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 > 问答 > 汽车知识 > 四平市二手手机亮号-百度 - 百度,吉林四平移动手机号段

四平市二手手机亮号-百度 - 百度,吉林四平移动手机号段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4 11:28:35 编辑:汽车经验 手机版

1,吉林四平移动手机号段

此答案包括四平地区的 楼主您也没说清是四平市的 还是四平地区
1504440 1504441 
1359660 1359661 1359662 1359663 1359664 1359665 1359666 1350434 1351434
1360434 1361434 1362434 1363434 1364434 1365434 1366434 1367434 1368973 
1380434 1384341 1384342 1384343 1384344 
1390434 1394341 1394342 1394343 1394344
1598169 1598158 1594440 1594441 1594442
1584440 1584441 1584442

四平市二手手机亮号百度  百度,吉林四平移动手机号段

2,手机号绑定了别的百度账号怎么办

用你要绑定的手机号在百度主页登录,用你要绑定的手机号在百度主页登录。 若不清楚密码,可以点忘记密码,输入百度发送你手机上的验证码。 设置新密码并确认密码,密码修改成功。 在重置完密码后,点击“直接登录”按钮,完成与你手机绑定的帐号的登录。 此时需要做的就是将手机与该账户解绑。当然,如果该帐号如果只绑定了手机的话,“解绑”按钮是灰色的。 绑定一个邮箱。 绑定邮箱后,“解绑”的按钮就亮了。 点击“解绑”,下一步,直至解绑成功。 退出该帐号,登录需要与该手机绑定的帐号,进行手机绑定,此时发送验证码就不会提示“手机已被其他帐号绑定”,输入正确的验证码即可。

楼主你好: 先在百度首先登陆你的百度帐号。 在右上角id处选择个人资料。 在打开的页面中选择个人资料设置。 接着在打开的页面中选择帐号安全。 下面就是绑定手机了,你只需要将手机号输入,百度会给你发验证码,输入验证码后就绑定成功了。 以后就可以通过手机来修改密码,不用担心帐号被盗找不回的烦恼了。

这个可以解绑的

四平市二手手机亮号百度  百度,吉林四平移动手机号段

3,百度文库怎么免费下载文档?_

如果没有下载券,可以在百度文库中做任务获得下载券后再下载文档。在百度文库中点击我的任务,完成相应的任务之后,就能够得到一定的下载券。得到下载券后再返回自己之前选中的文档末尾处,点击下载就可以免费下载文档了。

可以先用鼠标点击进入百度文库,在百度文库中搜索自己需要借鉴的文档。在众多的文档中,选择最合适自己的文档。然后进入文档,浏览大致的内容后,用鼠标将文档的内容滑动到末尾,看是否需要下载券才能下载。如果不需要下载券的话,说明这个文档是一个免费的文档,直接下载就可以了。要是最后显示需要下载券,那么说明你选择的这个文档是付费的文档。如果我们有下载券的话,也可以直接点击直接下载这个文档。

如果没有下载券,我们也可以在百度文库中做任务获得下载券后再下载文档。百度文库的手机版本和电脑版本的任务类型不太相同,手机app中一共有新手任务和每日任务两种类型,电脑客户端中有每日任务、悬赏任务、其他任务三种类型。

在百度文库中点击我的任务,完成相应的任务之后,就能够得到一定的下载券。得到下载券后再返回自己之前选中的文档末尾处,点击下载就可以免费下载文档了。

要是我们已经用完了当天的下载券,还可以通过另外两种方法免费下载文档。我们可以先打开word软件,然后用鼠标选中文档中的部分内容点击复制,在word处粘贴就可以了。不过,使用这种方法每次只能粘贴一部分的内容。如果要想一次性把文档的内容都粘贴完,可以在电脑上下载一个百度文库下载器,搜索文档的关键词,找到文档后,就可以免费下载了。

四平市二手手机亮号百度  百度,吉林四平移动手机号段

4,威朗能用百度carlife 吗苹果手机

苹果手机威朗不能用百度carlife。carlife只能用安卓手机,carplay只能用苹果手机。

  • 百度CarLife是百度车联网推出的解决方案之一,也是国内第一款跨平台的车联网解决方案。在车机端,无论是Linux、QNX还是Android,百度CarLife都可很好地适配。在用户端,百度CarLife可以支持Android和iOS双操作系统,能够覆盖到95%以上的智能手机用户。与其他车联网产品相比,百度CarLife的用户不用在意自己的智能手机是什么操作系统,只需要通过数据线或者WiFi将手机连接到车载系统上,就可以安全、快捷地在驾驶过程中使用丰富的应用。
  • 2016年11月7日,百度与德国戴姆勒正式宣布达成合作,双方将携手向中国客户提供基于百度CarLife的优质汽车智能互联服务。
  • 安卓系统和苹果手机都支持。

    支持

    CarLife 连接方法一、 Android 有线连接准备 ①手机设置→②打开开发者选项→③勾选 USB 调试→④允许 USB 调试→⑤USB 连接手机和车机→⑥点击车机屏幕上CarLife即可实现车机与手机互联;百度 CarLife 有什么新功能,如何连接?百度 CarLife 有什么新功能,如何连接?百度 CarLife 有什么新功能,如何连接?百度 CarLife 有什么新功能,如何连接?二、 iPhone 有线连接准备只要是支持 MFi 的车机均可使用 CarLife iPhone 有线连接的方式,用 lighting 连接手机车机即可。 3 三、 iPhone 无线连接准备 iPhone 支持 WiFi 连接,只需确保车机和手机连在同一 WiFi 环境下即可,以下示范为用户以手机作热点,请按照如下步骤进行连接准备: ①手机设置→②启用蜂窝移动数据→③打开手机 WiFi→④开启个人热点→④车机开启 WiFi→⑤连接手机建立的热点→⑥点击车机屏幕的 CarLife,并打开手机端的 CarLife,实 现车机-手机互联

    5,吉林四平联通手机信息中心号码是多少

    联通服务中心号码设置 北京 +8613010112500或+868613010112500 山西 +8613010701500或+868613010701500 上海 +8613010314500或+868613010314500 安徽 +8613010305500或+868613010305500 深圳 +8613010888500或+868613010888500 新疆 +8613010969500或+868613010969500 山东 +8613010171500或+868613010171500 青海 +8613010776500或+868613010776500 江苏 +8613010341500或+868613010341500 甘肃 +8613010879500或+868613010879500 浙江 +8613010360500或+868613010360500 宁夏 +8613010796500或+868613010796500 福建 +8613010380500或+868613010380500 贵州 +8613010788500或+868613010788500 四川 +8613010811500或+868613010811500 云南 +8613010868500或+868613010868500 重庆 +8613010831500或+868613010831500 湖南 +8613010731500或+868613010731500 海南 +8613010501500或+868613010501500 湖北 +8613010710500或+868613010710500 黑龙江 +8613010980500或+868613010980500 广东 +8613010200500或+868613010200500 吉林 +8613010911500或+868613010911500 广西 +8613010591500或+868613010591500 天津 +8613010130500或+868613010130500 河南 +8613010761500或+868613010761500 河北 +8613010180500或+868613010180500 江西 +8613010720500或+868613010720500 内蒙古 +8613010950500或+868613010950500 辽宁 +8613010240500或+868613010240500

    6,走,去二手手机市场淘“金”去_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青桐资本”(ID:qtziben),作者:青桐资本。36氪经授权转载。

    iPhone XR、iPhone Xs、iPhone Xs Max...

    这三款“贵”气逼人又让人傻傻分不清名字的苹果新机发布后,我们特意做了一圈内部调研,向57位青桐资本的同事了解他们对新苹果的态度。其中,有27位同事大呼太贵,“卖肝”都换不起,13位表示下次换手机会考虑,9位已经准备好了毛爷爷准备入手,还有其余坚决支持国货的“最可爱的人”。

    那么,回到一个更现实的问题,这些新苹果来了,那些将要被”退休“的旧手机要去哪里呢?

    为了了解这个更为“神秘”的二手手机市场,青桐资本最近也做了相关的研究,发现了二手手机市场背后一些比较有趣的现象,在这里和各位分享一下关于这个市场背后的一些逻辑和思考。

    “喜新厌旧”:智能手机将进入存量竞争

    我国目前智能手机的市场规模到底有多大?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6月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2018年上半年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1.96亿部,智能手机用户数量将达到13亿人次,这意味着将近人手一部,可以说,我国目前已是名副其实的手机大国。

    尽管智能手机的销量在不断增长,但市场增长速度开始放缓也是不争的事实。IDC的一份数据报告显示出,未来四年,新手机市场容量将日趋饱和,智能手机逐渐会进入存量竞争时代。

    在Counterpoint的一项调查报告可以看到,中国智能手机的平均换机周期为22个月。若按照2017年6.5亿智能手机用户规模进行测算,每年约有3.5亿部手机更新。这就产生了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旧手机怎么办?

    具有含“金”量的老人机

    闲置手机其实可根据性能、新旧程度的不同,回收后作不同程度的再利用。

    二手手机一般回收后有这几种用途:八成新以上的会以二手优品的形式再度销售;八成新以下的手机会销往非发达国家;再差一点的手机可以进行拆解,把不同的元器件拆解出来进行循环利用。

    可能有人还不知道,功能机、老人机等回收后进行环保处理,还能提炼贵重金属。

    美国的回收公司ReCelluar测算出,在1亿部废旧手机中,大约含有1600吨的铜、35吨的银、3.4吨的黄金、1.5吨的钯金,这些重金属的提炼是回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产手机,谁是保值王

    既然能变废为宝,当然不能资源闲置了。但根据人民日报报道,2017年国内有大约10亿部废旧手机的存量,回收率却只有2%左右,远远低于美国、德国等国家超过60%闲置手机利用率。

    在青桐资本的调查中发现,手机的贬值速度快也是很多人犹豫手机回收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比新机,二手手机在价格上的优势固然对购买者来说是个福音,但对卖出方来说,一款3000元的手机,仅使用一年,只能以1000元的价格卖出,部分人在心理上难以接受。

    闲鱼发布的《7月手机“闲鱼价”排行榜》中,公布了发布10个月左右的各家品牌手机的闲鱼交易量、闲鱼价及保值率。iPhone手机的保值率高居榜首无悬念,但在国产手机方面,OPPO R11s以闲鱼价1500元,保值率55%的成绩,力压华为小米成为国产机保值王。

    一线城市最“恋旧”

    很多人想当然地以为,二手手机从一、二线城市用户手中退休后,主要流通向三、四线城市,其实不然。

    根据转转二手交易大数据显示,二手交易量、交易额最高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江浙沪地区,其中以北京、深圳、广州、上海、苏州为交易量及交易额前五名。

    虽然四五线城市近年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快于一二线城市,消费升级趋势显著,但考虑到人口基数、经济发展程度等因素,一线城市仍然是最大的二手手机交易市场。

    看完了这些有趣的现象,是否对二级手机交易市场更好奇了?二手手机回收到底该怎么“回”,是线上还是线下,渠道有什么区别,这个市场还有哪些机会吗?

    线上回收模式大比拼

    通过处置旧手机获得收益来补偿购买新机的价格,对一些人来说,可以减轻自己频繁更换手机导致资源浪费的罪恶感。

    近几年闲鱼、爱回收等二手手机线上交易平台的火热,让二手手机线上交易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进行过二手手机线上交易的用户应该会发现,根据平台服务介入深度的不同,这些线上交易平台可分为C2C和C2B2C两种主要模式。C2C模式侧重渠道,在买房和卖房之间担任“掮客”,撮合双方交易;C2B2C则侧重服务,通过提供回收(买断)、寄卖、甚至租赁、拍卖等全链条服务,赚取促成交易达成的服务费。

    基于这些二手交易平台的活跃用户数、企业融资情况、市场运营现状及品牌影响力等指标,综合判断后发现,二手手机交易的梯队式发展格局已经开始初步显现。

    二手手机线上交易平台在资本市场也一直很受青睐。参考青桐资本整理的二手手机线上交易平台的获投金额和融资轮次,也可以侧面看出目前二手手机交易平台的发展格局。

    线下依然是二手手机回收的主场

    按照一贯的逻辑来思考的话,线上平台和线下交易必是竞争的对立面,此消彼长,彼此博弈。但是在二手手机交易行业,这个观点似乎并不绝对成立。

    以2%的回收率来看,目前二手手机交易市场仍属于起步阶段。在此之前,个人、个体回收商、二手批发商组成了二手交易的整个网络。虽然近几年线上交易平台兴起后,利用互联网和科技手段提高了整个市场效率,并从线下渠道分走了一部分交易量,但线下渠道仍然占据了手机回收80%的流通量。

    深圳华强北,一直被称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电子之都,是中国最大的线下二手手机集散地,也是整个中国二手手机流通的枢纽中心。在华强北,直接通过个人回收的比例基本可以忽略,主要是做商家之间的交易,包括回收、处理、分发、批发等环节。

    二手手机交易市场刚刚起步,尚未进入充分竞争阶段,整个市场对新平台和竞争者仍然是一种包容的姿态,线上平台和线下渠道之间虽然有竞争,但更多的是互相拉动。线上平台用以提升效率的一些技术和方法,也必将被线下渠道所学习和模仿,最终线下向线上转移,线上线下一起推动行业的快速发展。

    此外,青桐资本认为,在二手手机整个回收生态链中,除了平台和渠道逐渐要得到完善,回收检测、拆解、物流、售后等诸多细节也是影响用户处理二手手机积极性的重要因素,这些也是完善二手手机交易环节的发力重点。

    7,百度告别杀毒_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CSDN”(ID:CSDNnews),作者 胡巍巍。36氪经授权转载。

    11月21日,百度杀毒于寒冬中挥手再见。其官网显示“百度杀毒感谢一路有你”。一起告别的,还有百度卫士。

    本就快不行的百度卫士和百度杀毒,偏偏在小雪节气前后宣布再见,愈加显得冷飕飕。

    而这也意味着,百度正式退出杀毒市场。

    对于用户普遍关心的Windows系统安全问题,百度直接建议关注微软安全中心,而针对手机用户对于清理加速、杀毒、防欺诈的需求,百度则推荐了自家的百度手机卫士(手机移动端上,百度依然提供杀毒服务)。

    至于好评相对较多的百度杀毒国际版,虽然目前官网仍可提供下载,但早在2016年,就已经与国内版合并,且没有再继续更新。

    不过此消息一出,很多人才意识到,咦,原来百度还有杀毒啊?甚至很多网友还为此喜大普奔拍手称快!

    emmmm,百度杀毒,你老实说,你这是跟人结了多大仇?

    在国内安全软件市场,百度属于迟到者,不过来得虽晚却也来势汹汹——基于卡巴斯基反病毒引擎,集合百度云查杀引擎。可以说,是个一诞生嘴里就含玉的富家少爷。

    一开始,百度曾立下flag,说这是一款“不骚扰用户、不胁迫用户、不偷窥用户隐私”的杀毒产品。

    那时,国内杀毒软件市场竞争激烈,各家都有点看家本领。特别是360,在和瑞星、金山一战后,迅速确立了自己在杀毒软件市场的统治地位,然后还顺势推出了搜索引擎。

    01.百度是被“折腾”迟到的

    百度给人的感觉是来晚了,但事实上,它入局安全领域由来已久。

    2008年,百度与金山合作打造了百度安全中心、以及2010年的百度电脑管家。

    2012年,百度低调收购国内千云网络安全公司旗下产品——“超级巡警杀毒“,这款以截杀“熊猫烧香”病毒而名声大噪的杀毒软件,直到如今,仍是江湖名气丝丝尚存。

    而超级巡警的开创者,正是现如今腾讯云鼎实验室的掌门人——Killer(董志强)。

    进入百度之后,超级巡警的团队,得到了保留、并着手打造了Baidu Antivirus,也就是百度杀毒的国际版,它也被认为是Baidu PC Faster的分身。

    2013年,360率先凭借免费的策略,迅速洗劫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而凭借QQ的推广优势,腾讯电脑管家也杀气十足。

    2013年,百度杀毒进场,一开始打出的口号,确实很有效果。从当年4月份Beta版公测开始,不到半年的时间内,用户量就突破1000万。而这1000万的用户,部分是被捆绑安装的。

    事实上,凄凉出局的百度卫士和百度杀毒,并非没有好技术,而是栽在了时机上。

    02.很多用户的电脑都不再安装第三方杀毒软件

    前段时间,杀软评测机构AV-Test,发布了2018年7月至8月的杀软排名,360包揽前两名,腾讯电脑管家为第三名,百度杀毒则屈居第十名。

    而在这份杀软排名中,最吸引人的,是Win10自带的Defender安全中心,它获得了17.5分的好成绩(满分18分),仅仅是在性能方面丢失了0.5,这意味着Win10自带的Defender,同满分杀软的防护能力一样强悍。

    所以,Win10自带的Defender,对很多PC用户来说已经够用,因此很多人已经不再安装第三方杀毒软件。

    另一方面,百度自身也并不看好百度杀毒软件。在2016年初,百度杀毒软件公布了5.0版本,使用了全新宽式交互界面,新增智能“弹窗“拦截功能,其搭载的自研引擎“雪狼“,也全新升级为雪狼二代。

    而百度杀毒的最后一个版本为5.6,两年多了,只进行过6次更新,可能它自己,也早已萌生退意。只是缺一个说再见的时间而已。

    03.百度杀毒,杀毒不行,招黑很行

    提起百度杀毒、百度卫士,人们首先想到的不是其杀毒有多牛,而是其捆绑安装很流氓。

    不过360全家桶、金山毒霸、腾讯电脑管家,无一例外都存在捆绑安装的情况,但为何百度杀毒,却落得这般遭遇?

    对比360、腾讯就不难发现,百度在人们印象中,除了搜索引擎之外,很少有一款成功的产品,来增加用户粘性。

    在很多用户的观念中,提起百度二字,首先想到的就是搜索,可以说,百度搜索占据了很强大的用户心智。

    打个比方,大家都知道海尔的洗衣机,在业内名列前茅,用起来你也很安心。可如果海尔出了一款手机,你怎么用,都会觉得不得劲。

    大家都知道国内最火的杀毒软件就是360,没有之一,这不是笔者安的帽子,而是市场份额会说话(隔壁红衣教主,快给我打广告费)。

    而百度有什么?搜索引擎虽然垄断江湖,但我随便换个浏览器,都能用搜索引擎。

    百度浏览器、百度输入法,在PC端还算成功,但却没有足够的吸引力,来让用户抛弃形成已久的习惯。

    况且百度浏览器,既赶不上360浏览器的体验,又在输入法上面临着搜狗的压制。

    同样的难兄难弟,还有金山毒霸,其因为没有优秀的产品矩阵,也早已步入没落期。

    04.错误的孩子,生在了错误的时间

    百度杀毒诞生时,用户是什么状态?答:经历了360、腾讯管家和金山毒霸的“捆绑套路洗礼”,用户踩了不少坑后,已经积累了抵制流氓软件的防范经验。

    这时百度杀毒,还用几年前的捆绑+静默安装的老招数,那不就是主动招黑吗?

    不过,瘸子里也能出将军,不同于百度杀毒在国内的声名狼藉,Baidu Antivirus却有着很不错的口碑,在国际知名测试项目中,Baidu Antivires也有非常亮眼的成绩,这也再次验证了坊间传闻的“百度的技术阿里的运营腾讯的产品”一说。

    05.处处遭喊打,彦宏有苦说不出

    2016年以来,魏则西事件仿佛是倒掉的第一枚多米诺骨牌,自此以后,百度的美誉度,一直在走下坡路。

    别说百度杀毒了,笔者身边用百度搜索的人,也越来越少。但对于安全领域而言,百度杀毒的退出,也并不会给360、腾讯在市场占有率上,造成太大影响。

    不过,这显然不意味着百度就要退出安全领域了,在AI安全、车联网安全、云安全等领域,百度依然是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

    瘦死的骆驼,尚且比马大,更别说现在的百度,离“瘦死”还有很远的距离。砍掉不擅长的,专注擅长的,对于百度和用户,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对于这类事情,隔壁企鹅厂早就想通了。如果一些项目,腾讯内部怎么折腾都做不好,马化腾现在干脆就收购外边的创业团队来做,因为他认为,让做不成就没有退路的创业团队来做,比不愁吃穿的腾讯内部员工做更有动力。

    既如此,百度“杀掉”杀毒,又何尝不是一种壮士断腕?那么,百度,就请你端好AI,千万别掉!

    8,被小程序分裂的中国移动互联网_

    36氪特约评论栏目将邀请互联网、创投领域相关人士,对新商业领域热点事件进行一手解读,为您提供新鲜、热辣的视角。

    本文作者:36氪特约评论员 王安,DCloud 公司创始人,HTML5 中国产业联盟秘书长。

    核心提示:

    如今中国的移动互联网被分裂为8大平台:从最早的iOS、Android、H5三个平台,如今新增5个动态App的平台阵营——BAT、头条、手机厂商。

    BAT、头条、手机厂商开发的小程序(动态App)分别有什么特性?

    巨头林立的小程序世界,创业者该如何选择?

    一、互联网巨头、手机厂商纷纷入局

    如今中国的移动互联网被大范围分裂了,从最早的iOS、Android、H5三个平台,变成了如今的8大平台,新增5个动态App的平台阵营。BAT、头条、手机厂商,这5大阵营一共有10个超级App、14家公司参与其中,他们是:微信、企业微信、QQ浏览器、支付宝、淘宝、钉钉、手机百度、百度贴吧、今日头条、抖音,还有华为、小米、OPPO、VIVO、魅族、金立、联想、中兴、努比亚、一加等10家手机厂商联合成立的快应用联盟。

    很明确的是这个名单还在增加中,想要发展为超级App的不止BAT和头条。

    天哪,有一种天下大乱的感觉。

    做一个业务要开发8个版本?想必很多开发者都想画个圈圈诅咒这些超级平台,你们就不能统一规范嘛。这事其实早就有人努力过,工信部旗下HTML5中国产业联盟3年前就在推动统一规范,结果是各家各有算盘。

    开发者也不必期盼这些平台死掉,微信已经成为主流平台了,而其他各家的动力、自信心、长期耐心也都很强,并释放不少流量红利出来。

    支付宝给小程序开放了35个入口,成立了专门的小程序事业部;

    百度刚刚开大会宣布它家小程序月活1.5亿了,还拉拢更多伙伴共建联盟;

    头条风头正劲,跟随者容易得到水涨船高的红利;

    手机厂商则手握OS底层权限,意图最终像收割原生应用商店一样收割掉小程序市场。

    小程序是未来的大市场,各个巨头在这个市场厮杀,争夺利益,超级App们互相在竞争、互联网公司和手机厂商在竞争,当然其实手机厂商内部也在竞争。

    不过这场竞争,也标志着中国的互联网发展水平进入新阶段,从简单的产品竞争、流量竞争,进化到了生态竞争。

    过去我们的互联网公司,擅长整合B to C,一侧整合线下商家,一侧整合线上用户。而左边开发者、右边用户的生态玩法,都是硅谷巨头在玩。在谷歌缺位、苹果影响力有限的中国,微信拉开了开发者生态战争的序幕,尝到了小程序给其带来的巨大利益。战争已经打响,不想输的其他中国巨头,都不得不进入。

    事物总是一分两面的。从消极的角度看,要开发这么多版本会让开发者非常痛苦;从积极的角度来看,乱世才容易觅得弯道超车的机会,产业如果一直四平八稳发展,创业者就很难起来了。

    如果能通过一些技术工具,适配和抹平各个平台的差异,统一版本,则可以化痛苦为力量,抓住流量新红利。

    二、动态App相对原生和H5的特性

    这8大平台都有什么特点?适应场景?优劣势?

    作为开发者,我们应该理清这8大平台、自己、和用户之间的关系。

    估计大多数人还没理清。下面我们来好好捋一捋。

    原生App和H5,大家都比较熟悉了。各种小程序和快应用,我们统称为动态App,是本文分析的重点。

    动态App是介于原生和H5之间的中间态:

    从拉新获客来讲:

    动态App具有“即点即下即装即用”的特点,而原生App,从下载到安装要经历很长时间。每让用户多等待一会,就会多出一批折损。目前各大市场的原生App从下载到启动的激活率都不足50%。那么假使开发商为一个下载付费5元,则一个激活的成本实际需10元。

    而动态App和网页一样即点即用,激活率在95%以上,那么动态App就可以显著降低开发者的每激活用户单价。

    以微信小程序的投放为例,大多是CPC模式,一个点击几毛或1元不等,但其实一个C约等于一个A,这比10元的原生App激活成本简直便宜太多了。

    除了成本低,动态App还有第二个拉新方面的特点,就是入口散而多,不是挤应用商店这个一个昂贵的流量独木桥。社交场景、搜索场景、各种内容外露,都让动态App非常适合拉新,获客量大且成本低。

    也就是说当前市场环境,擅长利用动态App拉新的创业者,肯定领先于其他创业者。

    从功能体验来讲:

    动态App也是介于原生和H5之间。

    相比H5,它多了很多能力:本地化、持久存贮、扫码等等做App必须有而H5没有的能力。

    但相对于OS原生几十万API而言,动态App并没有封装那么多API,常规业务不受影响,特色功能在动态App下无法实现。

    - 从留存、用户arpu值来讲:

    动态App仍然是介于原生和H5之间。

    更丰富的功能和优秀的体验对应着更高的留存,更高的付费转化率,更高的用户arpu值。所以留存从小到大依次是H5、动态App、原生App。

    同时动态App大多不能顺利在手机桌面创建图标,二次使用便利性不足,这导致留存和arpu也不如原生。

    动态App就是这样一种中间形态的产物,它的优势是在于获取方便,流量大且成本低。

    而原生App,虽然留存最高、arpu值最高、但获客成本也是最高的。

    原生App为主的移动互联网格局,有明显瓶颈,少数巨头公司拥有亿级体量,大肆抬高应用商店的流量价格,侵占用户的桌面有限位置,这使得中长尾应用很难发展。

    在原生时代,日活不过千万的业务很难活好,投资人也不爱搭理。但动态App时代,日活百万的小程序创业公司活得很不错,投资人趋之若鹜。

    也就是说,动态App打开了一个繁荣的中长尾时代。

    不管是爱书人、还是学广场舞的老人,这些细分人群的服务和触达,动态App是非常合适的载体。

    分析一圈后,我们可以拉出如下这张面向toC领域的8大平台关键指标对比表,请仔细阅读(toB的钉钉和企业微信另行分析)。

    8大平台关键指标对比表

    其实各家平台的动态App都还没开始商业化,但这里把微信的流量成本写成极低,而其他家写成低,是因为微信的流量从未商业化过,微信不是靠卖流量赚钱的,开发商的获客成本里,没有被微信剥削的环节。

    而其他动态App所属平台,本身是卖流量的,即使现在时机不成熟无法商业化,但未来开发者在其平台获客,是要付出代价的。所以它们的获客成本,始终要比微信高。

    三、五大动态App平台的特色区别

    对比了8大平台的特征,下一步,对于开发者来说到底怎么选择呢?

    那边说了,这还用问?肯定选流量规模大、流量成本低、用户arpu值高的平台。

    嗯,看来看去,并没有这么完美的选择……每个平台都有优点和缺点。

    要真有这么一个突出的平台,其他平台很快就会死掉了。

    所以我们需要仔细分析这8大平台的特点和适应面。

    首先看起来,iOS、Android、和微信小程序,综合优势更明显,体量大,是主流市场,这3个都是要做的,放到第一梯队里。

    再来看第二梯队的流量平台,这里就要更仔细的评估了。

    - H5对于现在的创业者来讲,流量主要集中在搜索引擎和浏览器中,以及未升级为小程序的微信公众号中。

    从长期看,H5被小程序替代的趋势是很明显的,手百、qq浏览器都已支持小程序,其他家也会陆续跟进。毕竟小程序体验好于H5。

    所以新创业者,做不做H5两可。

    但已经在H5平台有很多用户的开发商,或者流量非常依赖搜索引擎的主动发起需求或内容搜索,这些场景还不能放弃H5,毕竟各家浏览器的升级也是会有过程的。

    - 百度小程序

    百度做小程序,其实就是升级H5,让搜索结果的体验更好。

    这个场景是合理的,用户和开发者都欢迎。

    百度也会提供其他流量位置比如信息流,在人找信息之外,提供信息找人的场景来推广小程序。

    作为开发者,开发一版百度小程序,可以利用好搜索这个巨大的流量,体验会好于在百度竞价相同关键字的H5对手。

    不过也有2个问题要注意:

    百度小程序的运行载体是手机百度客户端,手百的流量虽然不低但和百度搜索引擎的流量不是一个等级,只有小程序没有H5很难最大化这个平台的价值;

    之前H5导流给原生下载很顺畅,但改成小程序后,不能顺畅的导流给原生App了。这个选择就让人有点纠结了。

    - 头条小程序

    头条做小程序。大部分人会以为主流量入口在信息流列表。但其实更顺的场景是新闻、短视频内容。

    头条的小程序,更多的是在给头条号作者和抖音大V赋能,撮合开发商的关系,实现用户、作者、开发商、头条的生态共赢。

    这个逻辑类似微信给公众号作者赋能。

    搜索是从内容到应用的导流,其实资讯和短视频也是,只是一个是主动搜的,一个是顺便看到的。

    如果你的应用适合从内容导流,比如内容电商,那么做一版头条小程序也是不错的选择。尤其抖音是有明显流量红利的,平台在上升,就像一个风口,跟上的猪都能飞。

    其实内容电商的场景很广泛,除了头条外,很多内容型互联网公司都在尝试通过集成小程序实现内容电商变现,过去很多内容变现是淘宝客,但未来更多的会是小程序客。

    - 支付宝淘宝小程序

    阿里其实更多是为商户服务,如果你是一个工具或娱乐开发者,那阿里系这2个小程序不适合你。

    支付宝有更强的线下商户属性,而淘宝则是纯线上电商,对应的商户细分起来也不太一样。

    如果你是一个线下服务商,不管是商户,或者三方平台,比如扫码充电,那就应该覆盖到微信和支付宝小程序里。支付宝还有一个特色场景,就是B2B的产业上下游交易、大额支付,这类场景在支付宝比微信更适合。

    如果你是一个卖货的品牌主,淘宝提供的小程序是一种更强的赋能,卖家可以自主给买家提供更多服务。比起其他电商玩家,淘宝一贯更擅长做平台和生态,商家也很乐于使用淘宝提供的赋能工具,手机的AR试衣可能还得等等,但手机淘宝里AR试口红估计快流行了。

    - 手机厂商的快应用

    快应用其实捏了把好牌,华为、小米、OPPO、VIVO等10家手机厂商的联盟占据中国70%的市场份额,OS底层权限给的很足,也是唯一一个可正常在手机桌面创建图标的动态App平台。

    所以快应用的理论留存是会略高于其他小程序的,另外快应用的体验流畅度也是高于其他小程序的,因为它选用了纯原生渲染的技术框架。

    但这也是有利有弊的事,如果说其他几家的小程序开发标准虽不相同但相近,那么快应用和其他家完全不是一码事。

    这增加了快应用的内容供给难度。

    回报不够或未知回报有多少,但前期投入大,持续维护成本高,所以对开发者而言,快应用的ROI(投入产出比)反而更低一点。

    OS本身是一个无属性的平台,任何开发者都可以在上面找到用户。所以没有某些开发者更适合快应用的说法。

    但从开放的能力完善度来讲,快应用平台低于小程序,现阶段太复杂的业务不适合。所以一些小工具如万年历、铃声等,在快应用平台上更容易做起来。

    四、全端时代的创业之道

    分析了各家特点,看起来思路清晰了很多,但具体打法呢?

    每个平台都有各自的特质、优势和缺点,开发者如何利用这些特性,规避缺点,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呢?

    一般的思路就是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平台去做,慢慢发展,根据实力和精力再扩展其他平台。

    有很多新创业公司,采取All in微信小程序的策略。

    这种取舍的前提,建立在不同平台需要开发不同版本的思维模式上。

    但如果有底层重大技术变更,比如一套代码可以发布8大平台,那开发者的选择逻辑会完全颠覆掉。

    其实,每个做开发的人细想一下都会想到,8台平台有将近20个细分版本,平台开发标准虽然有差异,但就做不出跨平台框架吗?

    回想PC浏览器时代,因为IE6至IE11以及chrome、Safari、firefox等碎片化问题严重,让开发者崩溃,当时Jqurey框架横空出世,解救开发者于水火中。

    如今面对这8大平台的碎片化,也会有个新jquery来为开发者服务,这个东西叫uni-app,开发一次,多端覆盖,免费开源。

    不过本文并不是uni-app的产品介绍,想详细了解的另见网页链接。

    本文重在讨论,在底层技术变更的支撑下,可以开发一次,多端覆盖的情况下,产业会有什么新机会?开发者应该如何触达和服务用户?All in微信小程序的创业策略对不对?

    这里提一个理念:全端时代,全端服务用户。

    在全端时代,你不是做App的、做小程序的技术公司,你是通过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为你的用户提供业务的、为满足用户需求而存在的创业公司。

    什么有利于你为你的用户更低成本、更高效率提供优质服务,你就应该追逐什么。

    你的用户分布微信里、应用商店里、浏览器里、其他超级App里,ROI更高的方案,是不管用户在哪里,都能触达,并且不新增服务成本。

    1. 不管用户在哪里,都可以和他建立服务关系,也就是广泛的触达,全端拉新

    动态App,尤其是微信小程序,获客成本是很低的,比应用商店低太多了。

    如果把拉新的预算直接通过裂变红包奖励给用户,而不是向中介购买流量,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尤其在下沉市场,拼多多、趣头条都是把握这个套路,快速做到上市。

    如果已经有流量不低的公众号或头条号百家号,那一定不能闲着这些流量,赶紧导到各平台的小程序里。对比新闻读者用户的arpu值,小程序用户的arpu值不是一个等级。

    2. 不管用户从哪里来,努力向更高arpu值的App导流

    反正写一套代码连App也有了,(uni-app生成的App,功能是可以和原生App拉齐的,不是像动态App那样只有有限的API能力),那么为什么不把忠诚用户导流到现成的App上,实现留存、日活、arpu值的提升?

    每个业务的用户都会分层:轻度用户眼里,你提供小程序就够了,他不想装App;但重度用户眼里,你都没个App,他每次使用还嫌小程序入口麻烦。

    这里就需要分层运营了。

    如果说全端时代,研发可以用跨平台框架做轻,那创业者的精力和财力,要挪到运营上,运营一定要做厚,覆盖好多端。

    不同层的用户需求、可运营的技术手段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a) 内容push是运营的重要手段,但小程序里并不能这样做,也采集不到丰富的用户画像数据。

    而App上,可以更有效的分析用户画像,推测她喜欢什么,有针对性的发push,对日活、留存和订单转换往往有奇效。所以App的运营方向,是利用数据,精细化运营,提升日活、留存、arpu值。

    b) 而小程序端,就要投入大量精力做去裂变拉新、搜索seo优化、内容外露。

    这3种方式,对应着用户接触你的3种渠道。

    用户获取一个新业务,可能是朋友推荐的,可能是去搜索的,可能是看某个文章里植入的。因为来源的属性不同,需要不同的分工去细化和优化这些获客渠道。

    至于应用商店和线下广告,如果你是一个可做到亿级用户体量的潜在明星项目,比如人人都会打车、订外卖,那理所应当去砸应用商店和线下广告这些获客渠道。

    如果只是服务百万或小几千万的垂类用户,那就放个App到商店,让用户自由搜索吧。你的拉新主精力,还是要放到动态App的刚才那3种手段上。

    而且这3种手段,都是天然更适合动态App的,动态App具备免安装的内容直达能力,把App里的优质内容直接暴露到社交网络、搜索引擎、文章植入,并且即点即用,这个场景原生是做不到的。

    c) 拿到小程序用户后,如何沉淀到App上呢?

    常见的做法有:提醒引导、优惠补贴、更多精彩内容。

    用户如果很喜欢你的小程序,那么本身有很高概率去应用商店搜一下同名App。对于多次登录小程序的用户,不妨也弹框提醒引导一下,毕竟二次使用更方便,使用时也不会影响看微信消息。

    优化补贴是很常见的手段,大多数开发商为用户提供的优惠券,是仅在App里可用的。比如某知名咖啡,小程序里下单都是原价,App里下单却非常优惠。

    还有很多开发者在小程序里限制了精彩评论等优质内容的显示,想看更多就得下App。

    类似的手段不一而足,在不妨碍用户喜欢用你家服务的基础上,有很多方法都可以用。

    d) 忠诚用户发展为App用户后,其实还有一个重要手段是要回流和闭环到小程序里。

    什么意思呢?

    运营人员需要鼓励忠诚用户分享App或App里的内容给他的朋友,通过优质的内容或优惠,重新进入到社交体系。此时注意要分享为微信小程序,那么他的朋友点击后就成为了你的小程序用户,然后就是继续之前的套路,把其中的忠诚用户导入App。

    总结一下全端时代的讨论打法,就是:

    全端拉新,一处留存。

    做轻研发,做厚运营。

    从拉新、到留存、到深度运营、到继续拉新,整个循环里处处有套路,了解不同平台的特点,研究娴熟后,你就是全端时代的弄潮儿。

    任何事情都是有窗口期的,在机会窗口敞开的那段时间,应该全力投入,以全新思维拥抱新时代。

    最后,祝你在全端新时代里,把握机会窗口,快速取得成功!

    9,百度技术战略10年:2008-2018_

    过去1个月内,两笔交易,三个巨头,BAT悉数出镜。

    2018年10月15日,饿了么正式宣布百度外卖更名为饿了么星选,而就在几天前饿了么宣布与阿里口碑合并,加之腾讯系的美团于今年9月20日的上市,正式宣告了红黄蓝大战最终结果,百度外卖业务出局。

    2018年10月2日,腾讯音乐集团(TME)赴美IPO落定,而15天后旗下原本拥有百度音乐且持股并作为太合音乐大股东的百度突然宣布战略投资网易云音乐,此基础上加阿里音乐的阿里星球,使得国内三大音乐集团格局最终明了。

    紧接着,号称估值750亿美元今日头条,在Pre-ipo期间宣布进军电商威胁阿里。此前它也因为分流大量腾讯用户时间和流量引发长达半年之久的头腾大战,但没有人注意到的是今日头条核心的收入来源,是其带走了大量本该属于百度的广告业务。

    “百度的工程师,阿里的运营小二,腾讯的产品经理”,不可否认BAT三家公司在不同核心领域分别代表了中国互联网的最高水准,即便是今天包括AT在内仍然没有人胆敢否认百度在技术方面至今仍然保持着优势。追溯百度过去数年间为何突然掉队的原因,似乎并非仅仅因为丢失移动互联网流量第一入口的说法那么简单。

    2008年~2009年,彼时如日中天的百度押注阿拉丁平台与框计算技术,但令人遗憾的是这条稍纵即逝的赛道事实上却是PC互联网时代的绝唱。此期间,原本作为BAT中技术实力最弱的阿里巴巴却率先开启了阿里云的未来之门,而腾讯云开放平台也在此期间悄悄开放了首批外部应用的接入。

    2011年起,当百度缓过神来开始自上而下开始转向云计算赛道时,却意外遭遇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突然降临——微信抢下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第一流量入口,腾讯迅速取代百度成为新的流量巨头。2012年~2017年,阿里巴巴与腾讯之间围绕出行、本地生活、文娱、互联网金融、电商、社交等三十多个赛道的大战忙得不可开交。

    那百度的未来在哪里?

    过去6年来,百度战略收缩并拱手让出手头已有赛道,后退一步的进入了公司的战略转型期。伴随一场网盘大战的爆发,百度云小试牛刀拿下云储存赛道,而后又继续默默加注人工智能,静待时机成熟。

    直到2018年,天下大变。

    头腾大战,传统业务上的问题让腾讯遭遇了8年来最凶险和危机的时刻,并直接引出了历史上第三次重大架构调整;正当马云宣布退隐之际,拼多多抄底淘宝网,阿里野心勃勃的新零售战略刚满2年却被10年不遇的经济下行所打断。

    AT两家在同一时间被迫驶入了To B业务的新赛道时,突然发现百度方面因为其人工智能业务与To B赛道的强关联性而再次拿回了不输10年前的优势站位。

    BAT再次会师,重回同一起跑线。

    站在纯技术角度来回顾过去10年,BAT各自在技术赛道上的抉择,其得失实际决定了公司发展之路的成败。10年前百度押注框计算与阿拉丁计划是否是错误的?BAT三家的在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方向上为何存在不同纬度?面向未来的To B赛道中,BAT在人工智能的赛道上分别拥有怎样不同的切入口与侧重点?最先布局人工智能的百度,将靠什么来完成翻盘?

    若要铸就曾经辉煌,唯有回到年少轻狂。

    历史,总在悄然间不断重演。

    一、框计算之争:2008年12月~2009年8月

    2009年8月18日, 北京大饭店。在百度创新技术大会上,李彦宏带着李一男、叶朋一起,提出了一个十分接近于谷歌ONEBOX整合搜索技术的全新概念——框计算,而这距离上一次发布阿拉丁计划仅仅才过去了8个月。这也标志着百度已经到了可以大规模流量变现,收割竞争对手战利品的快乐时间。

    因为谷歌中国败局已定。

    1年多前,谷歌中国办公室创始团队中最优秀的工程师——黄峥离职创业,而在本次大会结束的第17天后谷歌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的负责人李开复突然宣布辞职。2010年1月12日,25岁的蒋凡陪伴谷歌中国走完最后一程。显然谷歌的退出,对于彼时中国互联网的格局乃至百度本身的业务线都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

    这里我们可以参考一条百度在谷歌退出以前的产品技术时间线:

    2002年,百度内部项目代号的“闪电计划”——日访问页面提升10倍,日下载数据库量级达到谷歌的130%,更新频率更高,且页面反应速度必须持平谷歌。

    2003年,百度图片、新闻搜索业务上线,而这项技术直到2011年谷歌才在INSIDE SEARCH大会上发布。同年,百度贴吧上线,直接切入了社交网络领域。

    2004年,百度WAP搜索发布,率先拥抱移动互联网。

    2005年,百度知道上线,将互动问答平台与搜索业务完美结合,而谷歌问答直到5年后才姗姗来迟。

    2006年,百度百科上线。

    截止2007年底,百度的产品技术线清一色所共有的显著特性中最核心的一点,简单概括起来就是:走对方没走的差异化道路,使其无路可走。这个问题上,淘宝网大战ebay以及QQ大战MSN时都曾采取过类似的策略,但上述产品差异化的前提必须是拥有一个直接威胁自己性命的竞争对手存在。

    没有谷歌陪练的百度,却放松了本不该放松的警惕性。

    此时距离北京1200公里外的杭州——阿里巴巴已由王坚博士启动了阿里云计算的基础设施架构自建。而腾讯这边的邱跃鹏,早在6年前QQ空间、QQ秀业务线时就已经发现,彼时腾讯基础设施架构陈旧导致响应速度诸多的问题,他于1年多后开始启动腾讯云的小组。

    那么,彼时BAT公司为什么会选取两条截然不同的技术发展赛道?

    显然,阿里云计算、腾讯云都是自下而上发展的产物。

    特别是2008年,淘宝网终于开始进入高速增长期,而这种增长带来的问题则是阿里服务器在用户订单暴涨面前,旧的IT基建已经无法满足。而如果只是继续采购服务器的话,面对当时还未全面盈利下本身免费还不扣点的淘宝网,可能彼时全部收入加一起都不一定买得起服务器,为此阿里云几乎可以视作阿里历史上继淘宝网、支付宝后的第三次独立创业项目。

    而腾讯方面,汤道生、郑志昊的QQ空间与庞升东51.com激烈交火的日子里,最让马化腾提心吊胆的也是因为IT基建问题导致QQ空间加载速度一直提不上去,导致全国QQ空间响应速度基本都维持在5秒以上,因此腾讯云的萌芽也同样来自彼时业务线的急迫需求。

    但百度框计算、阿拉丁计划显然是自上而下思路影响下的产物。

    百度基于彼时与谷歌之间的竞争即将结束收尾,作为一家以搜索为核心业务的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有资格,也有义务通过技术手段提升广告收益来给予海内外投资者更多信心。于是在基于广告收益提升的大前提下,专注于提升深层信息WEB便利化和精准检索的阿拉丁计划,以及专注于分析前端用户搜索需求进行关键词相匹配的框计算,就成了极佳的商业化变现利器。

    框计算具备了典型的web3.0概念

    那么,百度彼时选择框计算和阿拉丁计划而不是云计算,是否是个错误?

    首先,框计算的战略目标是彻底锁死中国互联网第一流量入口。因为从技术模型上看,框计算作为PC互联网时代一站式服务的代表,这种在一个搜索框里输入关键词即可匹配相应的需求交互模式,其背后所能达成的目的除了方便用户匹配应用程序、相关网站、关联内容外,更重要的它可以直接为合作伙伴和自己旗下业务进行导流。

    这种模式与8年后微信推出的小程序有着非常类似的血缘关系——都是基于一个高频使用习惯的流量场景内提供用户多维度需求的精准匹配,匹配的对象可以是腾讯公司旗下业务或被投公司的业务,也可能是第三方开发者的业务,但前提是他们均隶属于腾讯开放平台的开发者。因此从业务角度看,百度当时的这种做法显然是正确的。

    其次,框计算不是一种技术革命而是搜索技术的一次提升,但云计算在彼时作为概念尚处于探索期,且商业化之路困难重重,甚至在阿里云的诞生之初,都未曾想到过今天如此花样繁多的商业化思路。

    有意思的是,国内最早在云计算方面进行过商业化变现尝试的代表,也并非最早布局的阿里云,而是腾讯云依托QQ推出的一款作为QQ会员增值服务项目——QQ网络硬盘。从这一点我们不难发现,腾讯QQ早期需要将用户交流信息进行云储存和淘宝网、支付宝需要将商家与客户的交易记录、商品信息,以及第三方支付的信息上传服务器的两个核心业务。

    从实际需求角度看,百度进入云计算领域的迫切程度是无法与AT相提并论的。所以从技术视角看,框计算更保守也更稳妥,云计算更激进也充满不确定性,没有高下之分,BAT只不过分别找到了最适合自己业务实际需求的技术赛道。

    最后,百度对于PC互联网时代的deadline显然是存在误判的。2008年12月31日,国务院常委会决议通过启动3G牌照发放工作,中国用了10几年时间从2G过渡到3G时代,而基于PC端百度框计算在3G时代到来后才提出构想,显然百度彼时的判断是4G时代可能不会那么快到来,流量红利的收割期仍然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因此从发展视角看,百度彼时的战略短视为后来埋下了隐患。

    阿拉丁计划实际上是一种变现的搜索广告加权系统

    最终,百度阿拉丁计划和框计算概念反响平平。8个月内,CTO李一男、COO叶朋相继离队,前者加盟12580、后者入伙阿里巴巴。

    尽管两位高管离职的原因至今仍然不得而知,但不可否认的是百度在上述两个项目交替进行的8个月里,百度实际上已经开始掉队。百度自诞生以来保持的技术站位优势,因为这8个月的变化而开始消退,在云计算赛道上落后阿里云、腾讯云并留下了一个接近4年时间时间差,从而奠定了阿里云、腾讯云此后在业界的领先地位。

    可下一场云计算大战,在百度掉队的同时却悄然拉响。

    二、云盘大战:2012年3月~2016年末

    蛰伏了接近2年,在阿里内部饱受烧钱争议的阿里云,让王坚急需一次向业界证明云计算存在价值的机会。于是马云找到了胡晓明,逼着他的阿里金融去找王博士“提个技术需求”。

    2010年,中国第一个采用阿里云自主研发“飞天系统”的产品——阿里金融,因为云计算技术巨大的计算力和低成本优势引起了业界的关注,最终它成了中国第一个采用云计算架构的商业银行——网商银行的前身,它于2015年6月25日开业。

    几乎是前脚贴后脚。

    腾讯方面于2014年12月28日上线的中国第一家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其第一笔贷款由总理亲自完成放贷,而此时已经对外秘密运营3年多的腾讯云,亦属首次对外曝光。值得注意的是,当邱跃鹏刚刚协助完微众银行后,立刻被马化腾派往北京,因为彼时滴滴因为和Uber的补贴大战导致了订单暴涨,而滴滴的服务器濒临宕机时,马化腾对程维的求援信显然不能不管,于是腾讯云团队一组前往北京、一组驻守深圳,花了7天7夜救了滴滴一命。

    既然阿里云、腾讯云都已初长成为战斗部队,那么百度云又在哪里?

    真实的情况是百度云刚从娘胎出来没多久。2012年初,姗姗来迟的百度云计算成了BAT三家中最后一个进入云计算领域的玩家,比阿里晚了4年,比腾讯晚了2年。或许纵观百度技术史上,这是头一次处于落后状态。

    然而,时间却不等人。一场云储存的大战悄然爆发,BAT自电商、搜索、社交以来,第四次以战争的形式完成聚首。

    在云计算领域,通常业界会以数据库、弹性计算、安全防护、大数据、CDN、域名注册服务,以及云储存在内的7个维度进行综合研判,云储存属于云计算技术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维度。自苹果于2011年6月发布革命性的iCloud后,这种通过存储资源到云端供使用者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取用的模式,在云计算领域中是难得的一个“既可以To C也可以To B”的业务模块,是兵家必争之地。

    首先是阿里方面,俞永福的UC当时刚刚被收购不久,与阿里云业务还未完全打通,包括神马搜索在内的新业务也在招人筹备中,因此UC云盘选择独立入场,也是希望自己能够在刚刚收购案结束后给阿里同事们露一手。但由于没有争取到阿里云的更多协助,以及更多的流量扶持,使得该业务存在后劲不足的情况。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则是——至今阿里云仍然还是以To B业务为主导,而To C业务盈利模式在当时尚不清晰。

    腾讯方面,微云作为正统QQ硬盘的继承者,拥有包括腾讯QQ在内的多个流量入口的支持,但彼时微云隶属于云计算部门,与微信WXG没有任何关系,甚至微信团队后续也开发了类似简化版微云的收藏功能,使得作为PC互联网时代产品微云在移动端严重缺乏流量支持。

    360方面,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其的战略地位开始下降,但仍然有360手机、浏览器、安全卫士等大型流量入口的支持。特别是360卫士用户直接能通过原账号获得云盘,同时又拥有专业安防的品牌口碑,对于用户关注的隐私数据和帐号安全方面颇有奇效,因此在网盘大战中属于综合实力最强的一个。

    除了上述3强,华为、金山、115、华硕在内的一些列玩家也在1年内相继入场。百度网盘于2012年3月23日正式上线,成了百度云计算亮相后的第一个产品。至10月,百度网盘的用户量已经突破1000万,随后“8国联军”的冲突开始走向全面升级。

    当传统的导流活动,免费会员赠送都已经无济于事时,同一时间国内所有网盘玩家都采取了最为残酷的基础设施军备竞赛——扩容大战。与打车大战、外卖大战不同的是,网盘大战的赛道不需要一单单补贴用户真金白银,而是需要平台方一卡车一卡车对外采购那些贵得心惊肉跳的服务器,或者建起更大更强的机房。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金山快盘在第一时间突然宣布:免费赠送50G空间,最先点燃了导火索。几天后,UC云盘率先将之前的4G容量扩容到了2TB,容量一夜暴涨了500倍。而115云盘在UC扩容后迅速升级到8TB后,使得UC云盘发生用户大规模迁移,几天内115的用户数据暴涨,极大地刺激了其他玩家。

    腾讯微云在此时选择出手,将扩容提高到了可怕的10TB,当时一度业界认为这是一次典型的“腾讯式的后发胜利”。然而隔天,腾讯的老冤家360冲了出来叫板——36TB的空间成了当时国内网盘扩容大战的一个分水岭,因为当时所有人都以为3Q大战又一次爆发了,而那以后再也没有发生过军备竞赛。36TB成了一道难于逾越的壁垒,今天我们把这个容量简单换算成实体硬盘的价格的话,每个用户云盘的单价就超过6000元。

    入场、混战、补贴升级、巨头入场,网盘大战的最后变成了熟悉的死亡进行曲。

    2016年3月4日,115网盘最先传出停用部分功能的消息。14天后,阿里巴巴旗下UC网盘宣布关闭。4月25日,新浪微盘宣布关闭,次日金山快盘宣布关闭。5月3日,华为网盘停止用户数据存储分享服务,24天后腾讯微云的突然关闭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议。

    360云盘的突然关闭一度引发了用户对数据丢失的恐慌

    此时,胜利的曙光照向周鸿祎,号称永不关停的360云盘似乎笑到了最后。然而无情的事实在5个月后的10月20日打了周鸿祎的老脸——360不仅关闭了个人云盘服务,还公告将在次年2月1日清空全部用户数据,并注销所有云盘账号。

    次年51国庆节当天,华硕网盘关闭了上海机房。几乎所有的网盘关闭时都用了统一的对外说法:为了配合国家有关部门积极开展网盘涉黄、涉盗版内容的清查工作。而事实上却是他们因为基建的成本压力而真的玩不下去了。

    剩者为王,百度笑到了最后。

    网盘大战是百度转型后数年来的第一次胜利,这也是百度云的第一次胜利。此前糯米、百度外卖、音乐、移动支付等一系列赛道上挫败的画面,一度让这家中国市值最高的公司处在“百度是不是不行了”的阴影中,但这次新赛道上的成功,让“狼厂”人找回了一些翻盘的信心。

    为何一度落后的百度云,能跑赢网盘之战?

    技术上,百度云在开始之初就用了自行研发的一套去IOE架构,这与阿里云在2008年开始研发飞天系统时的初衷是一样的,而在此基础上开发处理费结构化数据的技术,可以用非常廉价的PC服务器支持千万—上亿人次的搜索。

    竞争对手如果不采用这种手段,结果就是服务器成本+维护费用最终压垮整个业务,但这种核心技术彼时只有BAT三家掌握。阿里云侧重点放在了安全防护和大数据分析,腾讯云则押注大数据基础服务和数据应用层面,而百度押注的方向中云储存是一个重要模块。

    光伏供电的阳泉中心极大的降低了日常维护成本

    在基建上,百度云(阳泉)计算中心在中后期发挥了重大作用。采用全太阳能光伏发电的阳泉中心于2014年正式投入使用,该数据中心作为百度网盘的主要储存基地之一,总装机规模16万台,节能43%的绿色模式下百度进一步拉底了成本。

    在战术上,网盘业务采取的是典型的互联网打法。利用网盘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重新积累百度一堆丢失的用户数据和用户量,用免费策略培养他们使用习惯,为后续百度云计算特别是人工智能业务方面蓄积用户基数并打造使用场景。而竞争对手,特别是AT本身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都拥有良好的用户积累量,因此他们对于网盘这样小业务上的争夺上并不需要号召全公司之力拿下,这也在侧面为百度留下了机会。

    网盘大战的小胜显然只是个起点,百度云距离AT在云计算技术上的差距仍然不小。

    2017年4月,李彦宏出版了一本新书。业界同僚本以为云储存业务会是百度重新回归的起点,孰不知那本名叫《智能革命》的书从头到尾都围绕着“人工智能”展开——百度公司随后便开始了新一轮的人员架构调整,AI 成了百度继搜索后的第二道主菜。

    三、AI争锋:2013年1月至今

    2018年10月19日,北京。

    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李彦宏宣布阿波龙无人车已经运营1万公里零事故率,但他也担心百度的一个小错误可能会导致整个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发展速度的减缓;马化腾于同一天的演讲中也提到了关于腾讯车载微信,之所以迟迟没有推出的重要原因,就是为了要保障安全第一。而马云,在此前更是直截了当的提出了“技术的使命不是为了不作恶”。

    技术是中立的,但技术公司可能不是。

    曾几何时BAT三家都有了一套挥之不去的恶名标签:阿里的假货,腾讯的抄袭,百度的虚假广告。由于对技术缺乏敬畏之心,让三家公司在历史上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当技术的使用者再次试图寻求新技术的帮助时,技术并没有选择那些利用自己谋取私欲的人,而时间投向了真正热爱技术的人的怀抱。

    AT在5年间,围绕30多个赛道进行了角逐:打车大战、外卖大战、共享单车、无人货架、新零售等大战耗资亿万且触目惊心的最后,仍然未能分出胜负。而百度方面,拱手让出了手上那些让对手垂涎已久的赛道,选择放弃与AT争天下,转向新技术的研发。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思路与谷歌在2004年上市后,从平台型互联网公司转型为技术型互联网公司的决策几乎一致。只是百度历史上走弯路时所受的挫折,远比谷歌要多,也更深刻。

    百度切入商用无人巴士的角度,与国内其他电动车企的消费级电动车思路截然不同

    过去5年,百度又都干了什么?

    2013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深度学习研究院,并在硅谷布局了人工智能实验室。

    2014年发布大数据平台,深度语言系统,开始进入自动驾驶领域。

    2015年推出机器人助手,无人车开始上路测试,第二代深度语音系统发布。

    2016年无人车开始试运营并拿下路测牌照,百度大脑AI发布,

    2017年第二个硅谷研发中心成立,阿波罗自动驾驶平台对外开放,并累积拿下人工智能专利2000项。

    自2016年来,百度内部提出“以夯实移动基础,决胜AI时代”作为核心驱动战略。而从当前最新组织架构上看,百度多年围绕广告销售为核心的组织架构已成为历史,AI first的公司架构已经形成:

    原核心的百度搜素独立为搜索公司,由向海龙负责包括搜索、移动以及糯米三个事业群组,其老业务已被持续压缩。

    新兴业务事业群组EBG&TG由张亚勤博士负责,包括基础技术、百度云业务、教育以及国际化业务。

    人工智能技术平台AIG独立成军,标志着百度成为国内第一个将人工智能技术作为独立部门运作的大型互联网公司,由王海峰负责包括语音技术、图像技术、视频技术、VR、NLP,知识图谱、数据智能以及深度学习平台在内的8个条技术研线。

    新组建的IDG将智能驾驶业务作为一个独立部门运作,实属国内外罕见。李震宇当前负责包括全自动驾驶,智能辅助驾驶以及车联网业务,一方面是独立无人车开放能力,另一方面则是在下一步辅助改造汽车厂家进行智能车相关的开发与协助。

    智能生活事业群组SLG,由景鲲负责人工智能助手——度秘事业部、智能硬件生态渠道部,以及Raven Studio 工作室三个部门。

    从框计算、阿拉丁计划到云计算服务,最终押注人工智能,百度10年来的技术发展更迭背后暗藏着怎样的逻辑?

    如果从BAT核心业务的原点看,腾讯倚重人与人的沟通,阿里巴巴侧重商业形态的构建,而百度从一开始就该一个技术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因此基因上决定了百度就更适合作为一家提供高技术支持的服务方,而不该是简单粗暴的流量变现。

    而框计算和阿拉丁计划的无功而返,也证实了一家技术驱动型公司所能真正做到的商业化——绝非只是简单粗暴的卖广告,因为人性远远落后于我们所拥有的科学技术。同理,英伟达这样的高技术公司,断然不会去拿着技术来干挖比特币这样愚蠢的勾当。

    2018年,AT的角逐在10年不遇的外部环境变化中开始发生反应。BAT相继押注人工智能、云计算和相关技术后使得三家公司重回同一起跑线,而百度经历了多复盘与探索后似乎也回归了创业的初心。阿里人工智能将云计算与其商业大数据相结合,通过解决电商、物流、在线推广、金融、城市管理、医疗等多个应用场景。腾讯人工智能将游戏娱乐放了一个高点,而在To B业务方面腾讯最近的一次大动作则是将人工智能为核心的华东总部安在了上海。

    而百度人工智能以自动驾驶平台Apollo为核心,以Dueros操作系统作为入口,集中火力攻克出行与日常生活两个场景。

    所谓同向为竞,相向为争。技术的竞争最终仍然应由技术来决定胜负。技术虽然没有价值观,但是技术却可以实现一个价值观。

    技术本该值得尊敬,技术理应值得信赖。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文章TAG:四平市二手手机亮号-百度-百度吉林四平移动手机号段四平市二手二手手机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