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高考家长最关心什么,家长做些什么好

高考家长最关心什么,家长做些什么好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4 15:26:42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既然自己没办法做到,家长就只能寄希望于基础教育了,毕竟除了家里,孩子最常去的地方就是学校。因此人们对中小学教育方面的事情非常关心,所谓的“择校热”“学区房”等名词,都从某个侧面反映出了人们的态度。 2、想给孩子自由,又怕孩子学坏,想温柔对待孩子,又会经常被孩子惹得发火。 已为人父母的人想必会明白这种感受,有时候想顺着孩子的意愿行事,可是往往很担心事情失控,把孩子带向不好的方面。

平时不断告诫自己不要冲孩子发脾气,孩子只是在探索这个充满未知的世界,可是一旦孩子做了一些蠢事之后,无名之火压都压不住,一通怒火倾泻后,看着孩子惊恐的表情和委屈的泪水,又感到很自责。所谓的“情商”,在很多时候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于是,基础教育再次成了父母的救星,他们希望学校和老师能扮演自己饰演不好的角色:既给孩子自由,又让孩子学好,而且还能温柔地对待孩子。

3、希望孩子健康快乐,但出于对孩子未来的考虑,又会强迫孩子学很多东西。 基础教育阶段最严重的问题,恐怕就是父母的这种“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虽然很多伟人名人都说过,人生不是赛跑,而是一个过程,应该顺其自然。可是面对竞争无处不在的现实社会,哪个父母又敢不为孩子的将来筹划打算呢。因此很多父母即使非常认同“孩子健康快乐就行”的理念,但依然会代替孩子做选择,逼迫着孩子从小就学习各种技能或才艺,于是造成了不少孩子的童年过得并不是那么快乐。

4、对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很不满,但又无能为力,为了给孩子更好的教育,只好削尖脑袋把孩子往名校送。 现在的人一般只会为两件事求人,“老人看病,孩子上学”,说直白点,谁愿意求人,还不是因为没办法。有名的医院和大夫少,想早点把老人的病治好,只能托关系;有名的学校和老师也很少,为了能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各种想办法。

甚至在几年前还以孩子上学的事情作为主题,拍了一部影响不小的电视剧《虎妈猫爸》,如果不是舆论热点,不是老百姓普遍关注的社会现象,也就没这出了。 至于说K12阶段家长和学生的需求,大部分都因人而异。总体来说,是家长的要求比较多而杂,孩子的要求比较少而纯。具有一般共性的大约是如下几条: 1、家长希望学校是认真负责的,能给予孩子正常的教育,不要动不动就发生体罚甚至虐待学生的事情。

体罚学生甚至虐待学生,在现在越来越不被容忍,最近几年,每每曝出某幼儿园虐待儿童时,舆论风向都是一边倒。学生犯错固然需要惩戒,但是惩戒的方式却必须合理合法合规,体罚早就行不通了,更别提虐待了。 2、家长希望孩子的童年是快乐的,学习是优良的,既有考试分数,又有综合素质。人人都明白“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但是人人都幻想着自家孩子可能是个例外。

孩子上学,成绩好是必须的,在此基础上,还得运动强、身体好、品德优、心态正、才艺佳……总而言之就是综合素质要很高。这当然是几乎无法实现的目标,而且教育这件事,原本就需要学校和家庭通力合作,老师和家长并肩作战,不过有不少家长把责任全部推了出去。 3、家长希望孩子能比自己更有出息,希望教孩子的老师都是既有爱心又有责任感的好老师。

对于这个需求,在名校里实现的可能性比较大,所以就引发了高温不退的学区房、择校热、小升初、中考等关注焦点。 4、学生,也就是孩子,他们的需求相对单纯,父母爱自己,老师爱自己,同学爱自己,自己身体好伙伴多,能玩得开心,学得开心,快快长大。孩子都是天真纯洁的,他们的需求真的很简单,多一点爱和关心,少一点骂和指责,每天和父母、老师、同学们在一起。

如果家里有要高考的孩子,你对孩子有什么期许,怎样鼓励孩子呢?

家长对于孩子的态度是平常中的一贯性的综合管教和期许,并不是只要自己的孩子高考期间才有期许,每个家长都期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可每个家庭的孩子就真正的达到自己的愿望了吗?没有!家长对孩子的期许是平常自己对孩子信守忠诚相待,不要自己做不到的条件来达到,自己的目底去给孩子用金钱和物资来鼓励,鼓励孩子是家长平常生活中都经常给他的支持自信与信心,不一定是要高考了忙着对孩子怎样的希望和期许,这样做是亡羊补劳。

文章TAG:家长做些高考关心高考家长最关心什么家长做些什么好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