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经验 > 果林疏伐什么意思,下层疏伐什么意思

果林疏伐什么意思,下层疏伐什么意思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9 12:57:25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从对这句诗的分析开始说。此句诗,出自《小雅.北山》,原句是——“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云:“三家‘溥’,作普。”“三家”,是指汉代齐、鲁、韩三家今文《诗》之传授,时被立于官学。《毛诗》以古文传授,曾不受重视,只在民间传承。据《诗三家义集疏》,之后,“溥天之下”,大多改为“普天之下”了。

战国时鲁国毛亨和赵国毛苌所辑注的古文《诗》,被称作《毛诗》,其实后世影响更大。现在看到的是他们流传下来的本子。东汉郑玄,为毛亨的《诗传》作《笺》,被称《郑笺》,影响尤为深远。毛亨《传》曰:“《北山》,大夫刺幽王也。役使不均,己劳于从事,而不得养其父母焉。”又曰:“溥,大。率,循。滨,涯也。《笺》云:此言王之土地之广矣,王之臣又众矣。

何求而不得,何使而不行。”这解释得非常清楚了。有人把“率土之滨”的“率”,解为“率领”、“管辖”;把“滨”,改作“宾”,释为“率辖土地的官员”。这是不对的。如《传》云,“率”为“循”,也就是“沿着”;“滨”,是“涯”,也就是边缘。古时,认为“四土”,即四方之外是“四海”,所以,“四土”的边缘称“滨”。

《诗》三百,由周官采集而来。大致上,《雅》《颂》出于士大夫之手;而十五国风,民歌为主,“多为村夫鄙妇所唱和”。即便《雅》《颂》中,也有属“刺”的一类。《北山》即是,是周贵族大夫对周幽王“役使不均”之“刺”,正如《诗传》所云。不过,此诗的蕴含绝不仅在于“刺”。首先,从此句诗中,可以感受到西周所实现的中国第一次“大一统”。

中国考古学泰斗苏秉琦先生,认为中国国家的发展,经历了“古国—方国—帝国”三个时期。夏商周“三代”之前,是“古国”时期。所以,距今5300年左右的河洛镇遗址,有学者称之为“河洛古国”。“三代”之后,从秦国开始,是“帝国”时期。黄仁宇将此时期划分为“秦汉”“唐宋”“明清”三大阶段。“三代”,则是“方国”时期。

在“方国”时期,周代,是一个重要的过渡和转化阶段——从面积来说,周,把自己的、夏商的“领土”合为一体,称为“天下”;开疆辟土的同时,通过“封建”的“国策”,实现了政权治理的一次大跃升,为秦帝国的第二次“大一统”创造了足够的条件。“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体现的正是这种第一次的“大一统”。

其次,从此句诗中,可以了解到西周的土地占有制度。“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讲的已经再清楚不过了。西周初年,周王室“封建亲戚”,一下封了五十五个姬姓诸侯国,还分封了十六个与姬姓通婚的异姓诸侯国。分封,以土地分封为基础。但是这并不改变所有土地归属周天子所有的实质。用现在的话说,这是一种“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各国诸侯不过是周天子的代理人,代行管理职责,只享有土地的“经营权”。

文章TAG:疏伐果林下层果林疏伐什么意思下层疏伐什么意思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