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 > 问答 > 管理经验 > 唐朝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渊起兵,李渊起兵只有3万军队

唐朝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渊起兵,李渊起兵只有3万军队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9 17:34:45 编辑:管理知识 手机版

所谓地利是他当时镇守的是太原,作为九州之首的地方自然位置好的不要不要的。所谓人和事他不止有几个好儿子,还有一群好基友,都是很牛的人,比如裴寂、刘文静、刘弘基之类的。剩下的就是看隋朝实在不行了,自己开始单干。自己创业的李渊还讲究基本法,安民重兵,别人家底越打越薄,他越打越厚,而且进兵神速,三月起兵,十一月就进了长安。

李渊为什么造反?李渊是如何太原起兵当皇帝的?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地方势力纷纷倚兵自重,农民起义瞬间风起云涌,先后有上百支队伍树起了反隋大旗,隋朝大厦在烽烟四起中飘摇。在诸多反隋势力中,李渊不显山,不露水,起步也较晚,却能够在短时间内脱颖而出,一马当先攻下长安,并笑到了最后。从大业十三年(617)六月起兵反隋,到武德元年(618)五月称帝建唐,前后只有一年时间。

在历史上,刘邦草创西汉用了七年,刘备立足西蜀用了三十三年,石勒图霸中原用了二十五年,拓跋珪复兴故国用了十一年,阿保机扬威草原用了十年,元昊图霸西北用了六年,铁木真崛起漠北用了二十二年,朱元璋驱除鞑虏用了十六年,与他们相比,李渊只用一年就奠定了大唐基业。李渊(566—635),祖籍赵郡(今河北邢台),祖父李虎,西魏时官至太尉,成为著名的“八柱国”之一,死后追封唐国公;父亲李昞,袭唐国公,北周时任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

李渊七岁袭唐国公,长大后“倜傥豁达,任性真率,宽仁容众”,加之其母为隋文帝独孤皇后的姐姐这层特殊关系,所以“特见亲爱”,且“无贵贱咸得其欢心”(《旧唐书》)。隋炀帝即位后,李渊历任谯、陇、岐三州刺史,荥阳、楼烦二郡太守,殿内少监、卫尉少卿、太原留守。显赫的官宦世家和多年的仕途历练,把李渊培养成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

隋炀帝执政以来,对内横征暴敛,对外穷兵黩武,隋文帝留下的家底被挥霍殆尽。大业九年(613)正月,隋炀帝集天下之兵二度远征高丽,命李渊“督运于怀远镇”(《旧唐书》),杨玄感“于黎阳督运”(《隋书》)。四月,杨玄感趁国内空虚之,伺机发动叛乱,围攻东都洛阳,企图自立。隋炀帝得到消息后,惊慌失措,急忙下令从辽东前线撤兵,班师救火。

杨玄感起兵,是隋朝统治集团内部的一次大震动、大分裂,虽然很快就被镇压,但严重削弱了隋朝的统治势力。也就是从这时起,李渊开始有了起兵反隋、夺取天下之志。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起兵造反谈何容易,杨玄感就是例子。再者,当时朝野一度流行“李氏应为天子”(《北史》)的谶语,也让隋炀帝对表哥李渊“多所猜忌”。为此,李渊不得不“纵酒沉湎,纳贿以混其迹”(《旧唐书》),韬光养晦,隋炀帝也渐渐待之如初。

大业十二年(616)四月,李渊击败甄翟儿起义军后,被任命为太原留守。太原是军事重镇,兵源充足,粮饷丰沛,可“支十年”,套用李渊的话,“唐固吾国,太原即其地焉。今我来斯,是为天与,与而不取,祸将斯及”(《大唐创业起居注》)。自此,李渊起兵之心已定。大业十三年(617)六月,在除掉隋炀帝安插在太原的心腹王威、高君雅后,李渊在晋阳起兵,顺势攻取西河(今山西汾阳)。

八月,攻取霍邑(今山西霍县)。九月,李建成率军趋于灞上,李世民率军直取长安,形成了对长安的包围之势。十一月,李建成部下雷永吉用云梯首先登上城墙,长安守将顷刻瓦解。进入长安后,李渊立隋炀帝的孙子代王杨侑为皇帝,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改元义宁,迅速控制了长安局势,总理万机。义宁二年(618)五月,李渊称帝,建立大唐帝国。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灿烂辉煌的大唐帝国时代。 从晋阳到长安,从起兵到建唐,从大业十三年(617)六月到武德元年(618)五月,前后正好一年。一年,弹指一挥间。李渊为什么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就能如此迅速地推翻一个旧王朝,建立一个新王朝呢?笔者认为,除了家世显赫、政治老练、粮草充实、兵马强壮外,还在于李渊能够广泛招揽吸收人才、注重善待士庶百姓、提前解除后顾之忧、积极寻求外部支援、精准把握出兵时机、果断调整作战思路、尽量减少敌对矛盾。

而后面提到的这一系列举措,恰恰是李渊在短时间内够脱颖而出,成功缔造大唐帝国的决定性因素。 但凡有大志的人,通常都会招纳英才组团队,广树恩信结人缘,李渊也不例外。杨玄感叛乱后,隋炀帝命李渊镇守弘化郡,兼知关右诸军事,以备防御。期间,李渊“历试中外,素树恩德,及是结纳豪杰,众多款附”(《旧唐书》),积极培植私人势力。

文章TAG:李渊起兵唐朝军队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