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大皇帝 怎么打曹操队,陈友谅是怎么打败的

大皇帝 怎么打曹操队,陈友谅是怎么打败的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02 17:54:40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等到曹丕之子曹叡继位之时,新任帝王已经不再御驾亲征,而是由司马懿代替他南征北战。军权在手,司马懿的权势已经难以遏制。曹叡信任投降的蜀将孟达,司马懿却认为他花言巧语,非可信之人。后来,孟达果然与诸葛亮密谋叛魏,司马懿先斩后奏,将其擒斩。经此一役,司马懿的神机妙算可窥一斑,但他的权势之盛也已经毋庸置疑。经过在曹操和曹丕时代的苦心经营,司马懿手中已经有与曹魏王室的一战之力,新的曹氏继位者难以与其抗衡。

一般而言,开国之初的帝王多精明强干,而继承父辈遗业的帝王缺乏治国经验,胆量不足,极易被老臣所牵制。在讨伐吴蜀时,曹操与曹丕皆是身先士卒,都有自己主见,但是曹叡却全然不是如此。他处处询问司马懿意见,并对他的讨伐计策深信不疑。如此一来,养尊处优的帝王对局势缺乏主见,也就很难与司马懿较量。曹叡死后,曹芳继位,此时的曹芳年仅七岁,与老谋深算的司马懿无法相比,他手中权力也逐渐被架空。

除此之外,曹操曹丕身边能够出谋划策的贤能之士极多,但是曹魏后期的帝王却缺乏可用之人来对抗司马懿。曹芳登基后亲近曹爽,但是曹爽却并好大喜功,行事鲁莽。曹爽贸然出兵伐蜀,结果无功而返,弄得民间哀声怨道。帝王的宠信之人不仅无益于建功立业,反而给帝王召来怨恨。相较之下,司马懿手中的可用之才更多,他发动高平陵之变所凭借的就是手下三千死士。

帝王自己不能高瞻远瞩,又不能选贤举能,大权旁落也在情理之中。司马懿虽然奸诈狡猾,但他并非暴虐之人,即使把控朝政之后,也没有借手中权势兴风作浪,反而是节用务能,提拔人才。司马懿在当时“誉流于天下”,七十岁发动政变之时,朝野之中支持者甚众,由此可见,司马懿谋权篡位虽然不合古代道义,但被认定奸佞小人也是有失客观的。

同样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成功董卓失败,差距在哪,你怎么看?

曹操的能力在古代帝王中能排前十吗

之所以把曹操也称作汉贼,就是把曹操看作与董卓一样。“挟天子以令诸侯”,从形式上看,曹操与董卓的确相同,但根本而言,还是不一样的。至于说曹操成功,董卓失败,这个说法很不确切。如果董卓心眼再多点,不被王允利用吕布把他杀死,从董卓个人角度来看,也是很成功的。但这与“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没有多少关系的。抛开个人成败不说,看一下二者的区别吧。

第一,董卓入京之时,汉朝廷还是天下之主,中央政权还是完整存在的。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不仅是专权跋扈,作恶多端,最严重的问题在于废少帝立献帝,最后把少帝杀死,招致天人共怒。而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时,献帝已经成为天下的弃主,汉室已经名存实亡。如果曹操不奉迎天子,也不会有人去责备他。反倒是奉迎天子后,一些野心家趁机诋毁,并以讨伐曹操的名义,打出匡扶汉室的旗号,收买人心。

曹操不奉迎天子,董承之辈没有能力废献帝立新君,献帝的生命恐怕是安全的,但起码的生活却没有着落。最大的可能就是河东太守张杨奉迎天子,但其势力太弱,并不能保障献帝的安全。最后的结局,献帝恐怕会落到袁绍手中。如果献帝在袁绍手里,应该不会好于曹操。第二,最根本的区别还在于,董卓立献帝的目的,就是看一下大臣们的态度,他早晚会称帝的。

之所以天下诸侯一起讨伐董卓,不仅在于董卓作恶多端,而且天下还尊献帝为共主。曹操奉迎天子时,汉室已经名存实亡,这时候曹操站出来,是忠义之举。而且曹操自始至终尊奉汉室,没有自立称帝。虽然董卓也没有称帝,跟曹操还是不同。是由于董卓很快被杀,没有等到称帝的机会,否则,董卓恐怕就废掉献帝自立了。朝代的世袭罔替是不可能改变的历史规律,没有一个腐败王朝的灭亡,就不可能有一个新王朝的诞生。

不能因为曹魏代替了汉室,就诟病曹操,把曹操看作是董卓一类的逆臣贼子,这不公允。曹操奉迎天子,还是正能量的体现。第三,董卓除了剪除异己,搜刮财富之外,对于朝政和社会无任何作为。而曹操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对社会和历史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第四,“挟天子以令诸侯”,根本而言,都是以天子的名义号令天下,但区别就在于号令天下做了何事。

初平元年(190年),荆州刺史王睿为孙坚所杀,董卓上书派刘表继任。关东诸侯讨伐董卓,刘表就没有参与。但刘表单骑赴任,坐镇荆州十几年,恩威并著,招诱有方,使得万里肃清,群民悦服。开经立学,爱民养士,从容自保。对于朝廷和当地百姓来说,都是有益的。但这并不能说明董卓此举,就对朝廷、社会做出了贡献。根本而言,董卓是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地位。

即便他做了皇帝,也需要有人去替他镇守四方。这也是曹操经常采用的套路,以天子的名义封赏天下,但都明白是个套路而已。曹操就以天子的名义拜刘备为左将军、豫州牧、宜城亭侯,但刘备也并不买账。地方诸侯出尔反尔,也是因为没有实质性的作用,无非都想借此扩充自己的实力罢了。因此,董卓与曹操都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但还是存在很大的不同。

刘邦、曹操、朱元璋、李世民、赵匡胤在同一个时代,谁能做皇帝?

这几个人中,都不是啥好枣。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同富贵。李世民还算好一点,他只是杀了建成元吉两个兄弟。要是再加上秦始皇和成吉思汗就不一样了。秦始皇很会用人,他也很有想法,应该算是雄韬伟略了。可他在的那个时代很有局限性。成吉思汗比他晚了一千年,和秦始皇来比,不是很公平。我想,论战斗力还是成吉思汗的蒙古军队吧!这些人曾经打下来3000多万平方公里的江山!。

曹操没能统一天下,历史影响力却超过刘秀,赵匡胤等帝王为什么

论功绩,刘秀统一中国所有地区,位居第一。赵匡胤统一中国大部分地区,位居第二。曹操统一中国北方,位居第三。备注:这里的中国是指古代传统意义上的中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中国。论人品,赵匡胤不杀功臣,善待文士,位居第一。刘秀也不杀功臣,但杀害过个别犯言直谏的文士,位居第二。曹操亦不杀功臣,但杀害过许多文士,若孔融、杨修等,位居第三。

此外,赵匡胤和刘秀都不好色,唯独曹操好色。综合来看曹操,他不如刘秀和赵匡胤。另外,就创业历程而言,刘秀和赵匡胤的对手普遍不强,而曹操的对手普遍较强,因此,曹操创业的难度比刘秀和赵匡胤大多了。不过,正因曹操创业的历程太艰难,性格也更接近普通人,反而显得更真实。再加上《三国演义》的热度一直不减,曹操对民间的影响力也就超过了刘秀和赵匡胤。

文章TAG:陈友谅打败曹操皇帝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