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中国高考制度的利与弊,为什么要实行高考制度

中国高考制度的利与弊,为什么要实行高考制度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4 19:03:17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全国的211录取率平均在6.252%左右,北京在211录取率上成功实现逆袭,高达13.99%。上海稳居第二得到13.58%,天津夺得12.68%位列第三。在全国一本录取率平均在17.176%的情况下,北京以34.15%的成绩傲视群雄,毋庸置疑地拿下榜首。天津用33.64%的亮眼表现抢夺了上海千年第二的位置,但上海仍交出了29%的不俗答卷。

对比各组数据,不难发现,除了在大众印象中一直是高考优势地区的京沪,天津出现在前三的频率极高,未曾失手。天津能成为高考优势区,与其拥有两所985和四所211院校脱不了关系。大部分省市都有本地优惠政策,即考本省或者本市的大学分数线会比外省市的更低一些,招收人数也更多一些,这就是为什么常说北京考生考清北会更容易。

新高考为什么特别重视物理学科?

为什么高考要搞赋分制

有人问,为什么新高考那么重视物理?01一说到物理,我就想起一个梗:总有人想害朕。在没有教改之前,大家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学理科的人,都学数理化,好像非常天经地义,没有一个人有反对意见。反对意见是有的,而且在教改的时候占了上风。在2000年以后,全国高考改革,逐步推广3 X模式,就是语数外必考,理科考一张综合试卷,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

这个时候,物理的地位就比原来下降了。但这个某些人觉得还不过瘾,在2014年,高考再次改革,这次打的旗号是纹理不分科。在改革之前,我还以为,学文科的人会学点物理,学理科的人会学点历史或者政治什么的。结果让人大跌眼镜,浙江2017年第一次新高考3 3方案,选物理的考生人数只有总考生数的30%多一点。上海也同样不理想。

这让物理学家们坐不住了,其实不单单是物理学家,几乎所有的理工科大学的校长们都坐不住了。学物理人才太少,将会产生很可怕的后果。于是,到第二批高考改革试点的时候,一般都采用3 1 2模式,考理科的物理必考。02物理太重要了。我们随便举几个例子就知道了。美国前一阵有参议员叫嚣着不允许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学STEM学科,只允许中国学生去美国学莎士比亚。

STEM是指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科学、技术和工程绝大部分的基础就是物理。人类社会最大的几次进步,都是物理带来的。几次工业革命。第一次是蒸汽机的使用,大家都知道,这就是物理里面的热学部分。第二次是电力革命。物理学家发现了电,了解了电的性质,这是物理里面的电学部分。第三次工业革命是计算机的使用,这是建立在半导体、集成电路上的革命,属于物理里面的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

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互联网的大范围应用,这里有光理论、电磁信息的传播、存储、粒子的量子特性等等,这个包括了物理的很多方面,当然也包括了数学。总之,物理是我们科学技术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础。有时候大家开玩笑,化学的本质是物理,生物的本质还是物理。我们上天入地,研究大到宇宙,小到极微小的粒子,我们能研究几十亿年前的东西,也能预测未来,都是靠物理。

物理学还创造了世界上本来不存在的很多东西,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有趣和便利。03有的人也许会说,我知道物理很重要,但是不是只要一小部分人学就够了?因为现在网上有一种言论,要废除英语、废除数学,更要废除物理。英语?大部分的人生活中不需要用到英语。数学?大部分人用的数学只需要中学的就足够了。物理?更是不需要,文科生都活得好好的。

这个言论很有市场。其实是不对的。英语不说,也许可以不要用。数学,其实非常有用。很多人为什么经常被一些言论所骗?因为他们不懂统计学,稍微学一点统计和概率,就能分辨出很多带节奏的话。物理更是有用。物理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用物理能解释很多东西。比如,为什么苹果会掉地上?为什么地球会绕着太阳转?为什么鸡蛋只会打破?而不会有破碎的鸡蛋还原成完整的蛋?这些随处可见的现象都蕴含着物理原理,我们知道这些,就会对世界更了解。

当纷繁的万事万物,在物理的框架下,变得简单明了,我想,每个人都会有惊喜感。我们现在的生活被电包围,各种电器、电线,家电用品,这些都是需要物理知识才能了解。知道了这些原理,对自己做事会容易很多。更为重要的是,物理教了我们一种世界观,一种方法论。我曾经说过,现代很多人虽然学了不少知识,但他还是科盲。因为他盲目地信任了这些知识,把它想当然地认为是正确。

文章TAG:高考制度利与弊实行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