挥了作用。(刘恒剧照)首先一点就是,薄姬不争宠,没有引起吕后的妒忌,这就是她在刘邦去世后,被允许到代国与儿子团聚的原因之一,反观那些平日里围着刘邦转悠献媚的妃嫔,没有一个善终。而薄姬不仅保全了自己,最重要的是能到代国照顾儿子,陪伴儿子的成长,这对于刘恒人格的塑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是薄姬没有参与争嗣,没有触碰吕后的核心利益。如果薄姬为儿子去争,虽然成功的机率不大,也不代表绝对没有,但是她始终与嗣位划着界线,不越雷池一步,这就是她的明智。反对戚夫人母子的结局,岂止一个“惨”字所能概述。再则就是不争利益。刘恒的代国与匈奴接壤,边境经常受到侵扰。刘邦曾经被围白登山七天七夜,他的哥哥刘仲曾经被匈奴吓得“弃国而逃”,所以这是一个让人发怵的地方。

刘邦去世的第二年(前194年),赵王刘如意被吕后毒杀,其实当时薄姬就可以为儿子刘恒争取到赵国为王。赵国在中原腹地,繁华富庶远非代国能比,最重要的是还能免受匈奴的侵扰,但是薄姬认为那是一个是非之地,道理很简单,好东西谁都想要。事实证明,薄姬非常有先见之明,在刘如意之后,刘友(刘邦六子)、刘恢(刘邦五子),全部死在了赵王任上。

值得一提的是,吕后还曾主动要求刘恒到赵国为王,如果刘恒赴赵,人生可能就是另一结局。综上所述,薄姬的优点就是不争,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女人,如水一样。她的人生起落,正好印证了《道德经》中的几段话: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相比较薄姬而言,汉武帝的母亲王娡是一个心机略显外露的女人。王娡在入宫之前,已经嫁给了平民金王孙为妻,而且生下了女儿金俗。王娡有一个不甘于平庸的母亲,名叫臧儿。光看这个姓氏,是不是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没错,臧儿就是燕王臧荼的孙女。臧荼是汉初八大异姓诸侯王之一,于公元前201年反汉,被刘邦灭杀。

之后,臧荼的子孙逃往匈奴,几经辗转又回归汉朝。其实臧儿也嫁过两处人家,一个王姓,第二个田姓。臧儿将女儿嫁给金王孙不久便后悔了,因为据说她也曾找相士给女儿看过相,得到到结论是大富大贵之命,所以她认为女儿不应该跟着平民金王孙受穷。恰好臧儿是一个很强势的女人,于是干脆直接到金王孙家抢回女儿王娡,送入宫里,这样一来也摆脱了金王孙的纠缠。

(王娡剧照)王娡入宫后做了刘启的太子妃。刘启继位后,立了薄氏为皇后,因为当时薄太后(薄姬)还健在,自然肥水不流外人田。薄太后去世不久,汉景帝刘启便废了薄氏的皇后之位。但接下来汉景帝没有立即选立皇后,这样一来便给了王娡机会。其实当时汉景帝比较看好栗姬,而且还立了她的儿子刘荣为太子。所以表面上看,王娡似乎已经没有了机会,没想到她私下与长公主刘嫖联手,使用各种手段与计谋,最终将栗姬排挤出局,成功坐上皇后的位置。

当然,王娡当皇后的初衷并不止于为了满足于私人荣耀,而是为了给儿子刘彘(刘彻)谋取太子之位。事实上,王娡被册立为皇后不久,儿子刘彻就被立为了太子,背后的纷争可见一斑。与薄姬相比较,王娡面前有一个很广阔的平台,也有很多机会。而薄姬头上则有一个强势的吕后,迫使她不得不采用韬光养晦,曲线迂回的策略保全自己。而王娡没有薄姬一样的压力,她与其他妃嫔同处于一个级别水平之上,所以她需要放开自己,去直面问题,去拼实力,去竞争。

文章TAG:帝王是非功过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