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陈幼芳,兰州民瑞印务陈幼芳的父亲是谁

陈幼芳,兰州民瑞印务陈幼芳的父亲是谁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7-09 22:25:55 编辑:教育管理 手机版

1,雨生园的最后一个夜晚陈幼芳

下午接到果陀导演梁志民从医院打来的电话,说小宝昏迷不醒正在加护病房,需要有人试着叫醒他,因为我跟小宝比较要好,所以最好让他听到我的声音。我立刻和友辉联络约了一块赶到医院,到了医院换了无菌衣,他们说看到小宝千万不能哭,用平常和他对话的方式跟他说话,好难啊!到了加护病房看到小宝穿着昨晚的T恤短裤,完全没有外伤,彷佛只是睡着了一般, 他的眼睛用纱布蒙着,我和友辉跟他说话,小宝快起来别睡了,小宝别装了快起来,小宝你想赖掉欠我的CD吗?小宝少来这一套喔!小宝…。小宝…。。小宝,小宝没有理会我们依然熟睡着。  第二天跟剧场与小宝合作过的伙伴一起到医院,病房外的媒体越来越多,再次进到病房内和小宝说话,“小宝大家都来看你了,你好意思赖床啊!小宝快点起来排练了, 小宝不洗澡就睡觉很脏喔!小宝…。小宝……小宝小宝还是没有醒来。  第三天来到医院,病房外的人是越来越多了,除了整天守候的媒体,乐团的伙伴,小宝的亲朋好友,大家都想进入病房看小宝,阿妹张惠妹也来了,在病房外接受大批媒体的访问,我已没有机会再进去跟小宝说话了,只能蹲坐在墙角心中默默的跟小宝说 “小宝别忘了你答应过要带我到阿妹台东家参加丰年祭的”小宝的昏迷指数一直是3没有进步,综艺界的大家长小宝唱片公司的老板小燕姐也请了一些权威的医生来会诊,情况很不乐观。不要,千万不要让小宝变成植物人,太残忍了,就我认识的小宝一定宁愿就这样离开人间也不愿意变成植物人终了一生, 于是大伙决定放弃用念力留住小宝,心中默默的跟小宝说,小宝如果你累了就放下牵挂安心走吧。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还在读中学的我就喜爱上了一个从卡带里传出来的高亢清亮的声音,这声音就像是从遥远海边慢慢涌进了我的心田,直到今天这声音依然在我脑海里久久回荡。没错,这就是张雨生的歌声。也许因为喜爱雨生的歌,同时也使我爱上了大海,我曾多次想过,自己哪天也能变成一条一天到晚游泳的鱼,遨游在深海,不眠不休地追求。爱屋及乌,后来我看了他和王杰主演的电影《七匹狼(002029,股吧)》。再后来我上了大学,在一个雨天的午后,我和室友们围坐在电视机前,听到了一则新闻缓缓报出:“知名歌手张雨生在台北淡水遭遇车祸后意外丧生……”霎时我心里酸酸的,苦苦的,悲悲的,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一个音乐人的生命从此停留在了永恒的31岁,我的音乐空间里再也没有了那份高亢和清亮了! 但怎么也想不到,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竟不经意地来到了雨生的墓前。我们坐上了一辆出租车来到了大度山花园公墓。当司机大哥带我们寻找友人父母的墓时,无意中我瞥见了刻有“雨生园”三个大字的石头,“这不会是张 雨生的墓吧?!”听见我的自言自语,司机大哥把车停了下来对我们说,“对,就是那个会唱歌的张雨生的墓,你们要不要下车看一看呀?”这正合我的心意,当即下了车。雨生的墓占地面积接近六十平方米。从十字形墓碑到墙壁上的墓志铭,从白底黑色的乐谱到镶有音符的纪念亭,无不在诉说着这位杰出音乐人的辉煌人生。墓园正面入口处,有两个小天使雕塑,左右两边各刻了两个字:“音韵”、“流长”,象征着他的音乐作品永世流传 。碑文记录了雨生园建立的由来,以及现已长眠在此的三位逝者的简介。从中可以知晓雨生是家中的长子,他的大妹张玉仙溺水早逝,父亲也因癌症离世,如今同葬在此,父子兄妹相伴,以续天伦。墓园左侧有一面呈波浪形的围墙正靠路口,外侧的墙体以白色为底,上面绘有雨生生前发行的最后一张专辑《口是心非》主打歌的乐谱,一把他生前弹奏过的吉他,还镶嵌着一张他两手交叉面带微笑的照片。内侧的墙体底色是印度红,上面镌刻有一篇墓志铭,“张雨生,雨天出生,因以为名。排行老大……独特的高音在台湾上空引发回响 ,爽朗的笑容却流连在每位乐迷心中。……”全文425个字,详述了雨生的出生、成长,更以文艺笔调回顾了他在华语乐坛艰苦奋斗并获 得成功的人生历程。墓志的末尾一句“相信他不是弃我们而去,只是 别有天地非人间,热衷音乐的他,抢先开路去了……”饱含了天 妒英才的无限感伤,让人产生一种“人去音未尽”的隽永怀念。

雨生园的最后一个夜晚陈幼芳

2,兰州民瑞印务陈幼芳的父亲是谁

这位知友,陈幼芳是兰州民瑞印务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其父不是公众人物,不得而知,建议你向陈幼芳的亲朋好友了解其父的情况好吗!

兰州民瑞印务陈幼芳的父亲是谁

3,曾经的千金小姐孔令仪为什么执意要嫁给身份低微的一个陈继恩

这问题太大了。古今女词人女诗人多了。唐婉,陆游的前妻。李清照,鱼玄机,薛涛。
这问题太大了。古今女词人女诗人多了。唐婉,陆游的前妻。李清照,鱼玄机,薛涛。在宋代,有一条不清楚何解的“律例”,就是官员是允许召妓的,但却禁止留宿过夜。台州太守唐仲友和台州官妓严蕊便因此卷入了一场风波。唐仲友是否有要严蕊私待枕席难以考究。但他们来往甚密倒是不假。唐仲友设家宴时也常会召严蕊前来歌舞。题目中的《如梦令》便是在一次家宴中,严蕊的即席之作: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这是一首咏物词,咏的是红白桃花,受很多人追捧。但个人认为此调可读,算不上特别好。咏物词最重要的“物切”和“情切”。这首词除“武陵”两字外,其余的与“桃花”都不算切,也读不出寄托了什么情感。而说到逸趣,则与易安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相差还有一段距离。综合读来,就是一首略带奉承之意的应酬之作。当然作为一首限时的即席之作也算可读。说回留宿过夜一事,虽然有“律例”限制,但实际追究起来的却是甚小。但有一个词叫“罗列罪状”,其起源是因为唐仲友所属的永康学派反对朱熹的理学。南宋淳熙九年,任浙东常平使的朱熹,便借故连上六疏弹劾唐仲友,其中有一条便是唐仲友与严蕊共枕的风化之罪。并下令黄岩通判收押了严蕊。严蕊也够重情义,严刑之下始终无一语招承。此案闹上朝庭,连宋孝宗也亲自过问,丞相王淮似乎不想事情闹大,便复曰:“此秀才争闲气耳。”于是朱熹被调任,严蕊也获释。刑狱公事询其去处,严蕊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卜算子》: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此调我则是甚为喜爱。全词和婉自然,情感真切。虽身份低贱,却不卑不亢。是一段寄喻颇深的自白,甚为可赏。而据传,严蕊亦因写此调而获准从良,去处则不明。
这问题太大了。古今女词人女诗人多了。唐婉,陆游的前妻。李清照,鱼玄机,薛涛。在宋代,有一条不清楚何解的“律例”,就是官员是允许召妓的,但却禁止留宿过夜。台州太守唐仲友和台州官妓严蕊便因此卷入了一场风波。唐仲友是否有要严蕊私待枕席难以考究。但他们来往甚密倒是不假。唐仲友设家宴时也常会召严蕊前来歌舞。题目中的《如梦令》便是在一次家宴中,严蕊的即席之作: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这是一首咏物词,咏的是红白桃花,受很多人追捧。但个人认为此调可读,算不上特别好。咏物词最重要的“物切”和“情切”。这首词除“武陵”两字外,其余的与“桃花”都不算切,也读不出寄托了什么情感。而说到逸趣,则与易安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相差还有一段距离。综合读来,就是一首略带奉承之意的应酬之作。当然作为一首限时的即席之作也算可读。说回留宿过夜一事,虽然有“律例”限制,但实际追究起来的却是甚小。但有一个词叫“罗列罪状”,其起源是因为唐仲友所属的永康学派反对朱熹的理学。南宋淳熙九年,任浙东常平使的朱熹,便借故连上六疏弹劾唐仲友,其中有一条便是唐仲友与严蕊共枕的风化之罪。并下令黄岩通判收押了严蕊。严蕊也够重情义,严刑之下始终无一语招承。此案闹上朝庭,连宋孝宗也亲自过问,丞相王淮似乎不想事情闹大,便复曰:“此秀才争闲气耳。”于是朱熹被调任,严蕊也获释。刑狱公事询其去处,严蕊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卜算子》: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此调我则是甚为喜爱。全词和婉自然,情感真切。虽身份低贱,却不卑不亢。是一段寄喻颇深的自白,甚为可赏。而据传,严蕊亦因写此调而获准从良,去处则不明。我国古代十大才女:李清照,蔡文姬,班昭,卓文君,鱼玄机,严蕊,朱淑真,薛涛,谢道韫,柳如是。
这问题太大了。古今女词人女诗人多了。唐婉,陆游的前妻。李清照,鱼玄机,薛涛。在宋代,有一条不清楚何解的“律例”,就是官员是允许召妓的,但却禁止留宿过夜。台州太守唐仲友和台州官妓严蕊便因此卷入了一场风波。唐仲友是否有要严蕊私待枕席难以考究。但他们来往甚密倒是不假。唐仲友设家宴时也常会召严蕊前来歌舞。题目中的《如梦令》便是在一次家宴中,严蕊的即席之作: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这是一首咏物词,咏的是红白桃花,受很多人追捧。但个人认为此调可读,算不上特别好。咏物词最重要的“物切”和“情切”。这首词除“武陵”两字外,其余的与“桃花”都不算切,也读不出寄托了什么情感。而说到逸趣,则与易安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相差还有一段距离。综合读来,就是一首略带奉承之意的应酬之作。当然作为一首限时的即席之作也算可读。说回留宿过夜一事,虽然有“律例”限制,但实际追究起来的却是甚小。但有一个词叫“罗列罪状”,其起源是因为唐仲友所属的永康学派反对朱熹的理学。南宋淳熙九年,任浙东常平使的朱熹,便借故连上六疏弹劾唐仲友,其中有一条便是唐仲友与严蕊共枕的风化之罪。并下令黄岩通判收押了严蕊。严蕊也够重情义,严刑之下始终无一语招承。此案闹上朝庭,连宋孝宗也亲自过问,丞相王淮似乎不想事情闹大,便复曰:“此秀才争闲气耳。”于是朱熹被调任,严蕊也获释。刑狱公事询其去处,严蕊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卜算子》: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此调我则是甚为喜爱。全词和婉自然,情感真切。虽身份低贱,却不卑不亢。是一段寄喻颇深的自白,甚为可赏。而据传,严蕊亦因写此调而获准从良,去处则不明。我国古代十大才女:李清照,蔡文姬,班昭,卓文君,鱼玄机,严蕊,朱淑真,薛涛,谢道韫,柳如是。杨绛先生??????????????????????
这问题太大了。古今女词人女诗人多了。唐婉,陆游的前妻。李清照,鱼玄机,薛涛。在宋代,有一条不清楚何解的“律例”,就是官员是允许召妓的,但却禁止留宿过夜。台州太守唐仲友和台州官妓严蕊便因此卷入了一场风波。唐仲友是否有要严蕊私待枕席难以考究。但他们来往甚密倒是不假。唐仲友设家宴时也常会召严蕊前来歌舞。题目中的《如梦令》便是在一次家宴中,严蕊的即席之作: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这是一首咏物词,咏的是红白桃花,受很多人追捧。但个人认为此调可读,算不上特别好。咏物词最重要的“物切”和“情切”。这首词除“武陵”两字外,其余的与“桃花”都不算切,也读不出寄托了什么情感。而说到逸趣,则与易安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相差还有一段距离。综合读来,就是一首略带奉承之意的应酬之作。当然作为一首限时的即席之作也算可读。说回留宿过夜一事,虽然有“律例”限制,但实际追究起来的却是甚小。但有一个词叫“罗列罪状”,其起源是因为唐仲友所属的永康学派反对朱熹的理学。南宋淳熙九年,任浙东常平使的朱熹,便借故连上六疏弹劾唐仲友,其中有一条便是唐仲友与严蕊共枕的风化之罪。并下令黄岩通判收押了严蕊。严蕊也够重情义,严刑之下始终无一语招承。此案闹上朝庭,连宋孝宗也亲自过问,丞相王淮似乎不想事情闹大,便复曰:“此秀才争闲气耳。”于是朱熹被调任,严蕊也获释。刑狱公事询其去处,严蕊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卜算子》: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此调我则是甚为喜爱。全词和婉自然,情感真切。虽身份低贱,却不卑不亢。是一段寄喻颇深的自白,甚为可赏。而据传,严蕊亦因写此调而获准从良,去处则不明。我国古代十大才女:李清照,蔡文姬,班昭,卓文君,鱼玄机,严蕊,朱淑真,薛涛,谢道韫,柳如是。杨绛先生??????????????????????1、许穆夫人,姬姓,卫公子顽(卫昭伯)和宣姜的女儿。她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爱国女诗人,也是世界文学史最早的爱国女诗人,其诗作在世界文学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 许穆夫人是春秋时期许国国君许穆公夫人。公元前660年,夷狄入侵卫国,卫国灭亡,许穆夫人毅然决定回国,为卫国的复国奔走,最终帮助卫国重建。以许穆夫人为主人公,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完成了这幅流传至今的珍贵作品——《列女仁智图·许穆夫人》。2、班昭,又名姬,(约公元45年-约公元117年),东汉女辞赋家。字惠班。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生卒年不详。东汉著名女史学家、文学家,且是史学家班彪之女、班固之妹。班昭主要作品有《东征赋》《女诫》,因嫁与曹世叔为妻,故后世称其为“曹大家”。班固著《汉书》未竟而卒,班昭奉旨续写《汉书》,邓太后临朝后,班昭曾参与政事。曾帮其兄班固修与《史记》齐名的《汉书》,也曾以其文采打动皇帝使哥哥班超回归洛阳。班昭年逾古稀而逝,皇太后为她素服举哀。班昭作品存世七篇,《东征赋》和《女诫》等对后世有很大影响。3、卓文君:原名文后,西汉时期蜀郡临邛(今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人,汉代才女。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蜀中四大才女之一。卓文君为蜀郡临邛的冶铁巨商卓王孙之女,姿色娇美,精通音律,善弹琴,有文名。卓文君与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一段爱情佳话至今被人津津乐道。她也有不少佳作,如《白头吟》,诗中“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堪称经典佳句。4、蔡文姬:(约177年—?)名琰,原字昭姬,晋时避司马昭讳,改字文姬,汉末女诗人。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蔡邕之女。博学有才辩,通音律。自幼博学能文。蔡文姬一生三嫁,先嫁河东卫家,被掳至南匈奴后再嫁给匈奴左贤王。后被曹操赎回,在"回归故土"与"母子团聚"不能两全的痛苦中终成千古名曲"胡笳十八拍"。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诗人、文学家。代表作有《胡笳十八拍》《悲愤诗》等。5、谢道韫(349—409),字令姜,东晋女诗人,著名才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她出身于晋代王、谢两大家族中的谢家,是宰相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也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次子王凝之的妻子。与汉代的班昭、蔡琰等人成为中国古代才女的代表人物。谢道韫所著诗、文集原有两卷,后散佚,今存文1篇,诗2首。谢道韫和丈夫王凝之有四子一女。四子是蕴之,平之,亨之,恩之。一女成人后嫁给庾氏。据《晋书?烈女传》记载,谢道韫的子女在孙恩之乱中全部遇难。6、刘令娴(约公元525年前后在世),南朝梁代女诗人。刘孝绰三妹,徐悱之妻。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世称刘三娘。《梁书·刘孝绰传》中载有她的事迹。刘令娴的诗多写闺怨,其中最著名的是《答外诗》二首,是回赠丈夫徐悱之作。诗中通过写景来衬托相思之情,颇为真切生动。7、鲍令晖。南朝宋女诗人。鲍照之妹。她是南朝唯一留下著作的女文学家,是著名文学家鲍照之妹。鲍令晖代表作有《香茗赋集》、《拟青青河畔草》、《客从远方来》、《古意赠今人》等;曾有《香茗赋集》传世,今已散佚。但是关于鲍令晖的生平绝少史料记载。8、左芬(约253年-300年4月23日),出土墓志作左棻,字兰芝,齐国临淄(今山东临淄)人,西晋诗人,文学家,左思之妹。少好学,善属文。为晋武帝贵人。今存诗、赋、颂、赞、诔等20余篇,大都为应诏而作,《离思赋》最著名。原有集,已失传。9、上官婉儿,复姓上官,小字婉儿,又称上官昭容,陕州陕县(今河南三门峡陕州区)人, 唐代女诗人、政治家,有巾帼宰相之名,因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在政坛、文坛有着显要地位,《全唐诗》收其遗诗三十二首。710年,临淄王李隆基起兵发动唐隆政变,与韦后同时被杀。10、李冶,字季兰,中唐初期浙江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女道士,是中唐诗坛上享受盛名的女冠诗人。 李治最出名的一首诗就是《八至》:“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意思是世界上最亲密的,是夫妻;世界上最疏远的,也是夫妻。这简直一语道尽了夫妻之间最微妙的关系。据说这位容貌俊美、天赋极高、才华横溢的女诗人李治五六岁时就做出了这样的咏蔷薇诗:“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已看云鬓散,更念木枯荣。”11、薛涛,字洪度(又作宏度),长安(今西安)人,父薛郧,中唐著名女冠诗人,和李冶、鱼玄机为女冠三杰。据说薛涛8岁那年,她的父亲吟了一首诗道:“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结果薛涛头都没抬,张口就接上了父亲的诗:“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唐朝最具才情的三大女诗人,他们最后的结局,都当了道士。形成了唐代特有的女冠现象12、刘采春,女,淮甸(即今江苏省淮安、淮阴一带)人,一作越州(即今浙江省绍兴市)人,是伶工周季崇的妻子。她擅长参军戏,又会唱歌,深受元稹的赏识,说她“言辞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回秀媚多。”在当时是一名很有影响的女艺人。元稹任越州刺史、浙东观察使时(820—829),她随丈夫周季崇等从淮甸来到越州。元稹《赠刘采春》诗说她“选词能唱《望夫歌》”。《望夫歌》即《啰唝曲》,《全唐诗》录存六首。13、鱼玄机,字幼微,一字蕙兰,晚唐女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咸通(唐懿宗年号,860—874)中为补阙李亿妾,以李妻不能容,进长安咸宜观出家为女道士。与文学家温庭筠为忘年交,唱和甚多。后被京兆尹温璋以打死婢女之罪名处死。鱼玄机性聪慧,有才思,好读书,尤工诗。与李冶、薛涛、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她写女子心态的一些诗作,大胆直率,泼辣生动,足以令“凡夫俗子”动心,“正人君子”瞠目。其诗作现存五十首,收于《全唐诗》。有《鱼玄机集》一卷。其事迹见《唐才子传》等书。14、李清照,号易安居士,齐州人,宋代著名的婉约派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南宋杰出女文学家,以词著名,兼工诗文。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李清照文词绝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宗主。李清照出生于公元1084年,其父李格非进士出身,是苏轼的学生,而其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颇有文学修养。李清照就是长在这样一户爱好文学艺术的家庭,从小耳濡目染,加上她本人聪慧,又才华过人,故其少时便能写问作诗,得到苏轼的大弟子晁补之的赞赏,其《如梦令》一词更是轰动京师。公元1102年,李家被卷入了朝廷内部党争,父李格非被罢官,不得不回到原籍明水,李清照受到牵连。因朝廷动荡,金兵入侵,二人的生活变得颠沛流离。赵明诚去世后,李清照曾改嫁张汝舟,因她的财务早年已大部分流失,令张汝舟非常失望,遂对她谩骂,甚至拳脚相加。后来李清照发现了张汝舟的罪行,将其告发,自己却因此被判三年徒刑,好在得到綦崇礼等人的营救。公元1156年,李清照去世,终年七十三岁。15、朱淑真,号幽栖居士,南宋著名女诗人、词人,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南宋初年时在世,相传为朱熹侄女。朱淑真生于仕宦家庭,其父曾在浙西做官,家境优裕。幼颖慧,博通经史,能文善画,精晓音律,尤工诗词。素有才女之称。其诗词多抒写个人爱情生活,早期笔调明快,文词清婉,情致缠绵,后期则忧愁郁闷,颇多幽怨之音,流于感伤,后世人称之曰“红艳诗人”。作品艺术上成就颇高,后世常与李清照相提并论。流传颇广的《生查子》:“……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一阕,长期以来被认为欧阳修所作。朱淑真书画造诣也相当高,尤善描绘红梅翠竹,其能力非寻常深闺女子可比。她的别号是“幽栖居士”,为南宋多情才女和美女,有《断肠集》存世。从“鸥鹭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宜”(《愁怀》)来看,她的婚姻是不幸的,因此,有些作品泄露了婚外恋情,被一些学者剥夺著作权。16、柳如是(1618年~1664年),明末清初女诗人,本名杨爱,字如是,又称河东君,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浙江嘉兴人。与马湘兰、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顾横波、寇白门、陈圆圆同称“秦淮八艳”。后嫁有“学贯天人”、“当代文章伯”之称的明朝大才子钱谦益为侧室。柳如是是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改名为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留下的作品主要有《湖上草》、《戊寅草》与《尺牍》。此外,柳如是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政治抱负,徐天啸曾评价“其志操之高洁,其举动之慷慨,其言辞之委婉而激烈,非真爱国者不能。”17、顾太清(1799—1876年),名春,字梅仙,又字子春,号太清,晚年别号云槎外史。清代著名女词人。现代文学界公认为“清代第一女词人”。晚年以道号“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说《红楼梦影》,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其文采见识,非同凡响,因而八旗论词,有“男中成容若(纳兰性德),女中太清春(顾太清)”之语 。18、徐灿(约1618-1698),字湘蘋,又字明深、明霞,号深明,又号紫言。江南吴县(今苏州市西南)人。明末清初女词人、诗人、书画家,为“蕉园五子”之一。光禄丞徐子懋女,弘文院大学士海宁陈之遴继妻。从夫宦游,封一品夫人。工诗,尤长于词学。她的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兴亡之感。又善属文、精书画、所画仕女设色淡雅、笔法古秀、工净有度、得北宋人法,晚年画水墨观音、间作花草。著有《拙政园诗馀》三卷,诗集《拙政园诗集》二卷,凡诗二百四十六首,今皆存。
这问题太大了。古今女词人女诗人多了。唐婉,陆游的前妻。李清照,鱼玄机,薛涛。在宋代,有一条不清楚何解的“律例”,就是官员是允许召妓的,但却禁止留宿过夜。台州太守唐仲友和台州官妓严蕊便因此卷入了一场风波。唐仲友是否有要严蕊私待枕席难以考究。但他们来往甚密倒是不假。唐仲友设家宴时也常会召严蕊前来歌舞。题目中的《如梦令》便是在一次家宴中,严蕊的即席之作: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这是一首咏物词,咏的是红白桃花,受很多人追捧。但个人认为此调可读,算不上特别好。咏物词最重要的“物切”和“情切”。这首词除“武陵”两字外,其余的与“桃花”都不算切,也读不出寄托了什么情感。而说到逸趣,则与易安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相差还有一段距离。综合读来,就是一首略带奉承之意的应酬之作。当然作为一首限时的即席之作也算可读。说回留宿过夜一事,虽然有“律例”限制,但实际追究起来的却是甚小。但有一个词叫“罗列罪状”,其起源是因为唐仲友所属的永康学派反对朱熹的理学。南宋淳熙九年,任浙东常平使的朱熹,便借故连上六疏弹劾唐仲友,其中有一条便是唐仲友与严蕊共枕的风化之罪。并下令黄岩通判收押了严蕊。严蕊也够重情义,严刑之下始终无一语招承。此案闹上朝庭,连宋孝宗也亲自过问,丞相王淮似乎不想事情闹大,便复曰:“此秀才争闲气耳。”于是朱熹被调任,严蕊也获释。刑狱公事询其去处,严蕊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卜算子》: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此调我则是甚为喜爱。全词和婉自然,情感真切。虽身份低贱,却不卑不亢。是一段寄喻颇深的自白,甚为可赏。而据传,严蕊亦因写此调而获准从良,去处则不明。我国古代十大才女:李清照,蔡文姬,班昭,卓文君,鱼玄机,严蕊,朱淑真,薛涛,谢道韫,柳如是。杨绛先生??????????????????????1、许穆夫人,姬姓,卫公子顽(卫昭伯)和宣姜的女儿。她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爱国女诗人,也是世界文学史最早的爱国女诗人,其诗作在世界文学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 许穆夫人是春秋时期许国国君许穆公夫人。公元前660年,夷狄入侵卫国,卫国灭亡,许穆夫人毅然决定回国,为卫国的复国奔走,最终帮助卫国重建。以许穆夫人为主人公,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完成了这幅流传至今的珍贵作品——《列女仁智图·许穆夫人》。2、班昭,又名姬,(约公元45年-约公元117年),东汉女辞赋家。字惠班。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生卒年不详。东汉著名女史学家、文学家,且是史学家班彪之女、班固之妹。班昭主要作品有《东征赋》《女诫》,因嫁与曹世叔为妻,故后世称其为“曹大家”。班固著《汉书》未竟而卒,班昭奉旨续写《汉书》,邓太后临朝后,班昭曾参与政事。曾帮其兄班固修与《史记》齐名的《汉书》,也曾以其文采打动皇帝使哥哥班超回归洛阳。班昭年逾古稀而逝,皇太后为她素服举哀。班昭作品存世七篇,《东征赋》和《女诫》等对后世有很大影响。3、卓文君:原名文后,西汉时期蜀郡临邛(今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人,汉代才女。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蜀中四大才女之一。卓文君为蜀郡临邛的冶铁巨商卓王孙之女,姿色娇美,精通音律,善弹琴,有文名。卓文君与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一段爱情佳话至今被人津津乐道。她也有不少佳作,如《白头吟》,诗中“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堪称经典佳句。4、蔡文姬:(约177年—?)名琰,原字昭姬,晋时避司马昭讳,改字文姬,汉末女诗人。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蔡邕之女。博学有才辩,通音律。自幼博学能文。蔡文姬一生三嫁,先嫁河东卫家,被掳至南匈奴后再嫁给匈奴左贤王。后被曹操赎回,在"回归故土"与"母子团聚"不能两全的痛苦中终成千古名曲"胡笳十八拍"。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诗人、文学家。代表作有《胡笳十八拍》《悲愤诗》等。5、谢道韫(349—409),字令姜,东晋女诗人,著名才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她出身于晋代王、谢两大家族中的谢家,是宰相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也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次子王凝之的妻子。与汉代的班昭、蔡琰等人成为中国古代才女的代表人物。谢道韫所著诗、文集原有两卷,后散佚,今存文1篇,诗2首。谢道韫和丈夫王凝之有四子一女。四子是蕴之,平之,亨之,恩之。一女成人后嫁给庾氏。据《晋书?烈女传》记载,谢道韫的子女在孙恩之乱中全部遇难。6、刘令娴(约公元525年前后在世),南朝梁代女诗人。刘孝绰三妹,徐悱之妻。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世称刘三娘。《梁书·刘孝绰传》中载有她的事迹。刘令娴的诗多写闺怨,其中最著名的是《答外诗》二首,是回赠丈夫徐悱之作。诗中通过写景来衬托相思之情,颇为真切生动。7、鲍令晖。南朝宋女诗人。鲍照之妹。她是南朝唯一留下著作的女文学家,是著名文学家鲍照之妹。鲍令晖代表作有《香茗赋集》、《拟青青河畔草》、《客从远方来》、《古意赠今人》等;曾有《香茗赋集》传世,今已散佚。但是关于鲍令晖的生平绝少史料记载。8、左芬(约253年-300年4月23日),出土墓志作左棻,字兰芝,齐国临淄(今山东临淄)人,西晋诗人,文学家,左思之妹。少好学,善属文。为晋武帝贵人。今存诗、赋、颂、赞、诔等20余篇,大都为应诏而作,《离思赋》最著名。原有集,已失传。9、上官婉儿,复姓上官,小字婉儿,又称上官昭容,陕州陕县(今河南三门峡陕州区)人, 唐代女诗人、政治家,有巾帼宰相之名,因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在政坛、文坛有着显要地位,《全唐诗》收其遗诗三十二首。710年,临淄王李隆基起兵发动唐隆政变,与韦后同时被杀。10、李冶,字季兰,中唐初期浙江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女道士,是中唐诗坛上享受盛名的女冠诗人。 李治最出名的一首诗就是《八至》:“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意思是世界上最亲密的,是夫妻;世界上最疏远的,也是夫妻。这简直一语道尽了夫妻之间最微妙的关系。据说这位容貌俊美、天赋极高、才华横溢的女诗人李治五六岁时就做出了这样的咏蔷薇诗:“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已看云鬓散,更念木枯荣。”11、薛涛,字洪度(又作宏度),长安(今西安)人,父薛郧,中唐著名女冠诗人,和李冶、鱼玄机为女冠三杰。据说薛涛8岁那年,她的父亲吟了一首诗道:“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结果薛涛头都没抬,张口就接上了父亲的诗:“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唐朝最具才情的三大女诗人,他们最后的结局,都当了道士。形成了唐代特有的女冠现象12、刘采春,女,淮甸(即今江苏省淮安、淮阴一带)人,一作越州(即今浙江省绍兴市)人,是伶工周季崇的妻子。她擅长参军戏,又会唱歌,深受元稹的赏识,说她“言辞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回秀媚多。”在当时是一名很有影响的女艺人。元稹任越州刺史、浙东观察使时(820—829),她随丈夫周季崇等从淮甸来到越州。元稹《赠刘采春》诗说她“选词能唱《望夫歌》”。《望夫歌》即《啰唝曲》,《全唐诗》录存六首。13、鱼玄机,字幼微,一字蕙兰,晚唐女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咸通(唐懿宗年号,860—874)中为补阙李亿妾,以李妻不能容,进长安咸宜观出家为女道士。与文学家温庭筠为忘年交,唱和甚多。后被京兆尹温璋以打死婢女之罪名处死。鱼玄机性聪慧,有才思,好读书,尤工诗。与李冶、薛涛、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她写女子心态的一些诗作,大胆直率,泼辣生动,足以令“凡夫俗子”动心,“正人君子”瞠目。其诗作现存五十首,收于《全唐诗》。有《鱼玄机集》一卷。其事迹见《唐才子传》等书。14、李清照,号易安居士,齐州人,宋代著名的婉约派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南宋杰出女文学家,以词著名,兼工诗文。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李清照文词绝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宗主。李清照出生于公元1084年,其父李格非进士出身,是苏轼的学生,而其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颇有文学修养。李清照就是长在这样一户爱好文学艺术的家庭,从小耳濡目染,加上她本人聪慧,又才华过人,故其少时便能写问作诗,得到苏轼的大弟子晁补之的赞赏,其《如梦令》一词更是轰动京师。公元1102年,李家被卷入了朝廷内部党争,父李格非被罢官,不得不回到原籍明水,李清照受到牵连。因朝廷动荡,金兵入侵,二人的生活变得颠沛流离。赵明诚去世后,李清照曾改嫁张汝舟,因她的财务早年已大部分流失,令张汝舟非常失望,遂对她谩骂,甚至拳脚相加。后来李清照发现了张汝舟的罪行,将其告发,自己却因此被判三年徒刑,好在得到綦崇礼等人的营救。公元1156年,李清照去世,终年七十三岁。15、朱淑真,号幽栖居士,南宋著名女诗人、词人,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南宋初年时在世,相传为朱熹侄女。朱淑真生于仕宦家庭,其父曾在浙西做官,家境优裕。幼颖慧,博通经史,能文善画,精晓音律,尤工诗词。素有才女之称。其诗词多抒写个人爱情生活,早期笔调明快,文词清婉,情致缠绵,后期则忧愁郁闷,颇多幽怨之音,流于感伤,后世人称之曰“红艳诗人”。作品艺术上成就颇高,后世常与李清照相提并论。流传颇广的《生查子》:“……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一阕,长期以来被认为欧阳修所作。朱淑真书画造诣也相当高,尤善描绘红梅翠竹,其能力非寻常深闺女子可比。她的别号是“幽栖居士”,为南宋多情才女和美女,有《断肠集》存世。从“鸥鹭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宜”(《愁怀》)来看,她的婚姻是不幸的,因此,有些作品泄露了婚外恋情,被一些学者剥夺著作权。16、柳如是(1618年~1664年),明末清初女诗人,本名杨爱,字如是,又称河东君,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浙江嘉兴人。与马湘兰、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顾横波、寇白门、陈圆圆同称“秦淮八艳”。后嫁有“学贯天人”、“当代文章伯”之称的明朝大才子钱谦益为侧室。柳如是是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改名为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留下的作品主要有《湖上草》、《戊寅草》与《尺牍》。此外,柳如是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政治抱负,徐天啸曾评价“其志操之高洁,其举动之慷慨,其言辞之委婉而激烈,非真爱国者不能。”17、顾太清(1799—1876年),名春,字梅仙,又字子春,号太清,晚年别号云槎外史。清代著名女词人。现代文学界公认为“清代第一女词人”。晚年以道号“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说《红楼梦影》,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其文采见识,非同凡响,因而八旗论词,有“男中成容若(纳兰性德),女中太清春(顾太清)”之语 。18、徐灿(约1618-1698),字湘蘋,又字明深、明霞,号深明,又号紫言。江南吴县(今苏州市西南)人。明末清初女词人、诗人、书画家,为“蕉园五子”之一。光禄丞徐子懋女,弘文院大学士海宁陈之遴继妻。从夫宦游,封一品夫人。工诗,尤长于词学。她的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兴亡之感。又善属文、精书画、所画仕女设色淡雅、笔法古秀、工净有度、得北宋人法,晚年画水墨观音、间作花草。著有《拙政园诗馀》三卷,诗集《拙政园诗集》二卷,凡诗二百四十六首,今皆存。风尘女子严蕊的宋词《卜算子·不是爱风尘》怎样赏析?前言严蕊的这首词,背后有一段故事。关联到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与他人的争端,严蕊只是一个可怜的牺牲品。不过幸运的是,朱熹后来被调走,岳飞的儿子来主持严蕊之案,将严蕊无罪释放。一、美人严蕊据周密的《齐东野语》记载:天台营妓严蕊,字幼芳,善琴弈歌舞,丝竹书画,色艺冠一时。间作诗词,有新语,颇通古今,善逢迎。四方闻其名,有不远千里而登门者。唐与正守台日,酒边尝命赋红白桃花 ,即成《如梦令》。与正赏之双缣 。”严蕊是台州的一名营妓,据说诗词歌舞、丝竹书画无一不通。故事中的唐仲友(字与正,或与政)担任台州太守,非常欣赏严蕊,曾经在宴席上请严蕊赋红白色的桃花。严蕊当席作词《如梦令》云: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严蕊在词中提到了红红白白,又说“梨花不是、杏花不是”,却没有明确说出这是什么花。结尾处点出:人在武陵微醉。熟悉陶渊明的人知道,武陵人出自于《桃花源记》,可见,这里委婉点出的就是桃花。这类咏物词,不在词中明确说出所咏之物,而是通过事物独一无二的特点委婉道出。二、朱熹制造冤狱严蕊平静的生活,因朱熹的到来而打破:朱晦庵以使节行部至台,欲摭与正之罪,遂指其尝与蕊为滥。系狱月余,蕊虽备受棰楚,而一语不及唐,然犹不免受杖。《齐东野语》晦庵是朱熹的号。在淳熙八年(1181年)八月,浙东大饥, 宰相王淮荐朱熹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赈灾。 朱熹来到台州以后,想找唐与正的麻烦,于是从男女关系方面下手,把严蕊当作了一个突破口。但是严蕊却矢口否认。宋朝官员找官妓陪酒歌舞可以,但是不可“私侍枕席”。朱熹在奏章中列举了一长串的证据,指控唐仲友贪污、与严蕊“逾滥”,违法给严蕊“脱籍”等。一仲友自到任以来,宠爱弟妓。遂与诸子更相逾滥,行首严蘃稍以色称,仲友与之媟狎。虽在公筵,全无頋忌,....近来又与沈芳王静沈玉张婵朱妙等更互留宿,宅堂供直仲友洗浴...仲友又悦营妓严蕊,欲携以归,遂令伪称年老,与之落籍,多以钱物偿其母及兄弟。《 晦庵集·按唐仲友第三状 》又:每遇仲友筵会,严蕊进入宅堂,因此密熟,出入无间。上下合干人并无阻节。今年二月二十六日筵会,夜深,仲友因与严蕊逾滥,欲行脱籍,《 晦庵集·按唐仲友第四状 》不久,严蕊从台州被押往绍兴,有狱卒劝诱说,你为什么不认罪呢?这样就不用受杖刑之苦了,而且你的罪名也不重,何必如此辛苦的坚持呢?《齐东野语》记载,严蕊义正言辞的回答到:身为贱妓,纵是与太守有滥,科亦不至死罪。然是非真伪,岂可妄言以污士大夫,虽死不可诬也。"其辞既坚,于是再痛杖之,仍系于狱。两月之间,一再受杖,委顿几死,然声价愈腾,至彻阜陵之听。《齐东野语》从严蕊的回答可以看出,她不但正直坚强,而且是一个头脑极其清醒的人。受尽了酷刑的严蕊,宁死也不肯认罪。严蕊之案一时名声远播,这件事甚至惊动了“阜陵”。阜陵,是宋孝宗的陵墓,后人常以“阜陵”代指宋孝宗。三、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宋孝宗被惊动后, 不久把朱熹调走,另外安排一个人前来调查。这个人物出身显赫,是岳飞的儿子岳霖:未几,朱公改除,而岳霖商卿为宪,因贺朔之际,怜其病瘁,命之作词自陈。蕊略不构思,即口占《卜算子》云:"不是爱风尘,....."即日判令从良。继而宗室近属,纳为小妇以终身焉。岳霖到任以后,提审严蕊,让她为自己申诉,严蕊不假思索的现场作了一阕词: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卜算子》我不自愿沦落风尘,而是被命运捉弄。花开花落都有自己的宿命,总归要依循别人的安排。去也好、留也好,等到山花盛开被插向鬓边的时候,又何必问我的归宿呢?古人评价诗词,常用的一个词是:风人之旨。这首咏物词可以但得起这个评价,整首词句句咏花,但是闻者都知道,严蕊句句说的都是自己的命运。用形象思维的方式,借咏物以寄志,是咏物词的不二法门。岳霖不但判决严蕊无罪,而且直接“判令从良”,脱离”营籍“成了自由身了。四、朱熹为什么陷害严蕊?朱熹与严蕊无冤无仇,严蕊只是朱熹与唐仲友斗法的工具而已。据《宋史·朱熹传》记载,朱熹到了浙东以后,有不少人告发唐仲友:熹行部至台,讼仲友者纷然,按得其实,章三上,淮匿不以闻。熹论愈力,仲友亦自辩,淮乃以熹章进呈。上令宰属看详,都司陈庸等乞令浙西提刑委清强官究实,仍令熹速往旱伤州郡相视。熹时留台未行,既奉诏,益上章论,前后六上....朱熹上书弹劾唐仲友可谓不惜余力,甚至“前后六上....”,其中《奏劾前知台州唐仲友不法》中写到:台州境民诉太守新除江西提刑唐仲友不法者,纷纷急趋台城,则诉者益众至不可胜穷。因尽得其促限催税、违法扰民、贪污淫虐、蓄养亡命、偷盗官钱、伪造官会等........《奏劾前知台州唐仲友不法》从朱熹给唐仲友罗列的一连串违法事件中,有一个”贪污淫虐“,就是这一条,让严蕊锒铛入狱,受尽了皮肉之苦。五、理学之争的残酷朱熹是宰相王淮推荐到浙东的,按说不应该和唐仲友斗得不可开交。唐仲友是宰相王淮的同乡和亲戚,当时唐仲友已经被吏部尚书郑丙、侍御史张大经推荐去担任江西提刑,还没有走呢,朱熹来了。王淮左右为难,甚至”夺仲友江西新命以授熹“,但是朱熹不领其好意,一生气反而要求辞职。这下子惹了众怒,吏部尚书郑丙直接上书把朱熹骂了一顿,说他是假道学,这种人不能用:时郑丙上疏诋程氏之学以沮熹,淮又擢太府寺丞陈贾为监察御史。贾面对,首论近日搢绅有所谓“道学”者,大率假名以济伪,愿考察其人,摈弃勿用。盖指熹也。淳熙十五年(1188年),王淮罢相。朱熹入朝又提起了这件公案,惹得皇帝也烦了。宋孝宗警告朱熹,这件事你该放下了:上曰:“久不见卿,浙东之事,朕自知之,今当处卿清要,不复以州县为烦也。”后来朱熹远离官场,潜心著书立说,聚众讲学。唐仲友脱身后,再未担任官职,也开坛讲学,广收门徒 。 淳熙十二年(1185年),唐仲友为台州捐了多年的积蓄修桥 。1188年,唐仲友逝世时,据说穷得连买墓地的钱都没有 。朱熹与唐仲友之间是理学之争。在朱熹封神以后,唐仲友的理学观点屡屡受到朱熹门徒的诋毁。明朝时期宋濂写了篇《唐仲友补传》 ,为唐仲友正名。却被朱熹门徒悉数收购并损毁。清朝的张作楠写了篇《补宋潜溪〈唐仲友补 传〉 》 ,世称“补补传”,据说又被朱熹一派门徒损毁湮灭。结束语据朱熹说,这首《卜算子》并非严蕊所作,是唐仲友的亲戚高宣教的作品:仲友亲戚高宣教撰曲一首,名《卜算子》,后一段云:去又如何去,住又如何住。但得山花挿满头,休问奴归处。 《晦庵集 》朱熹与唐仲友的理学之争,可以看出不同思想传播中的残酷现实。如果不是唐仲友确实清廉,严蕊坚强不屈,很难说结果会怎样。不过最后她能够因祸得福也算幸事。结束时,老街按惯例填一首《卜算子·咏絮》为作业:飞絮渡溪桥,又被东风误。年去年来总不知,天地容身处。春色许三分,一半归尘土,一半飘萍逐水流,寂寞元无主。@老街味道
这问题太大了。古今女词人女诗人多了。唐婉,陆游的前妻。李清照,鱼玄机,薛涛。在宋代,有一条不清楚何解的“律例”,就是官员是允许召妓的,但却禁止留宿过夜。台州太守唐仲友和台州官妓严蕊便因此卷入了一场风波。唐仲友是否有要严蕊私待枕席难以考究。但他们来往甚密倒是不假。唐仲友设家宴时也常会召严蕊前来歌舞。题目中的《如梦令》便是在一次家宴中,严蕊的即席之作: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这是一首咏物词,咏的是红白桃花,受很多人追捧。但个人认为此调可读,算不上特别好。咏物词最重要的“物切”和“情切”。这首词除“武陵”两字外,其余的与“桃花”都不算切,也读不出寄托了什么情感。而说到逸趣,则与易安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相差还有一段距离。综合读来,就是一首略带奉承之意的应酬之作。当然作为一首限时的即席之作也算可读。说回留宿过夜一事,虽然有“律例”限制,但实际追究起来的却是甚小。但有一个词叫“罗列罪状”,其起源是因为唐仲友所属的永康学派反对朱熹的理学。南宋淳熙九年,任浙东常平使的朱熹,便借故连上六疏弹劾唐仲友,其中有一条便是唐仲友与严蕊共枕的风化之罪。并下令黄岩通判收押了严蕊。严蕊也够重情义,严刑之下始终无一语招承。此案闹上朝庭,连宋孝宗也亲自过问,丞相王淮似乎不想事情闹大,便复曰:“此秀才争闲气耳。”于是朱熹被调任,严蕊也获释。刑狱公事询其去处,严蕊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卜算子》: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此调我则是甚为喜爱。全词和婉自然,情感真切。虽身份低贱,却不卑不亢。是一段寄喻颇深的自白,甚为可赏。而据传,严蕊亦因写此调而获准从良,去处则不明。我国古代十大才女:李清照,蔡文姬,班昭,卓文君,鱼玄机,严蕊,朱淑真,薛涛,谢道韫,柳如是。杨绛先生??????????????????????1、许穆夫人,姬姓,卫公子顽(卫昭伯)和宣姜的女儿。她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爱国女诗人,也是世界文学史最早的爱国女诗人,其诗作在世界文学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 许穆夫人是春秋时期许国国君许穆公夫人。公元前660年,夷狄入侵卫国,卫国灭亡,许穆夫人毅然决定回国,为卫国的复国奔走,最终帮助卫国重建。以许穆夫人为主人公,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完成了这幅流传至今的珍贵作品——《列女仁智图·许穆夫人》。2、班昭,又名姬,(约公元45年-约公元117年),东汉女辞赋家。字惠班。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生卒年不详。东汉著名女史学家、文学家,且是史学家班彪之女、班固之妹。班昭主要作品有《东征赋》《女诫》,因嫁与曹世叔为妻,故后世称其为“曹大家”。班固著《汉书》未竟而卒,班昭奉旨续写《汉书》,邓太后临朝后,班昭曾参与政事。曾帮其兄班固修与《史记》齐名的《汉书》,也曾以其文采打动皇帝使哥哥班超回归洛阳。班昭年逾古稀而逝,皇太后为她素服举哀。班昭作品存世七篇,《东征赋》和《女诫》等对后世有很大影响。3、卓文君:原名文后,西汉时期蜀郡临邛(今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人,汉代才女。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蜀中四大才女之一。卓文君为蜀郡临邛的冶铁巨商卓王孙之女,姿色娇美,精通音律,善弹琴,有文名。卓文君与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一段爱情佳话至今被人津津乐道。她也有不少佳作,如《白头吟》,诗中“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堪称经典佳句。4、蔡文姬:(约177年—?)名琰,原字昭姬,晋时避司马昭讳,改字文姬,汉末女诗人。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蔡邕之女。博学有才辩,通音律。自幼博学能文。蔡文姬一生三嫁,先嫁河东卫家,被掳至南匈奴后再嫁给匈奴左贤王。后被曹操赎回,在"回归故土"与"母子团聚"不能两全的痛苦中终成千古名曲"胡笳十八拍"。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诗人、文学家。代表作有《胡笳十八拍》《悲愤诗》等。5、谢道韫(349—409),字令姜,东晋女诗人,著名才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她出身于晋代王、谢两大家族中的谢家,是宰相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也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次子王凝之的妻子。与汉代的班昭、蔡琰等人成为中国古代才女的代表人物。谢道韫所著诗、文集原有两卷,后散佚,今存文1篇,诗2首。谢道韫和丈夫王凝之有四子一女。四子是蕴之,平之,亨之,恩之。一女成人后嫁给庾氏。据《晋书?烈女传》记载,谢道韫的子女在孙恩之乱中全部遇难。6、刘令娴(约公元525年前后在世),南朝梁代女诗人。刘孝绰三妹,徐悱之妻。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世称刘三娘。《梁书·刘孝绰传》中载有她的事迹。刘令娴的诗多写闺怨,其中最著名的是《答外诗》二首,是回赠丈夫徐悱之作。诗中通过写景来衬托相思之情,颇为真切生动。7、鲍令晖。南朝宋女诗人。鲍照之妹。她是南朝唯一留下著作的女文学家,是著名文学家鲍照之妹。鲍令晖代表作有《香茗赋集》、《拟青青河畔草》、《客从远方来》、《古意赠今人》等;曾有《香茗赋集》传世,今已散佚。但是关于鲍令晖的生平绝少史料记载。8、左芬(约253年-300年4月23日),出土墓志作左棻,字兰芝,齐国临淄(今山东临淄)人,西晋诗人,文学家,左思之妹。少好学,善属文。为晋武帝贵人。今存诗、赋、颂、赞、诔等20余篇,大都为应诏而作,《离思赋》最著名。原有集,已失传。9、上官婉儿,复姓上官,小字婉儿,又称上官昭容,陕州陕县(今河南三门峡陕州区)人, 唐代女诗人、政治家,有巾帼宰相之名,因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在政坛、文坛有着显要地位,《全唐诗》收其遗诗三十二首。710年,临淄王李隆基起兵发动唐隆政变,与韦后同时被杀。10、李冶,字季兰,中唐初期浙江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女道士,是中唐诗坛上享受盛名的女冠诗人。 李治最出名的一首诗就是《八至》:“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意思是世界上最亲密的,是夫妻;世界上最疏远的,也是夫妻。这简直一语道尽了夫妻之间最微妙的关系。据说这位容貌俊美、天赋极高、才华横溢的女诗人李治五六岁时就做出了这样的咏蔷薇诗:“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已看云鬓散,更念木枯荣。”11、薛涛,字洪度(又作宏度),长安(今西安)人,父薛郧,中唐著名女冠诗人,和李冶、鱼玄机为女冠三杰。据说薛涛8岁那年,她的父亲吟了一首诗道:“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结果薛涛头都没抬,张口就接上了父亲的诗:“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唐朝最具才情的三大女诗人,他们最后的结局,都当了道士。形成了唐代特有的女冠现象12、刘采春,女,淮甸(即今江苏省淮安、淮阴一带)人,一作越州(即今浙江省绍兴市)人,是伶工周季崇的妻子。她擅长参军戏,又会唱歌,深受元稹的赏识,说她“言辞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回秀媚多。”在当时是一名很有影响的女艺人。元稹任越州刺史、浙东观察使时(820—829),她随丈夫周季崇等从淮甸来到越州。元稹《赠刘采春》诗说她“选词能唱《望夫歌》”。《望夫歌》即《啰唝曲》,《全唐诗》录存六首。13、鱼玄机,字幼微,一字蕙兰,晚唐女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咸通(唐懿宗年号,860—874)中为补阙李亿妾,以李妻不能容,进长安咸宜观出家为女道士。与文学家温庭筠为忘年交,唱和甚多。后被京兆尹温璋以打死婢女之罪名处死。鱼玄机性聪慧,有才思,好读书,尤工诗。与李冶、薛涛、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她写女子心态的一些诗作,大胆直率,泼辣生动,足以令“凡夫俗子”动心,“正人君子”瞠目。其诗作现存五十首,收于《全唐诗》。有《鱼玄机集》一卷。其事迹见《唐才子传》等书。14、李清照,号易安居士,齐州人,宋代著名的婉约派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南宋杰出女文学家,以词著名,兼工诗文。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李清照文词绝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宗主。李清照出生于公元1084年,其父李格非进士出身,是苏轼的学生,而其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颇有文学修养。李清照就是长在这样一户爱好文学艺术的家庭,从小耳濡目染,加上她本人聪慧,又才华过人,故其少时便能写问作诗,得到苏轼的大弟子晁补之的赞赏,其《如梦令》一词更是轰动京师。公元1102年,李家被卷入了朝廷内部党争,父李格非被罢官,不得不回到原籍明水,李清照受到牵连。因朝廷动荡,金兵入侵,二人的生活变得颠沛流离。赵明诚去世后,李清照曾改嫁张汝舟,因她的财务早年已大部分流失,令张汝舟非常失望,遂对她谩骂,甚至拳脚相加。后来李清照发现了张汝舟的罪行,将其告发,自己却因此被判三年徒刑,好在得到綦崇礼等人的营救。公元1156年,李清照去世,终年七十三岁。15、朱淑真,号幽栖居士,南宋著名女诗人、词人,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南宋初年时在世,相传为朱熹侄女。朱淑真生于仕宦家庭,其父曾在浙西做官,家境优裕。幼颖慧,博通经史,能文善画,精晓音律,尤工诗词。素有才女之称。其诗词多抒写个人爱情生活,早期笔调明快,文词清婉,情致缠绵,后期则忧愁郁闷,颇多幽怨之音,流于感伤,后世人称之曰“红艳诗人”。作品艺术上成就颇高,后世常与李清照相提并论。流传颇广的《生查子》:“……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一阕,长期以来被认为欧阳修所作。朱淑真书画造诣也相当高,尤善描绘红梅翠竹,其能力非寻常深闺女子可比。她的别号是“幽栖居士”,为南宋多情才女和美女,有《断肠集》存世。从“鸥鹭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宜”(《愁怀》)来看,她的婚姻是不幸的,因此,有些作品泄露了婚外恋情,被一些学者剥夺著作权。16、柳如是(1618年~1664年),明末清初女诗人,本名杨爱,字如是,又称河东君,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浙江嘉兴人。与马湘兰、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顾横波、寇白门、陈圆圆同称“秦淮八艳”。后嫁有“学贯天人”、“当代文章伯”之称的明朝大才子钱谦益为侧室。柳如是是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改名为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留下的作品主要有《湖上草》、《戊寅草》与《尺牍》。此外,柳如是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政治抱负,徐天啸曾评价“其志操之高洁,其举动之慷慨,其言辞之委婉而激烈,非真爱国者不能。”17、顾太清(1799—1876年),名春,字梅仙,又字子春,号太清,晚年别号云槎外史。清代著名女词人。现代文学界公认为“清代第一女词人”。晚年以道号“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说《红楼梦影》,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其文采见识,非同凡响,因而八旗论词,有“男中成容若(纳兰性德),女中太清春(顾太清)”之语 。18、徐灿(约1618-1698),字湘蘋,又字明深、明霞,号深明,又号紫言。江南吴县(今苏州市西南)人。明末清初女词人、诗人、书画家,为“蕉园五子”之一。光禄丞徐子懋女,弘文院大学士海宁陈之遴继妻。从夫宦游,封一品夫人。工诗,尤长于词学。她的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兴亡之感。又善属文、精书画、所画仕女设色淡雅、笔法古秀、工净有度、得北宋人法,晚年画水墨观音、间作花草。著有《拙政园诗馀》三卷,诗集《拙政园诗集》二卷,凡诗二百四十六首,今皆存。风尘女子严蕊的宋词《卜算子·不是爱风尘》怎样赏析?前言严蕊的这首词,背后有一段故事。关联到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与他人的争端,严蕊只是一个可怜的牺牲品。不过幸运的是,朱熹后来被调走,岳飞的儿子来主持严蕊之案,将严蕊无罪释放。一、美人严蕊据周密的《齐东野语》记载:天台营妓严蕊,字幼芳,善琴弈歌舞,丝竹书画,色艺冠一时。间作诗词,有新语,颇通古今,善逢迎。四方闻其名,有不远千里而登门者。唐与正守台日,酒边尝命赋红白桃花 ,即成《如梦令》。与正赏之双缣 。”严蕊是台州的一名营妓,据说诗词歌舞、丝竹书画无一不通。故事中的唐仲友(字与正,或与政)担任台州太守,非常欣赏严蕊,曾经在宴席上请严蕊赋红白色的桃花。严蕊当席作词《如梦令》云: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严蕊在词中提到了红红白白,又说“梨花不是、杏花不是”,却没有明确说出这是什么花。结尾处点出:人在武陵微醉。熟悉陶渊明的人知道,武陵人出自于《桃花源记》,可见,这里委婉点出的就是桃花。这类咏物词,不在词中明确说出所咏之物,而是通过事物独一无二的特点委婉道出。二、朱熹制造冤狱严蕊平静的生活,因朱熹的到来而打破:朱晦庵以使节行部至台,欲摭与正之罪,遂指其尝与蕊为滥。系狱月余,蕊虽备受棰楚,而一语不及唐,然犹不免受杖。《齐东野语》晦庵是朱熹的号。在淳熙八年(1181年)八月,浙东大饥, 宰相王淮荐朱熹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赈灾。 朱熹来到台州以后,想找唐与正的麻烦,于是从男女关系方面下手,把严蕊当作了一个突破口。但是严蕊却矢口否认。宋朝官员找官妓陪酒歌舞可以,但是不可“私侍枕席”。朱熹在奏章中列举了一长串的证据,指控唐仲友贪污、与严蕊“逾滥”,违法给严蕊“脱籍”等。一仲友自到任以来,宠爱弟妓。遂与诸子更相逾滥,行首严蘃稍以色称,仲友与之媟狎。虽在公筵,全无頋忌,....近来又与沈芳王静沈玉张婵朱妙等更互留宿,宅堂供直仲友洗浴...仲友又悦营妓严蕊,欲携以归,遂令伪称年老,与之落籍,多以钱物偿其母及兄弟。《 晦庵集·按唐仲友第三状 》又:每遇仲友筵会,严蕊进入宅堂,因此密熟,出入无间。上下合干人并无阻节。今年二月二十六日筵会,夜深,仲友因与严蕊逾滥,欲行脱籍,《 晦庵集·按唐仲友第四状 》不久,严蕊从台州被押往绍兴,有狱卒劝诱说,你为什么不认罪呢?这样就不用受杖刑之苦了,而且你的罪名也不重,何必如此辛苦的坚持呢?《齐东野语》记载,严蕊义正言辞的回答到:身为贱妓,纵是与太守有滥,科亦不至死罪。然是非真伪,岂可妄言以污士大夫,虽死不可诬也。"其辞既坚,于是再痛杖之,仍系于狱。两月之间,一再受杖,委顿几死,然声价愈腾,至彻阜陵之听。《齐东野语》从严蕊的回答可以看出,她不但正直坚强,而且是一个头脑极其清醒的人。受尽了酷刑的严蕊,宁死也不肯认罪。严蕊之案一时名声远播,这件事甚至惊动了“阜陵”。阜陵,是宋孝宗的陵墓,后人常以“阜陵”代指宋孝宗。三、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宋孝宗被惊动后, 不久把朱熹调走,另外安排一个人前来调查。这个人物出身显赫,是岳飞的儿子岳霖:未几,朱公改除,而岳霖商卿为宪,因贺朔之际,怜其病瘁,命之作词自陈。蕊略不构思,即口占《卜算子》云:"不是爱风尘,....."即日判令从良。继而宗室近属,纳为小妇以终身焉。岳霖到任以后,提审严蕊,让她为自己申诉,严蕊不假思索的现场作了一阕词: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卜算子》我不自愿沦落风尘,而是被命运捉弄。花开花落都有自己的宿命,总归要依循别人的安排。去也好、留也好,等到山花盛开被插向鬓边的时候,又何必问我的归宿呢?古人评价诗词,常用的一个词是:风人之旨。这首咏物词可以但得起这个评价,整首词句句咏花,但是闻者都知道,严蕊句句说的都是自己的命运。用形象思维的方式,借咏物以寄志,是咏物词的不二法门。岳霖不但判决严蕊无罪,而且直接“判令从良”,脱离”营籍“成了自由身了。四、朱熹为什么陷害严蕊?朱熹与严蕊无冤无仇,严蕊只是朱熹与唐仲友斗法的工具而已。据《宋史·朱熹传》记载,朱熹到了浙东以后,有不少人告发唐仲友:熹行部至台,讼仲友者纷然,按得其实,章三上,淮匿不以闻。熹论愈力,仲友亦自辩,淮乃以熹章进呈。上令宰属看详,都司陈庸等乞令浙西提刑委清强官究实,仍令熹速往旱伤州郡相视。熹时留台未行,既奉诏,益上章论,前后六上....朱熹上书弹劾唐仲友可谓不惜余力,甚至“前后六上....”,其中《奏劾前知台州唐仲友不法》中写到:台州境民诉太守新除江西提刑唐仲友不法者,纷纷急趋台城,则诉者益众至不可胜穷。因尽得其促限催税、违法扰民、贪污淫虐、蓄养亡命、偷盗官钱、伪造官会等........《奏劾前知台州唐仲友不法》从朱熹给唐仲友罗列的一连串违法事件中,有一个”贪污淫虐“,就是这一条,让严蕊锒铛入狱,受尽了皮肉之苦。五、理学之争的残酷朱熹是宰相王淮推荐到浙东的,按说不应该和唐仲友斗得不可开交。唐仲友是宰相王淮的同乡和亲戚,当时唐仲友已经被吏部尚书郑丙、侍御史张大经推荐去担任江西提刑,还没有走呢,朱熹来了。王淮左右为难,甚至”夺仲友江西新命以授熹“,但是朱熹不领其好意,一生气反而要求辞职。这下子惹了众怒,吏部尚书郑丙直接上书把朱熹骂了一顿,说他是假道学,这种人不能用:时郑丙上疏诋程氏之学以沮熹,淮又擢太府寺丞陈贾为监察御史。贾面对,首论近日搢绅有所谓“道学”者,大率假名以济伪,愿考察其人,摈弃勿用。盖指熹也。淳熙十五年(1188年),王淮罢相。朱熹入朝又提起了这件公案,惹得皇帝也烦了。宋孝宗警告朱熹,这件事你该放下了:上曰:“久不见卿,浙东之事,朕自知之,今当处卿清要,不复以州县为烦也。”后来朱熹远离官场,潜心著书立说,聚众讲学。唐仲友脱身后,再未担任官职,也开坛讲学,广收门徒 。 淳熙十二年(1185年),唐仲友为台州捐了多年的积蓄修桥 。1188年,唐仲友逝世时,据说穷得连买墓地的钱都没有 。朱熹与唐仲友之间是理学之争。在朱熹封神以后,唐仲友的理学观点屡屡受到朱熹门徒的诋毁。明朝时期宋濂写了篇《唐仲友补传》 ,为唐仲友正名。却被朱熹门徒悉数收购并损毁。清朝的张作楠写了篇《补宋潜溪〈唐仲友补 传〉 》 ,世称“补补传”,据说又被朱熹一派门徒损毁湮灭。结束语据朱熹说,这首《卜算子》并非严蕊所作,是唐仲友的亲戚高宣教的作品:仲友亲戚高宣教撰曲一首,名《卜算子》,后一段云:去又如何去,住又如何住。但得山花挿满头,休问奴归处。 《晦庵集 》朱熹与唐仲友的理学之争,可以看出不同思想传播中的残酷现实。如果不是唐仲友确实清廉,严蕊坚强不屈,很难说结果会怎样。不过最后她能够因祸得福也算幸事。结束时,老街按惯例填一首《卜算子·咏絮》为作业:飞絮渡溪桥,又被东风误。年去年来总不知,天地容身处。春色许三分,一半归尘土,一半飘萍逐水流,寂寞元无主。@老街味道“才”的含义包含甚广,即有才干才学之意,又有本领才能等等诸多含义。“才女”亦然。狭隘的理解本题,我们以为是指才学。那么,按照文人八雅“琴棋书画诗酒花茶”这一范围来说,古来可称之为“才女”的犹如天上繁星般无法尽述。我们仅摘取“诗”这一例来看看古代历史上有哪些才女。一、女性作品偏少的究竟翻开近代中国的文化史册、什么词典鉴赏等等,我们发现似乎女性作者偏少,被选中者可谓寥寥无几,是因为历史上真的缺少女性作者吗?我的观点是:否。究其原因,皆因古代社会向以男子为中心,女子为附庸,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中,女性参与社会活动受到了极大限制,相对而言,女性作品较少就可以理解了。其次,就算是有女性作品冲破藩篱脱颖而出,但也被视为“离经叛道”而受到压制。《文史通义.妇学》载有一语,对女性的压制可见一斑。“名门大家闺娃阁,征诗刻稿,标榜声名,无复男女之嫌,殆忘其身之雌矣。此等闺娃,妇学不修,岂有真才可取?”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二、中国第一位女诗人庄姜庄姜是中国有历史记载以来的第一位有名姓且作品流传至今的女诗人。她是齐国公主,卫庄公夫人,生的花容月貌。《诗经·卫风·硕人》是这样描写庄姜容貌的“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确是个美人!但庄姜不仅风华绝代且还善诗。据朱熹的考证,诗经里收录有庄姜的五首诗,分别是《燕燕》、《终风》、《柏舟》、《绿衣》、《日月》。其中,属《燕燕》一诗没有争议且最为著名。庄姜画像三、中国第一位爱国女诗人许穆夫人有“中国第一位爱国女诗人”之称。她在国家蒙难时不顾个人安危,大义凛然,驰驱赴难吊死慰生的壮举感动了举国兵士,她的诗作《竹竿》、《泉水》就是在战场间隙也在卫国兵士中传诵!较之于另一位举世闻名的爱国诗人屈原而言,她的诗要早于整整三百年!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收录的女诗人的作品就有许穆夫人的诗歌《载驰》。许穆夫人画像四、历朝历代,女诗人代有风流如果要细分冠以第一的女诗人我们一时也举他不尽。不管她们是出身于书香门第,还是或长于名门闺秀,亦或自民间市井小家碧玉,或者是落魄烟花陷身柳巷,她们无论是描写个人遭遇,还是状四时景物,或是发古之幽情,还是道人间悲喜,都成为中国文学最为璀璨的一页。下面,我们根据诗作不同内容,大致疏理以下较为著名的女诗人。a、闺思类1、鲍令晖。代表作《题书后寄行人》;2、晁采。代表作《子夜歌》;3、薛涛。代表作《春闺怨》;4、花蕊夫人。代表作《宫词》;5、魏夫人。代表作《江城子》;6、吴淑姫。代表作《小重山》;7、李清照。代表作《声声慢》;(作品繁多,仅取一例说明)。8、聂胜琼。代表作《遮鸪天》;9、珠帘秀。代表作《醉西施》;10、端淑卿。代表作《阮郎归》;b、时政类11、许穆夫人。代表作《载驰》;12、勾践夫人。代表作《乌鸢歌》;13、虞姬。代表作《和垓下歌》;14、蔡琰。代表作《悲愤诗》;15、朱淑真。代表作《自责》;16、徐君宝妻。代表作《满庭芳》;17、萧观音。代表作《绝命词》;18、薛兰英。代表作《竹枝词》;19、杜小英。代表作《绝命诗》;20、徐德音。代表作《秋怀》;c、咏古类21、徐惠。代表作《秋风函谷应诏》;22、梁琼。代表作《昭君怨》;23、郑允端。代表作《题望夫石》;24、柳如是。代表作《西泠十首》;25、吴绡。代表作《啸台》;26、朱镇。代表作《咏苏若兰》;27、李怀。代表作《永遇乐》;28、秋瑾。代表作《赤壁怀古》;d、边塞类29、蔡琰。代表作《胡笳十八拍》;30、上官婉儿。代表作《彩书怨》;31、鱼玄机。代表作《早秋》;32、方维仪。代表作《出塞》;33、钟令嘉。代表作《登太行》;e、寄意类34、班婕妤。代表作《怨歌》;35、谢道韫。代表作《泰山吟》;36、谢芳姿。代表作《团扇歌》;37、周韶。代表作《白鹦鹉》;38、杨琼华。代表作《秋云》;f、乡愁类39、王昭君。代表作《怨旷思惟歌》;40、蒋兴祖女。代表作《减字木兰花》;41、黄静淑。代表作《望江南》;42、李因。代表作《长安秋日》;g、农事类43、张夫人。代表作《古意》;44、杨皇后。代表作《宫词》;45、徐媛。代表作《渔家傲》;f.、游记类46、武则天。代表作《石淙》;47、李舜弦。代表作《钓鱼不得》;h、杂题类48、李冶。代表作《寄校书七兄》;49、杜秋娘。代表作《金缕衣》;50、商景兰。代表作《悼亡》。
这问题太大了。古今女词人女诗人多了。唐婉,陆游的前妻。李清照,鱼玄机,薛涛。在宋代,有一条不清楚何解的“律例”,就是官员是允许召妓的,但却禁止留宿过夜。台州太守唐仲友和台州官妓严蕊便因此卷入了一场风波。唐仲友是否有要严蕊私待枕席难以考究。但他们来往甚密倒是不假。唐仲友设家宴时也常会召严蕊前来歌舞。题目中的《如梦令》便是在一次家宴中,严蕊的即席之作: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这是一首咏物词,咏的是红白桃花,受很多人追捧。但个人认为此调可读,算不上特别好。咏物词最重要的“物切”和“情切”。这首词除“武陵”两字外,其余的与“桃花”都不算切,也读不出寄托了什么情感。而说到逸趣,则与易安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相差还有一段距离。综合读来,就是一首略带奉承之意的应酬之作。当然作为一首限时的即席之作也算可读。说回留宿过夜一事,虽然有“律例”限制,但实际追究起来的却是甚小。但有一个词叫“罗列罪状”,其起源是因为唐仲友所属的永康学派反对朱熹的理学。南宋淳熙九年,任浙东常平使的朱熹,便借故连上六疏弹劾唐仲友,其中有一条便是唐仲友与严蕊共枕的风化之罪。并下令黄岩通判收押了严蕊。严蕊也够重情义,严刑之下始终无一语招承。此案闹上朝庭,连宋孝宗也亲自过问,丞相王淮似乎不想事情闹大,便复曰:“此秀才争闲气耳。”于是朱熹被调任,严蕊也获释。刑狱公事询其去处,严蕊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卜算子》: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此调我则是甚为喜爱。全词和婉自然,情感真切。虽身份低贱,却不卑不亢。是一段寄喻颇深的自白,甚为可赏。而据传,严蕊亦因写此调而获准从良,去处则不明。我国古代十大才女:李清照,蔡文姬,班昭,卓文君,鱼玄机,严蕊,朱淑真,薛涛,谢道韫,柳如是。杨绛先生??????????????????????1、许穆夫人,姬姓,卫公子顽(卫昭伯)和宣姜的女儿。她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爱国女诗人,也是世界文学史最早的爱国女诗人,其诗作在世界文学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 许穆夫人是春秋时期许国国君许穆公夫人。公元前660年,夷狄入侵卫国,卫国灭亡,许穆夫人毅然决定回国,为卫国的复国奔走,最终帮助卫国重建。以许穆夫人为主人公,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完成了这幅流传至今的珍贵作品——《列女仁智图·许穆夫人》。2、班昭,又名姬,(约公元45年-约公元117年),东汉女辞赋家。字惠班。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生卒年不详。东汉著名女史学家、文学家,且是史学家班彪之女、班固之妹。班昭主要作品有《东征赋》《女诫》,因嫁与曹世叔为妻,故后世称其为“曹大家”。班固著《汉书》未竟而卒,班昭奉旨续写《汉书》,邓太后临朝后,班昭曾参与政事。曾帮其兄班固修与《史记》齐名的《汉书》,也曾以其文采打动皇帝使哥哥班超回归洛阳。班昭年逾古稀而逝,皇太后为她素服举哀。班昭作品存世七篇,《东征赋》和《女诫》等对后世有很大影响。3、卓文君:原名文后,西汉时期蜀郡临邛(今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人,汉代才女。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蜀中四大才女之一。卓文君为蜀郡临邛的冶铁巨商卓王孙之女,姿色娇美,精通音律,善弹琴,有文名。卓文君与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一段爱情佳话至今被人津津乐道。她也有不少佳作,如《白头吟》,诗中“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堪称经典佳句。4、蔡文姬:(约177年—?)名琰,原字昭姬,晋时避司马昭讳,改字文姬,汉末女诗人。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蔡邕之女。博学有才辩,通音律。自幼博学能文。蔡文姬一生三嫁,先嫁河东卫家,被掳至南匈奴后再嫁给匈奴左贤王。后被曹操赎回,在"回归故土"与"母子团聚"不能两全的痛苦中终成千古名曲"胡笳十八拍"。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诗人、文学家。代表作有《胡笳十八拍》《悲愤诗》等。5、谢道韫(349—409),字令姜,东晋女诗人,著名才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她出身于晋代王、谢两大家族中的谢家,是宰相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也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次子王凝之的妻子。与汉代的班昭、蔡琰等人成为中国古代才女的代表人物。谢道韫所著诗、文集原有两卷,后散佚,今存文1篇,诗2首。谢道韫和丈夫王凝之有四子一女。四子是蕴之,平之,亨之,恩之。一女成人后嫁给庾氏。据《晋书?烈女传》记载,谢道韫的子女在孙恩之乱中全部遇难。6、刘令娴(约公元525年前后在世),南朝梁代女诗人。刘孝绰三妹,徐悱之妻。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世称刘三娘。《梁书·刘孝绰传》中载有她的事迹。刘令娴的诗多写闺怨,其中最著名的是《答外诗》二首,是回赠丈夫徐悱之作。诗中通过写景来衬托相思之情,颇为真切生动。7、鲍令晖。南朝宋女诗人。鲍照之妹。她是南朝唯一留下著作的女文学家,是著名文学家鲍照之妹。鲍令晖代表作有《香茗赋集》、《拟青青河畔草》、《客从远方来》、《古意赠今人》等;曾有《香茗赋集》传世,今已散佚。但是关于鲍令晖的生平绝少史料记载。8、左芬(约253年-300年4月23日),出土墓志作左棻,字兰芝,齐国临淄(今山东临淄)人,西晋诗人,文学家,左思之妹。少好学,善属文。为晋武帝贵人。今存诗、赋、颂、赞、诔等20余篇,大都为应诏而作,《离思赋》最著名。原有集,已失传。9、上官婉儿,复姓上官,小字婉儿,又称上官昭容,陕州陕县(今河南三门峡陕州区)人, 唐代女诗人、政治家,有巾帼宰相之名,因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在政坛、文坛有着显要地位,《全唐诗》收其遗诗三十二首。710年,临淄王李隆基起兵发动唐隆政变,与韦后同时被杀。10、李冶,字季兰,中唐初期浙江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女道士,是中唐诗坛上享受盛名的女冠诗人。 李治最出名的一首诗就是《八至》:“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意思是世界上最亲密的,是夫妻;世界上最疏远的,也是夫妻。这简直一语道尽了夫妻之间最微妙的关系。据说这位容貌俊美、天赋极高、才华横溢的女诗人李治五六岁时就做出了这样的咏蔷薇诗:“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已看云鬓散,更念木枯荣。”11、薛涛,字洪度(又作宏度),长安(今西安)人,父薛郧,中唐著名女冠诗人,和李冶、鱼玄机为女冠三杰。据说薛涛8岁那年,她的父亲吟了一首诗道:“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结果薛涛头都没抬,张口就接上了父亲的诗:“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唐朝最具才情的三大女诗人,他们最后的结局,都当了道士。形成了唐代特有的女冠现象12、刘采春,女,淮甸(即今江苏省淮安、淮阴一带)人,一作越州(即今浙江省绍兴市)人,是伶工周季崇的妻子。她擅长参军戏,又会唱歌,深受元稹的赏识,说她“言辞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回秀媚多。”在当时是一名很有影响的女艺人。元稹任越州刺史、浙东观察使时(820—829),她随丈夫周季崇等从淮甸来到越州。元稹《赠刘采春》诗说她“选词能唱《望夫歌》”。《望夫歌》即《啰唝曲》,《全唐诗》录存六首。13、鱼玄机,字幼微,一字蕙兰,晚唐女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咸通(唐懿宗年号,860—874)中为补阙李亿妾,以李妻不能容,进长安咸宜观出家为女道士。与文学家温庭筠为忘年交,唱和甚多。后被京兆尹温璋以打死婢女之罪名处死。鱼玄机性聪慧,有才思,好读书,尤工诗。与李冶、薛涛、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她写女子心态的一些诗作,大胆直率,泼辣生动,足以令“凡夫俗子”动心,“正人君子”瞠目。其诗作现存五十首,收于《全唐诗》。有《鱼玄机集》一卷。其事迹见《唐才子传》等书。14、李清照,号易安居士,齐州人,宋代著名的婉约派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南宋杰出女文学家,以词著名,兼工诗文。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李清照文词绝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宗主。李清照出生于公元1084年,其父李格非进士出身,是苏轼的学生,而其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颇有文学修养。李清照就是长在这样一户爱好文学艺术的家庭,从小耳濡目染,加上她本人聪慧,又才华过人,故其少时便能写问作诗,得到苏轼的大弟子晁补之的赞赏,其《如梦令》一词更是轰动京师。公元1102年,李家被卷入了朝廷内部党争,父李格非被罢官,不得不回到原籍明水,李清照受到牵连。因朝廷动荡,金兵入侵,二人的生活变得颠沛流离。赵明诚去世后,李清照曾改嫁张汝舟,因她的财务早年已大部分流失,令张汝舟非常失望,遂对她谩骂,甚至拳脚相加。后来李清照发现了张汝舟的罪行,将其告发,自己却因此被判三年徒刑,好在得到綦崇礼等人的营救。公元1156年,李清照去世,终年七十三岁。15、朱淑真,号幽栖居士,南宋著名女诗人、词人,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南宋初年时在世,相传为朱熹侄女。朱淑真生于仕宦家庭,其父曾在浙西做官,家境优裕。幼颖慧,博通经史,能文善画,精晓音律,尤工诗词。素有才女之称。其诗词多抒写个人爱情生活,早期笔调明快,文词清婉,情致缠绵,后期则忧愁郁闷,颇多幽怨之音,流于感伤,后世人称之曰“红艳诗人”。作品艺术上成就颇高,后世常与李清照相提并论。流传颇广的《生查子》:“……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一阕,长期以来被认为欧阳修所作。朱淑真书画造诣也相当高,尤善描绘红梅翠竹,其能力非寻常深闺女子可比。她的别号是“幽栖居士”,为南宋多情才女和美女,有《断肠集》存世。从“鸥鹭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宜”(《愁怀》)来看,她的婚姻是不幸的,因此,有些作品泄露了婚外恋情,被一些学者剥夺著作权。16、柳如是(1618年~1664年),明末清初女诗人,本名杨爱,字如是,又称河东君,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浙江嘉兴人。与马湘兰、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顾横波、寇白门、陈圆圆同称“秦淮八艳”。后嫁有“学贯天人”、“当代文章伯”之称的明朝大才子钱谦益为侧室。柳如是是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改名为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留下的作品主要有《湖上草》、《戊寅草》与《尺牍》。此外,柳如是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政治抱负,徐天啸曾评价“其志操之高洁,其举动之慷慨,其言辞之委婉而激烈,非真爱国者不能。”17、顾太清(1799—1876年),名春,字梅仙,又字子春,号太清,晚年别号云槎外史。清代著名女词人。现代文学界公认为“清代第一女词人”。晚年以道号“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说《红楼梦影》,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其文采见识,非同凡响,因而八旗论词,有“男中成容若(纳兰性德),女中太清春(顾太清)”之语 。18、徐灿(约1618-1698),字湘蘋,又字明深、明霞,号深明,又号紫言。江南吴县(今苏州市西南)人。明末清初女词人、诗人、书画家,为“蕉园五子”之一。光禄丞徐子懋女,弘文院大学士海宁陈之遴继妻。从夫宦游,封一品夫人。工诗,尤长于词学。她的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兴亡之感。又善属文、精书画、所画仕女设色淡雅、笔法古秀、工净有度、得北宋人法,晚年画水墨观音、间作花草。著有《拙政园诗馀》三卷,诗集《拙政园诗集》二卷,凡诗二百四十六首,今皆存。风尘女子严蕊的宋词《卜算子·不是爱风尘》怎样赏析?前言严蕊的这首词,背后有一段故事。关联到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与他人的争端,严蕊只是一个可怜的牺牲品。不过幸运的是,朱熹后来被调走,岳飞的儿子来主持严蕊之案,将严蕊无罪释放。一、美人严蕊据周密的《齐东野语》记载:天台营妓严蕊,字幼芳,善琴弈歌舞,丝竹书画,色艺冠一时。间作诗词,有新语,颇通古今,善逢迎。四方闻其名,有不远千里而登门者。唐与正守台日,酒边尝命赋红白桃花 ,即成《如梦令》。与正赏之双缣 。”严蕊是台州的一名营妓,据说诗词歌舞、丝竹书画无一不通。故事中的唐仲友(字与正,或与政)担任台州太守,非常欣赏严蕊,曾经在宴席上请严蕊赋红白色的桃花。严蕊当席作词《如梦令》云: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严蕊在词中提到了红红白白,又说“梨花不是、杏花不是”,却没有明确说出这是什么花。结尾处点出:人在武陵微醉。熟悉陶渊明的人知道,武陵人出自于《桃花源记》,可见,这里委婉点出的就是桃花。这类咏物词,不在词中明确说出所咏之物,而是通过事物独一无二的特点委婉道出。二、朱熹制造冤狱严蕊平静的生活,因朱熹的到来而打破:朱晦庵以使节行部至台,欲摭与正之罪,遂指其尝与蕊为滥。系狱月余,蕊虽备受棰楚,而一语不及唐,然犹不免受杖。《齐东野语》晦庵是朱熹的号。在淳熙八年(1181年)八月,浙东大饥, 宰相王淮荐朱熹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赈灾。 朱熹来到台州以后,想找唐与正的麻烦,于是从男女关系方面下手,把严蕊当作了一个突破口。但是严蕊却矢口否认。宋朝官员找官妓陪酒歌舞可以,但是不可“私侍枕席”。朱熹在奏章中列举了一长串的证据,指控唐仲友贪污、与严蕊“逾滥”,违法给严蕊“脱籍”等。一仲友自到任以来,宠爱弟妓。遂与诸子更相逾滥,行首严蘃稍以色称,仲友与之媟狎。虽在公筵,全无頋忌,....近来又与沈芳王静沈玉张婵朱妙等更互留宿,宅堂供直仲友洗浴...仲友又悦营妓严蕊,欲携以归,遂令伪称年老,与之落籍,多以钱物偿其母及兄弟。《 晦庵集·按唐仲友第三状 》又:每遇仲友筵会,严蕊进入宅堂,因此密熟,出入无间。上下合干人并无阻节。今年二月二十六日筵会,夜深,仲友因与严蕊逾滥,欲行脱籍,《 晦庵集·按唐仲友第四状 》不久,严蕊从台州被押往绍兴,有狱卒劝诱说,你为什么不认罪呢?这样就不用受杖刑之苦了,而且你的罪名也不重,何必如此辛苦的坚持呢?《齐东野语》记载,严蕊义正言辞的回答到:身为贱妓,纵是与太守有滥,科亦不至死罪。然是非真伪,岂可妄言以污士大夫,虽死不可诬也。"其辞既坚,于是再痛杖之,仍系于狱。两月之间,一再受杖,委顿几死,然声价愈腾,至彻阜陵之听。《齐东野语》从严蕊的回答可以看出,她不但正直坚强,而且是一个头脑极其清醒的人。受尽了酷刑的严蕊,宁死也不肯认罪。严蕊之案一时名声远播,这件事甚至惊动了“阜陵”。阜陵,是宋孝宗的陵墓,后人常以“阜陵”代指宋孝宗。三、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宋孝宗被惊动后, 不久把朱熹调走,另外安排一个人前来调查。这个人物出身显赫,是岳飞的儿子岳霖:未几,朱公改除,而岳霖商卿为宪,因贺朔之际,怜其病瘁,命之作词自陈。蕊略不构思,即口占《卜算子》云:"不是爱风尘,....."即日判令从良。继而宗室近属,纳为小妇以终身焉。岳霖到任以后,提审严蕊,让她为自己申诉,严蕊不假思索的现场作了一阕词: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卜算子》我不自愿沦落风尘,而是被命运捉弄。花开花落都有自己的宿命,总归要依循别人的安排。去也好、留也好,等到山花盛开被插向鬓边的时候,又何必问我的归宿呢?古人评价诗词,常用的一个词是:风人之旨。这首咏物词可以但得起这个评价,整首词句句咏花,但是闻者都知道,严蕊句句说的都是自己的命运。用形象思维的方式,借咏物以寄志,是咏物词的不二法门。岳霖不但判决严蕊无罪,而且直接“判令从良”,脱离”营籍“成了自由身了。四、朱熹为什么陷害严蕊?朱熹与严蕊无冤无仇,严蕊只是朱熹与唐仲友斗法的工具而已。据《宋史·朱熹传》记载,朱熹到了浙东以后,有不少人告发唐仲友:熹行部至台,讼仲友者纷然,按得其实,章三上,淮匿不以闻。熹论愈力,仲友亦自辩,淮乃以熹章进呈。上令宰属看详,都司陈庸等乞令浙西提刑委清强官究实,仍令熹速往旱伤州郡相视。熹时留台未行,既奉诏,益上章论,前后六上....朱熹上书弹劾唐仲友可谓不惜余力,甚至“前后六上....”,其中《奏劾前知台州唐仲友不法》中写到:台州境民诉太守新除江西提刑唐仲友不法者,纷纷急趋台城,则诉者益众至不可胜穷。因尽得其促限催税、违法扰民、贪污淫虐、蓄养亡命、偷盗官钱、伪造官会等........《奏劾前知台州唐仲友不法》从朱熹给唐仲友罗列的一连串违法事件中,有一个”贪污淫虐“,就是这一条,让严蕊锒铛入狱,受尽了皮肉之苦。五、理学之争的残酷朱熹是宰相王淮推荐到浙东的,按说不应该和唐仲友斗得不可开交。唐仲友是宰相王淮的同乡和亲戚,当时唐仲友已经被吏部尚书郑丙、侍御史张大经推荐去担任江西提刑,还没有走呢,朱熹来了。王淮左右为难,甚至”夺仲友江西新命以授熹“,但是朱熹不领其好意,一生气反而要求辞职。这下子惹了众怒,吏部尚书郑丙直接上书把朱熹骂了一顿,说他是假道学,这种人不能用:时郑丙上疏诋程氏之学以沮熹,淮又擢太府寺丞陈贾为监察御史。贾面对,首论近日搢绅有所谓“道学”者,大率假名以济伪,愿考察其人,摈弃勿用。盖指熹也。淳熙十五年(1188年),王淮罢相。朱熹入朝又提起了这件公案,惹得皇帝也烦了。宋孝宗警告朱熹,这件事你该放下了:上曰:“久不见卿,浙东之事,朕自知之,今当处卿清要,不复以州县为烦也。”后来朱熹远离官场,潜心著书立说,聚众讲学。唐仲友脱身后,再未担任官职,也开坛讲学,广收门徒 。 淳熙十二年(1185年),唐仲友为台州捐了多年的积蓄修桥 。1188年,唐仲友逝世时,据说穷得连买墓地的钱都没有 。朱熹与唐仲友之间是理学之争。在朱熹封神以后,唐仲友的理学观点屡屡受到朱熹门徒的诋毁。明朝时期宋濂写了篇《唐仲友补传》 ,为唐仲友正名。却被朱熹门徒悉数收购并损毁。清朝的张作楠写了篇《补宋潜溪〈唐仲友补 传〉 》 ,世称“补补传”,据说又被朱熹一派门徒损毁湮灭。结束语据朱熹说,这首《卜算子》并非严蕊所作,是唐仲友的亲戚高宣教的作品:仲友亲戚高宣教撰曲一首,名《卜算子》,后一段云:去又如何去,住又如何住。但得山花挿满头,休问奴归处。 《晦庵集 》朱熹与唐仲友的理学之争,可以看出不同思想传播中的残酷现实。如果不是唐仲友确实清廉,严蕊坚强不屈,很难说结果会怎样。不过最后她能够因祸得福也算幸事。结束时,老街按惯例填一首《卜算子·咏絮》为作业:飞絮渡溪桥,又被东风误。年去年来总不知,天地容身处。春色许三分,一半归尘土,一半飘萍逐水流,寂寞元无主。@老街味道“才”的含义包含甚广,即有才干才学之意,又有本领才能等等诸多含义。“才女”亦然。狭隘的理解本题,我们以为是指才学。那么,按照文人八雅“琴棋书画诗酒花茶”这一范围来说,古来可称之为“才女”的犹如天上繁星般无法尽述。我们仅摘取“诗”这一例来看看古代历史上有哪些才女。一、女性作品偏少的究竟翻开近代中国的文化史册、什么词典鉴赏等等,我们发现似乎女性作者偏少,被选中者可谓寥寥无几,是因为历史上真的缺少女性作者吗?我的观点是:否。究其原因,皆因古代社会向以男子为中心,女子为附庸,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中,女性参与社会活动受到了极大限制,相对而言,女性作品较少就可以理解了。其次,就算是有女性作品冲破藩篱脱颖而出,但也被视为“离经叛道”而受到压制。《文史通义.妇学》载有一语,对女性的压制可见一斑。“名门大家闺娃阁,征诗刻稿,标榜声名,无复男女之嫌,殆忘其身之雌矣。此等闺娃,妇学不修,岂有真才可取?”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二、中国第一位女诗人庄姜庄姜是中国有历史记载以来的第一位有名姓且作品流传至今的女诗人。她是齐国公主,卫庄公夫人,生的花容月貌。《诗经·卫风·硕人》是这样描写庄姜容貌的“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确是个美人!但庄姜不仅风华绝代且还善诗。据朱熹的考证,诗经里收录有庄姜的五首诗,分别是《燕燕》、《终风》、《柏舟》、《绿衣》、《日月》。其中,属《燕燕》一诗没有争议且最为著名。庄姜画像三、中国第一位爱国女诗人许穆夫人有“中国第一位爱国女诗人”之称。她在国家蒙难时不顾个人安危,大义凛然,驰驱赴难吊死慰生的壮举感动了举国兵士,她的诗作《竹竿》、《泉水》就是在战场间隙也在卫国兵士中传诵!较之于另一位举世闻名的爱国诗人屈原而言,她的诗要早于整整三百年!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收录的女诗人的作品就有许穆夫人的诗歌《载驰》。许穆夫人画像四、历朝历代,女诗人代有风流如果要细分冠以第一的女诗人我们一时也举他不尽。不管她们是出身于书香门第,还是或长于名门闺秀,亦或自民间市井小家碧玉,或者是落魄烟花陷身柳巷,她们无论是描写个人遭遇,还是状四时景物,或是发古之幽情,还是道人间悲喜,都成为中国文学最为璀璨的一页。下面,我们根据诗作不同内容,大致疏理以下较为著名的女诗人。a、闺思类1、鲍令晖。代表作《题书后寄行人》;2、晁采。代表作《子夜歌》;3、薛涛。代表作《春闺怨》;4、花蕊夫人。代表作《宫词》;5、魏夫人。代表作《江城子》;6、吴淑姫。代表作《小重山》;7、李清照。代表作《声声慢》;(作品繁多,仅取一例说明)。8、聂胜琼。代表作《遮鸪天》;9、珠帘秀。代表作《醉西施》;10、端淑卿。代表作《阮郎归》;b、时政类11、许穆夫人。代表作《载驰》;12、勾践夫人。代表作《乌鸢歌》;13、虞姬。代表作《和垓下歌》;14、蔡琰。代表作《悲愤诗》;15、朱淑真。代表作《自责》;16、徐君宝妻。代表作《满庭芳》;17、萧观音。代表作《绝命词》;18、薛兰英。代表作《竹枝词》;19、杜小英。代表作《绝命诗》;20、徐德音。代表作《秋怀》;c、咏古类21、徐惠。代表作《秋风函谷应诏》;22、梁琼。代表作《昭君怨》;23、郑允端。代表作《题望夫石》;24、柳如是。代表作《西泠十首》;25、吴绡。代表作《啸台》;26、朱镇。代表作《咏苏若兰》;27、李怀。代表作《永遇乐》;28、秋瑾。代表作《赤壁怀古》;d、边塞类29、蔡琰。代表作《胡笳十八拍》;30、上官婉儿。代表作《彩书怨》;31、鱼玄机。代表作《早秋》;32、方维仪。代表作《出塞》;33、钟令嘉。代表作《登太行》;e、寄意类34、班婕妤。代表作《怨歌》;35、谢道韫。代表作《泰山吟》;36、谢芳姿。代表作《团扇歌》;37、周韶。代表作《白鹦鹉》;38、杨琼华。代表作《秋云》;f、乡愁类39、王昭君。代表作《怨旷思惟歌》;40、蒋兴祖女。代表作《减字木兰花》;41、黄静淑。代表作《望江南》;42、李因。代表作《长安秋日》;g、农事类43、张夫人。代表作《古意》;44、杨皇后。代表作《宫词》;45、徐媛。代表作《渔家傲》;f.、游记类46、武则天。代表作《石淙》;47、李舜弦。代表作《钓鱼不得》;h、杂题类48、李冶。代表作《寄校书七兄》;49、杜秋娘。代表作《金缕衣》;50、商景兰。代表作《悼亡》。无他,因为喜欢,仅此而已。孔令仪,孔祥熙和宋蔼龄的长女,出身于当时的上层阶级,人称“孔大小姐”,孙中山和蒋介石是她的姨夫,宋庆龄和宋美龄是她的姨妈。与骄横跋扈,刁钻蛮横,积极干预政事的“孔二小姐”孔令伟相比,孔令仪她亲切随和,无权力欲,不大干涉政治,可以说是孔祥熙第二代中最“清心寡欲”的。1928年,13岁的孔令仪前往南京的金陵女子中学念书,并寄居在蒋介石的官邸中。在长住在蒋介石、宋美龄的家中时,她深受蒋介石夫妇的宠爱,当时她在进蒋介石的卧房时,都无需敲门就可闯进去,还能在床上乱跳,要知道蒋经国当时都不能享受到这等待遇。此后,她在蒋夫妇的家中居住数年后,她前往上海沪江大学学习,如此她也是孔祥熙的四个子女当中唯一没有出国留学的。孔令仪对政治不感兴趣,所以从未向她的妹妹孔令伟一样,去干涉政府和军队事务,更未向令伟那样,随意枪杀无辜人士。当然,她虽对政治不感兴趣,但作为上层人士,她对生活的要求却是苛刻的。孔令仪每天早餐都要喝一碗燕窝汤,且还要配有各种从香港空运来的高级点心。而午餐则至少是六菜二汤,且肉类全为国外进口的。同时化妆用的香水、脂粉、唇膏一律法国货,衣服更是要一天一换,且都为国外大牌,连洗澡粉都用英国名牌。不过孔令仪如何的享受,作为女人,她最终的命运就是嫁人,然后生儿育女。当然,作为孔祥熙最宠爱的女儿,宋美龄最宠爱的侄女,她的婚姻多少还是能自己做主的,以当时孔家的权势,他们完全没必要去用婚姻来换好处,所以在为孔令仪选丈夫的时候,孔祥熙等考虑最多的是年轻有为。但是,孔令仪这人眼光很高,或者说有自己的思想,对于孔祥熙、宋美龄介绍的人选,孔令仪一概拒绝。比如最初宋美龄为孔令仪介绍了当时最受蒋介石喜爱,前途更是一片光明的胡宗南,可是孔令仪却认为胡宗南是一个武夫,她不能跟着一个武夫虚度光阴。再如,曾经还有人给孔令仪介绍当时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卫立煌,可孔令仪却又嫌弃他年龄有些大。就这样,孔祥熙、宋美龄数次介绍的人选都被孔令仪拒绝,正当他们苦恼之时,孔令仪却自己挑选了一个心仪的对象,这人就是陈纪恩。陈纪恩,出生于贫寒人家,家里无权无势,更是穷的叮当响。可凭借着他自己的努力,他考上了圣约翰大学,毕业后他回国工作。某一天,在孔令仪去舞厅跳舞的时候,她被一个身着黑西服、扎着黑领花的帅小伙邀请跳舞,这个人就是陈纪恩。此时,孔令仪深深被风流倜傥,又英俊潇洒的陈纪恩所吸引,她欣然接受了陈纪恩的邀请,之后两人又共进晚餐,不久就陷入了热恋,再之后孔令仪就到了非他不嫁的地步。最开始,孔祥熙是坚决不同意这门婚事的,毕竟他们孔家可是民国最有权势的家族,而陈家确是穷的叮当响,这末免太门不当户不对的,传出去多没面子。可是,最后因孔令仪以死相逼,孔祥熙妥协了。后来为了不让孔家太丢面子,孔祥熙就利用手中的权势将陈纪恩提拔到了中央银行业务局副局长的位置,不久又让他派陈纪恩前往美国,担任中央银行在美国办事处的业务代理。1943年,孔令仪以留学的名义前往美国与陈纪恩结婚。可是在成婚的时候,因嫁妆的问题,孔家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当时因孔家的嫁妆实在是价值不菲,可此时民国的各地百姓确是依然贫穷不已,所以当时的《大公报》就以“谈孔小姐飞美结婚”为题,对此事做了评论,在评论中大公报一针见血地指出:“孔令仪嫁妆的花费可以使2000名灾民一年有吃有穿,还可以使他们维持简单再生产。如果把孔令仪的全部花费加起来,是可以救济万人以上的难民。财政部连夜为其加工制作嫁妆也实在令人惊叹。如果把财政部两次为孔令仪制作嫁妆的人力用来赶制前线将士的服装,大约供应两个师的被服不成问题。”当然最终不管如何,孔令仪和陈纪恩的婚礼算是顺利的完成了。不过没过几年,孔令仪和陈纪恩却还是以分手而告终,对于分手的原因,孔令仪确是闭口不谈,但个人觉得无非就是孔令仪对陈纪恩只是喜欢,却并非是爱,她喜欢的只是那个皮囊,却不是内心。

曾经的千金小姐孔令仪为什么执意要嫁给身份低微的一个陈继恩

文章TAG:陈幼芳陈幼芳兰州印务

最近更新

  • 历史论坛,在一些论坛用历史人物的名称来命名论坛的名称犯法吗

    本文目录一览1,在一些论坛用历史人物的名称来命名论坛的名称犯法吗2,能给介绍几个有名的历史类论坛吗3,哪有比较好的历史网站4,推荐一些好的历史学术交流论坛5,历史上有哪些急功近利的人6,知名的广州论坛有哪些啊7,求中国历史较为权威的杂志和论坛8,我想知道BBS的历史1,在一些论坛用历史人物的名称来命名论坛的名称犯法吗只要内容不涉及暴,色, ......

    教育知识 日期:2022-09-25

  • 元宵节为什么不放假,元宵节为什么不能够放假呢如果只能放半天假也OK啊这样和家人团

    本文目录一览1,元宵节为什么不能够放假呢如果只能放半天假也OK啊这样和家人团2,请问元宵节放假吗3,我国的元宵节为什么不放假4,同样是团圆佳节为什么元宵节没有法定放假呢5,元宵节放假吗6,元宵节为何不是法定假期7,为什么元宵节不放假元宵节假期什么时候取消的1,元宵节为什么不能够放假呢如果只能放半天假也OK啊这样和家人团呵呵,元宵节不是国家 ......

    教育知识 日期:2022-09-25

  • 三支一扶是什么意思,三支一扶自主择业是什么意思

    本文目录一览1,三支一扶自主择业是什么意思2,限三支一扶及志愿服务西部人员什么意思3,三支一扶等项目生的定向报考公务员是什么意思4,三支一扶是做什么的5,三支一扶与四支一扶的区别6,三支一扶和村官的区别7,三支一扶与支教什么区别1,三支一扶自主择业是什么意思服务期第二年应该可以吧,我也不是太清楚就是你期满了,找工作,可以随便找,好像还有贷 ......

    教育知识 日期:2022-09-25

  • 保定黑社会,想知道保定市 保定混混多吗 在哪

    本文目录一览1,想知道保定市保定混混多吗在哪2,保定哪儿有买女大学生和黑社会老大这本书3,保定支队张何4,保定公安局通缉犯5,保定李旭1,想知道保定市保定混混多吗在哪不多2,保定哪儿有买女大学生和黑社会老大这本书向阳桥这一个书摊挺多的书可能有吧3,保定支队张何张何,保定支队一大队四中队战士,2004年入伍,中士警衔。做饭得呵呵4,保定公安 ......

    教育知识 日期:2022-09-25

  • 入木三分的意思,入木三分的意思五十字

    本文目录一览1,入木三分的意思五十字2,入木三分的意思3,入木三分么意思4,入木三分的含义5,入木三分的意思昰什么6,入木三分的意思是什么7,入木三分是什么意思8,入木三分的意思是什么呢9,入木三分的意思是什么10,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什么11,怎样解释入木三分12,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的意思1,入木三分的意思五十字〖成语〗:入木 ......

    教育知识 日期:2022-09-25

  • 徐州市房管局,谁知道徐州房管局在哪

    本文目录一览1,谁知道徐州房管局在哪2,徐州房管局十月几号开始上班3,徐州铜山县房管局在什么位置4,徐州市云龙区房管局所在哪里5,徐州房管局网址6,徐州市房产管理局产权监理处在哪房管局分区域吗我家属于鼓楼区7,徐州房管所在哪里1,谁知道徐州房管局在哪坝子街9号中和大厦2,徐州房管局十月几号开始上班8号搜一下:徐州房管局十月几号开始上班3, ......

    教育知识 日期:2022-09-25

  • 2012福建高考理综,2012福建高考理科物理化学生物各占几分

    本文目录一览1,2012福建高考理科物理化学生物各占几分2,有什么2012福建高考理综冲刺练习是比较好的3,2012年福建高考状元是谁1,2012福建高考理科物理化学生物各占几分理科综合试卷满分300分,全卷难度值为0.6左右,其中必考题共27题,共265分;选考题共5题,考生作答3题,共35分。物理试题总分120分,选考内容占10%;化 ......

    教育知识 日期:2022-09-25

  • 退休警察,警察退休警衔可由自己当作纪念

    本文目录一览1,警察退休警衔可由自己当作纪念2,退休警察死亡抚恤金3,最新警察退休政策出台4,已经退休的警察还可以说是警察吗5,我国警察多少岁退休6,警察退休后有那些工资7,退休的人民警察如何给予纪律处分8,退休警察好看吗1,警察退休警衔可由自己当作纪念警衔还在,待遇也还在,但是不能再佩戴警衔,不能留作纪念。是自己保留的我朋友是警察,他的 ......

    教育知识 日期:2022-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