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中国丞相制度的演变,丞相地位变化说明了什么

中国丞相制度的演变,丞相地位变化说明了什么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9 12:45:22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中国古代丞相的名称为什么一直在变化?

这个问题用泛称“宰相”一词更合适。宰相名称的变化,其实伴随的就是政权的变化、政治结构的变化。古代宰相名称的变化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先秦时期、秦汉时期、唐宋时期和明清时期,四个阶段的宰相名称和智能差异很大。首先解释宰相、丞相的本意。相,即辅助,引申为“副贰”;丞,也是辅佐、辅助的意思;宰,即家宰,古代负责家族祭祀的礼仪官。

无论宰相还是丞相,其本意是都是从古代贵族的家臣演化而来,最初的职能,就是帮助家主处理家族内部事务的大管家。中国的社会构成就是以家族为基础,国可以看作是放大了的家,天下是放大了的国。因而,家臣由家族事务官,演变为国家行政长官也就成为必然。先秦时期:宰相制度的形成阶段,各国叫法不统一前文说过,宰相原来的只能是贵族的家臣,先秦是封建制,诸侯王是除了周天子以外最大的贵族,他们的家臣名称各异,这就导致各国对宰相称谓的差异。

大致有以下几种叫法:宰相、宰、太宰、宰冢、相、相邦、相国、令尹、大良造、阿衡等等。出任宰相的人身份也各不相同,有的是卿室公族后裔,有的来自于本国之外。在职能上也各有差异,有的是“独相制”,有的是“多相制”。总之,先秦时期的宰相制度没有统一规制,各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不同时期也存在很大变革。秦汉时期:三公九卿制下的丞相和(大)司徒秦朝的建立,意味着封建制的解体和帝制时代的到来。

不过,朝政结构还是延续了封建制度的某些特征,比如三公九卿制。公和卿的叫法,本身就是封建制的产物,其政权模式更是有鲜明的“家国不分”的烙印。在这种结构下,宰相的名称大体在丞相、相国和大司徒三种名称之间切换。从秦朝建立,到汉惠帝之间,名称一直在丞相和相国(相邦)之间切换,其职能是一样的。汉惠帝后,将宰相的名称固定在“丞相”,而将各封国的相,一律称为“国相”。

这个阶段,丞相掌行政,太尉(大司马)掌军事,御史大夫掌监察,形成三公结构雏形。不过御史大夫从职能上来讲,隶属于丞相,职务相当于副丞相。汉成帝末期,为了提高御史大夫的位置,将御史大夫改名大司空,与更名为“大司徒”的丞相并列,并与大司马形成三公结构。光武帝末期,为了显示皇权唯我独尊,将三公的“大”字一律去掉,大司徒变成了“司徒”,一直沿用到魏晋南北朝。

当然,东汉末之后,又多次在丞相和司徒之间来回切换。唐宋时期:三省六部制下的群相三省六部制经历了数百的演化期,直到隋朝才正式确定,它与三公九卿最大的差别就是,皇权与相权进一步分割,相权从“独相制”演变为“群相制”。三省是指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其中中书省负责拟定政令、诏书,一把手叫中书令,副手叫中书侍郎。

文章TAG:丞相演变地位制度变化中国丞相制度的演变丞相地位变化说明了什么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