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 > 问答 > 管理知识 > 怀远县古城镇怎么样,淮河两岸的古城

怀远县古城镇怎么样,淮河两岸的古城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06 00:00:34 编辑:管理知识 手机版

洛阳人为什么说二里头是夏都?

洛阳人为什么说二里头是夏都

大家知道,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由禹的儿子启所建立,虽然那时的夏还是奴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夏朝对周边的影响也非常有限,但夏朝毕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作为第一个朝代的都城,意义和影响肯定非同一般。洛阳出于想做古都老大的需要,近年来打出了一系列打造洛阳历史文化名城的组合拳,其中抢夺西安丝绸之路起点,炮制"双都论",把洛阳也说成是西周和隋唐的都城,强行把夏都占为己有等等,在国内外造成了恶劣影响。

尤其是把二里头强行命名为"夏都",完全不顾国家文物局关于"二里头建设项目有关批示"精神,在国家文物局没有批准的情况下,把二里头私自命名为夏都,体现了一级地方政府目无党纪国法和严重的无政府主义。挖掘城市历史文化,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本来是一个很好的思路,但用拔高城市历史,甚至不尊重中国历史实际,人为打造和篡改中国历史,靠歪门邪道促进地方旅游和经济发展,实在不是一级人民政府应该干的事情。

为什么陕西很少有关于夏、商时期的历史?

学界认为夏商周是三个同时存在的民族。夏,目前“下落不明”。商人发祥于东夷,由东向西占领了河南,建都于安阳。而周人4500年的就生息在关中平原,先周郑家坡遗址证明了这点。夏代政衰,周先祖不窋窜于戎狄之间。商代陕西的历史由商周两朝书写,有历史记载!若再前推,仰韶文化的中心在关中晋南豫西,这里是华夏民族的源头,最早的中原就指这里。

真实存在的夏朝,为何一直寻找不到夏朝都城?

谁说没有找到“夏朝”都城的,“夏朝”的都城不是早就被证实了的,二里头遗迹就是夏都斟鄩所在地么?也就是我们通俗所说的夏墟。我们知道“夏朝”曾经有过许多的都城,其中偃师二里头遗址夏墟,就是“夏朝”中晚期时期的都城—斟鄩(zhēn xún),其中《竹书纪年》就记载:“太康居斟鄩,羿又居之,桀亦居之。”这说明斟鄩至少是太康、夏羿和夏桀三位帝王的都城所在地。

并且它早在1959年的时候就被发现了,是继1928年被证实殷商存在的安阳殷墟发现之后我国最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入选了2004年的中国十大考古发现。那这个时候就有人问了,既然“夏朝”的都城都发现了,为啥现在还有人不承认“夏朝”的存在呢?其实这就是很多人对考古判定认知的不足了,非常显然我们已经证实了商朝的存在,那商朝之前中国肯定有人啊,黄河流域也肯定会有人生活啊?但是有人生活的痕迹就可以证明“夏朝”存在么?在考古学上这并不成立。

商朝被证实的最大功臣,其实并不是殷墟的发现,而是甲骨文的发现。甲骨文至今为止依旧是我国最古老的文字,也正是因为甲骨文上有关于商朝的记载,才最终让人们相信了商朝的存在。换句话说,即使再笨也知道商朝之前肯定还有人类,夏朝之前都还有人类,但问题是这些人类能不能称得上“文明”?我们对于文明最基本的概念就是有文字。

更直白的讲,我们把商朝之前的这段历史称为“夏朝”,既然是一个朝代,朝代的基础就是有文字和政府构成,这是文明的基础。如果没有,那么他只能称为“夏原始部落”,而不能冠以“朝”的称呼。所以现在的争论并不是夏朝存在与否,而是我们无法去证明“夏部落”可以叫做“夏朝”。也就是说,一天挖不出关于夏朝的文字,那么夏朝就永远不存在,他只能是“夏原始部落”。

为什么说夏朝的问题是“中国考古学上的哥德巴赫猜想”?

这是两个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哥德巴赫猜想”,我们这代人是从陈景润等的光辉事迹开始,知道了这个概念,那是“世界级难题”的代名词。要攻克它,得几代人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还只能是最大限度的迫近。那么所谓夏朝(存在与否)的问题呢,在像甲骨文那样的当时的内证性文书出现之前,是个根本无解的问题。它仅见于其后千儿八百年后人的追忆当中,属古史传说范畴,既不能证真,也不能证伪,存疑而已。

在考古学上,夏王朝的存否问题则并非真问题,甚至可以说是近乎伪命题了。王国维老先生当年用“二重证据法”证明了殷商王朝的存在,证据的两头一是“纸上之材料”二是“地下之新材料”,请注意二者均为文字材料,前者是传世文献,后者是甲骨文。这是确认一个王朝真实存在的一道不可逾越或替代的门槛。遗憾的是这“二重证据法”后来被泛用滥用,“地下之新材料”被认为还包括没文字不会说话的文物,于是,没有实证基础的猜想(猜谜)大行其道,以至于今。

未来的哪一天,或许“地下之新材料”中又有内涵丰富的自证性文书出土,那本来无解的夏王朝问题,可能就会涣然冰释,不证自明或一证即明,从而结束半个多世纪以来沸沸扬扬兴师动众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猜想。但那跟必须几代人前赴后继地戮力精进、刻苦钻研才能有所深入的“哥德巴赫猜想”问题有半毛相似之处吗,人们不禁要问。。

中华上下5000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的,你怎么看?

中华民族以悠久的历史为傲,常说“中华上下五千年”。现在是公元2019年,如果按照五千年来算,中华文明应当是始于公元前三千多年。可即使早到中原大地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也已经是公元前二百年左右建立的了,在秦朝之前那三千年,到底去了哪儿呢?按照史书记载,中华文明最早的朝代是治水有功,受舜帝禅让而建立的夏朝,建国的大致时间是公元前2070年,距今四千余年。

也就是说 ,即使加上夏朝,中华文明总共也就四千多年,这和我们宣称的“上下五千年”并不匹配,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我们要先了解上下五千年这一说法的来源,其实,这个说法最早并不是中国人自己提出来的,而是出自清顺治年间来到中国的意大利传教士卫匡国(1614年9月20日-1661年6月6日),他写过一本《中国上古史》,向西方介绍遥远东方的国度中国,并在自己的著作中以上古伏羲作为中华文明的源头,将伏羲时代的元年定为公元前2952年。

他的这一说法在欧洲广为流传,得到了众西方史学家的认可,于是先是在欧洲,出现了“中华上下五千年”这一说法。然而伏羲的神话色彩实在过于浓重,于是他关于中华文明历史的观点并没有被这一文明的继承人所采纳。民国成立伊始,采用了以另一位稍微现实一些,且更能代表华夏文明的人物黄帝作为中华文明的源头,以他的诞辰公元前2698年当作纪元。

1912年民国建立,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先生通令各省:“以黄帝纪元4609年为中华民国元年。”按照四舍五入,也算是勉强达到了“上下五千年”。按照社会学的定义:“文明是使人类脱离野蛮状态的所有社会行为和自然行为构成的集合,这些集合至少包括了以下要素:家族观念、工具、语言、文字、信仰、宗教观念、法律、城邦和国家等等。

”在考古学界,“文明”的标准则是“城市、文字和国家制度。”可是目前,我们最早的文明遗址发掘还停留在商代,以至于西方许多人质疑夏朝存在的真实性,没有实物证据,就难以证明文明的存在。换句话说,秦朝以前的那三千多年里,有一千多年还被在埋土里,还仅仅被记录在史册或传说里。要想向质疑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人证明,还需要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需要一代代考古人的前赴后继。

如果说安徽省怀远县古城镇的古城遗址是夏朝国都,你怎么看?有什么依据吗?

安徽怀远涂山自古相传是大禹妻子涂山氏女的故乡,大禹与涂山氏女成婚之后,不久就去治水了。后来涂山氏女在涂山上生下大禹的儿子启,也就是夏朝的第一位国君,安全怀远涂山也因此被称为“夏国故都”。远古时期,淮水经常泛滥成灾,相传大禹劈山导淮,使淮河连年泛滥的水灾得以控制,也由此奠定了淮河流域文明的繁荣昌盛。至今涂山山顶的禹王宫庙宇里依然贡奉着大禹的牌位与画像。

而禹王宫绵延不绝的香火,已经燃烧了数千年。去禹王宫的路上至今还有唐代残存的石雕像与历代文人墨客的碑刻。其实怀远的历史非常悠久,“怀远”这个地名,据说是先秦帝国时期,被派到怀远驻守的士兵,因为想念家乡而起的地名。近几年的考古发现,距涂山南方不远,发掘出远古时代的祭台与多个大土墩台子残迹,据相关专家考证,这很有可能就是古时候大禹会天下部落首领的地方。

文章TAG:古城镇怀远县淮河古城两岸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