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三国乱世屯田粮食怎么算的,曹操为了粮食有多拼

三国乱世屯田粮食怎么算的,曹操为了粮食有多拼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01 16:56:57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为什么天下会有那么多土地闲置呢?这就是战乱造成的严重后果。汉朝末年的黄巾起义,遭到了朝廷的强力镇压,由此带来的也是对起义者的大规模杀戮,相应的,也就是起义军人数多的地区人口急剧减少。董卓独揽大权后,有步骤地开展了篡汉行动,他的军队,在京城周围对百姓肆意屠杀。这也引起了关东诸侯的强烈反对,于是起兵共同讨伐,董卓为了避其锋芒,遂将皇帝和都城迁往长安。

迁移过程中,董卓将洛阳城一把火烧尽,洛阳及其周边地区几乎成为一片废墟。董卓死后,目前国内现货天*然*气,铜,白*银,原油等投资火热,有兴趣却无从下手或者已经在接触却并不理想的朋友,关注分析师薇信jdd8668 获取每日投资获利资讯。行情走势分析,交易策略指导!他的部将李傕等人攻进长安,因为争权又互相攻击。

他们互相杀伐一连进行了几个月,长安及其周边的三辅地区也几乎成为一片白地。这种乱兵屠杀百姓的事例比比皆是,不一而足。诸侯间的征伐,导致百姓遭殃使人口锐减的事例同样不胜枚举,像长期围城造成城内大半人饿死,引水灌城,破城后再屠城等,都有造成一地荒无人烟的状况。就当时全国的情况来说,情况是非常严重的。汉献帝回到洛阳,连饭都吃不上,曹操为此将其迁往许昌,而这个新都竟然也需要屯田。

另外就是诸葛亮,打仗的时候竟然还会有地方屯田,可见全国已经严重到什么程度!有了安国强军的需求,有了大片闲置土地这个基本条件,屯田这种最有效的生产方式也就势在必行了。这种屯田制带来的好处是十分明显的,用曹操的话说就是:“因此大田,丰足军用”。又因为有了充足的粮草供应,所以他才会“摧灭群逆,克定天下”。曹操这话绝对不是信口说说的,最早兴起魏国屯田的枣祗,因为死得早,没有得到封爵,曹操不但给他的儿子追加封爵,还检讨说给他的封号实在是太晚了。

到了三国鼎立时期,屯田这种制度建立的好处更加明显,战争虽然还在继续,但基本上没有因为粮食问题而逼迫战争的停息。这就是魏国皇帝曹丕要给任峻追加谥号的原因所在吧。有人可能要说,蜀国的诸葛亮不是因为粮食问题而两次北伐撤兵吗?但诸葛亮的北伐粮食问题,更大的原因在于运输。当然了,吴蜀两国,战争的密度、强度都要比魏国差一些,因此他们的屯田的规模和制度建设也要差一些,这也是需求决定了屯田的组织形式。

屯田制在三国时期起到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为什么在平常时期很少采用呢?这就是战时和平时的区别吧。在战时,这种组织形式容易形成集中统一的优势,容易应对战时的复杂形势。而在平时,这种形式又不便于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容易形成因人而异的不同结果。由此看出,一项制度的建立,必须要符合客观形势的需求,不可能始终一成不变。

正史中,三国真实的兵力如何

正史中,三国真实的兵力如何

对于三国时期,各国人口、兵力等基本的数据统计,没有确切、统一、令人信服的资料。不过,像《三国演义》一弄就就是百万大军的说法,绝对是不靠谱。整个三国时期,三国一共的兵力恐怕就在一百万左右,最多时也不会超过二百万。根据零散的资料,先大体看一下。据钱穆《国史大纲》的说法:蜀灭亡时,户数是28万,人口是94万。

内带甲将士10.2万,占全数的九之一。吴亡时,户数是53万,人口是230万。内兵23万,占全数十之一,吏3.2万,后宫5000人。魏平蜀时,户数66.3万,人口是443.3万。三国合计,户数147.3万,人口767.3万。这里没有提到魏国的兵力。我看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大都以蜀、吴灭亡时的资料为主要依据,只是解释不同。

看一下《三国志·后主传》注引王隐《蜀记》记载:刘禅又派遣尚书郎李虎送士民簿,领户二十八万,男女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时蜀汉炎兴元年,即263年。钱穆的数据,恐怕来自于王隐的记载,只是把带甲将士算在了人口之内,没有提及官吏人数。但我还是认为,带甲人数及官吏人数,在人口数之外。吴国也是这个情况。

但对于题主这个问题,可以抛开这个争议,只关注兵力人数。著名史学家梁方仲在其著作《中国历代户口、田地、天府统计》中认为:魏 : 户数 103万, 人口443万, 兵 60万蜀 : 户数 28万, 人口 94万, 兵 10.2万吴 : 户数 52.3万, 人口230万, 兵 23万这一研究成果,是目前主流认识,教科书一般采用这个说法。

文章TAG:粮食乱世屯田三国曹操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