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水稻不分蘖是什么原因,当前水稻不爱长发黄还干尖萎缩

水稻不分蘖是什么原因,当前水稻不爱长发黄还干尖萎缩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16 12:09:45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除草剂影响秧苗不长返青慢,最好的检查办法是拔起秧苗看根系是否发育不良,有没有新根,根系是否呈鸡爪状态。五,与水稻移栽地块中的虫害相关。如根结线虫,象甲,根叶甲,水蝇蛆,鳃蚯蚓等等。这些害虫极易影响移栽秧苗的返青活棵与分蘖。生产中,如果确实存在移栽后的秧苗不长,黑根黑头不返青不分蘖,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清江鹤建议用百分之二十的保得乳剂与富万钾(或者撒可富,黄秧救治,金稻病净丰产灵)多元复配使用,可以连接使用两至三次,即可解除秧苗移栽后生长不良,返青慢不分蘖的症状。

水稻有效分蘖和无效分蘖怎么区分?在生产上有哪些意义?

水稻的分蘖是水稻产量组成的重要因素。但是往往在水稻种植中也会采取晒田的方式来控制无效分蘖。那么无效分蘖和有效分蘖怎么区分?在生产上有哪些意义?对于这个问题来说,在水稻种植中是极为常见的。最简单的理解就是有效分蘖就是那些抽穗之后随相对大、籽粒成熟度高以及能够安全成熟的分蘖;无效分蘖呢?就是抽穗时间较晚、穗比较小、籽粒灌浆程度差、不能安全成熟的分蘖。

也就是说,晒田控孽“控”的就是这类无效穗的生发,减少无效穗的数量、节省水稻积累的有限有机物向有效穗积累。无效穗的发生,主要的原因就是以下几种,长期建立水层、蘖肥施用过量或者过晚、晒田不到位、移栽密度过大这几种。1、长期建立水层。水稻的生长需要水,但是除了必要的施肥或者施用封闭药的期间,完全可以在保持田面湿润的状态下不建立水层,既田面含水量达到80%以上就能满足水稻生长对水分的需求。

如果田面长期的建立水层,就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水稻会持续的分蘖,哪怕是在抽穗之后仍会出现那种很短的无效分蘖以及那些本来不应该不出现的后期分蘖。这些分蘖都是无效的,一方面是不能安全成熟,一方面是穗太小导致的穗粒数过少对产量没有增产的潜质,最后就是浪费有机物向有效穗的供给。2、蘖肥使用过量或者过晚。蘖肥使用过量,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水稻分蘖的盛期持续时间较长、水稻的长势过于茂盛,仍然处于逐渐分蘖的状态。

所以,蘖肥施用的一个原则就是“宁早不晚”;蘖肥施用过晚,也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氮肥后移”。本应在分蘖盛期出现的蘖肥肥效反应在分蘖盛期之后出现,也会出现在分蘖盛期之后分蘖仍未有可能停止的情况,会继续的分化分蘖,这些分蘖也是无效分蘖。3、晒田不到位。正常情况下,水稻的分蘖数量是需要通过人为的管理措施来控制。

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在分蘖盛期穴株数达到目标茎数的80%左右就开始晒田。但是很多的农户认为种植水稻需要依靠多分蘖来提高穗数增产而不晒田或者轻晒田,也会因为晒田不到位而出现大量的无效分蘖情况。4、移栽密度过大。常规的机插秧田,一般穴基本株数都在5-7棵之间。壮苗、分蘖强的品种可以控制在3-5株,弱株或者分蘖差的品种可以控制在5-7株之间,但是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大多都保持在5株以上。

文章TAG:水稻不爱长干尖分蘖发黄水稻不分蘖是什么原因当前水稻不爱长发黄还干尖萎缩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