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填报志愿的依据是什么,当年填报大学志愿

填报志愿的依据是什么,当年填报大学志愿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07 05:39:55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志愿服务是一个科学、综合的问题。考生需要充分了解志愿填报的规律,及时了解高考志愿填报的动态变化,了解各批次录取的时间安排,了解院校选择与职业选择的关系,了解专业类别与个人职业发展的关系,了解志愿填报的规律,学会根据高考成绩和自身条件合理确定院校范围,从而运用各种有效方法选择院校。

当年填报大学志愿,你是依据什么来选择大学的?

当年填报大学志愿,你是依据什么来选择大学的

我是前几年的考生,填报志愿是自己完成的,没有咨询老师和同学们,最后也如愿读上了大学,简单谈谈我的经历。填志愿是一门大学问,是非常讲究综合分析和定位的,有的人分数不高志愿填的好读了好大学好专业,而有的人分数很高却没有读自己理想的学校和专业。为什么呢?填报志愿的环节出了问题。我的高考成绩并不是很高,高出当年省切线本二线的30分,而距离本一线却有70分的差距,这个水平并不是很好,属于下游。

我翻看了本省主要院校的录取分数线,看上的学校录取分数都很高,没看上的也够不着分数,相差最小的也有50分,后来看了很多省外的院校,学校的录取分数依然很高,而且招生人数并不多,只有仅仅的几个名额或者十来个名额,这个情况是非常不利的。最后结果也证明了,我填报了两次的志愿,都是参照往年的分数与自己的分数,本着最接近的原则去填报,结果都一一落空,并没有被哪所学校录取。

后来得到家人的支持,他们的要求并不高,希望我留在省内读大学,并且最好是挑近一些的大学。本省的大学基本上都是没有希望的,能报考的也只有一些独立院校和民办高校,但是他们有一个特点就是学费贵。一开始还是没有下定决心,在志愿征求的时候,我两次都参加了,且填报了一些其他城市的院校,把民办的独立的院校都留在后面,最后的结果是被一所独立院校录取了,学校离家并不是很远,大约70KM的距离。

高考已经结束,现在家长和考生又面临另一场大战填报志愿,当年你是根据什么来填报志愿的?

高考已经结束,现在家长和考生又面临另一场大战填报志愿,当年你是根据什么来填报志愿的

记得当年填报志愿时,什么都不懂,完全自己瞎填。选择学校时,考虑的是自己的分数以及当年的分数线,还有还学校去年的报考人数以及最低录取分数。选择专业时,考虑到本人是农村的,毕业后得好就业,于是根本没有考虑个人兴趣。现在,回过头来,我想给大家的建议是,能读一本不读二本,那么学校差点,专业差点也无所谓。因为,走上社会后,我们从事的工作往往会和所学专业没有一点关系,另外,学校所学的在社会实践中能用到的真的很少很少。

二本志愿的参考依据是什么?线差还是位次?从哪里开始算位次?

二本志愿的参考依据是什么线差还是位次从哪里开始算位次

二本志愿在填报的时候,最好是线差比较准确,进行科学对照计算,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参考一下位次,因为在二本线附近浮动的考生人数众多,位次数量变化比较大,一分之差同一名次内考生人数也比较多,在二本批次内参与录取的院校数量也比较多,而且部分二本院校的招生录取计划人数比较多,如果仅仅参考位次来填报二本院校,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选择关系到考生的未来发展、个人命运和未来职业。考生在志愿填报前,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做好未来的职业方向规划,然后根据高考成绩大致确定可以选择的两所院校的类型和性质。比如,如果考生对教师职业比较感兴趣,将来打算从事教师职业,可以在所有二本院校中选择确定师范院校的师范教育专业,同时也可以选择报考其他类型的院校,比如医学院校。然后根据自己想报考师范院校的地区,自己省内的老师,外省的老师。

文章TAG:填报志愿的依据是什么填报志愿当年大学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