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产 > 问答 > 房产经验 > 推动中小城市发展,怎么带动中小城市发展

推动中小城市发展,怎么带动中小城市发展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9 21:13:13 编辑:房产知识 手机版

优质高校不仅带动中小城市发展,而且更是中小城市发展中靓丽的名片。大城市发展肯定能带动中小城市的发展,只不过是大小而已。不等于所有大学都适合外迁或外迁就可以促进并带动中小城市发展。大城市的大港口发展可以带动周边区域进出口加工和贸易企业的发展;大城市铁路、水上交通、航空和公路等交通网络四通八达,给周边中、小城市带来便利,降低了流通成本,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大城市能带动周围小城市的发展吗?为什么

大城市发展肯定能带动中小城市的发展,只不过是大小而已。 一是产业 带来。整机制造企业在大城市,配套企业可在周边地区或城市,如:汽车、钢铁、造船、电脑、手机、石化及化工、工程机械等行业产业规模越大,配套企业越来越多,产品深加工潜力巨大,中小城市可以新建或改建一些企业为龙头大企业提供配套和深加工产品,形成以大城市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效应明显。

二是交通物流行业的带动。大城市的大港口发展可以带动周边区域进出口加工和贸易企业的发展;大城市铁路、水上交通、航空和公路等交通网络四通八达,给周边中、小城市带来便利 ,降低了流通成本,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三是大城市对周边城市生活物质需求带动。大城市规模越大对粮油、蔬菜、水果、饮食等生活用品需求越来越大,周边中小城市可成为生产基地。

四是旅游产业的带动。中、小城市可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积极开发旅游景点和美食文化产业吸引大城市市民就近旅游和渡假。 五是科技带动。大城市科教资源丰富,科技力量雄厚,周边中小城市可借大城市科技力量或科研成果转化帮助其发展。 六是金融服务业带动。大城市有很多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总、分机构,可就近设立分公司,为当地企业和居民提供服务,促进中小城市经济和金融业的发展。

在发达的长三角城市群中,南京该如何带动周边发展?

2016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南京成为仅次于上海的特大城市。作为特大城市的南京,将如何带动周边城市的经济发展呢?个人认为,作为特大城市的南京,一是要完善卫星城配套功能,强化与周边中小城市的联动发展,推进人口合理分布。二是要继续完善城际综合交通网络,以上海为核心,南京合肥杭州为副中心,以高铁,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和长江水道为主通道的多层次交通网络,连接周边城市和中西部地区。

郑州升级为国家中心城市,对周边县市会不会有所带动发展?

当然会极大的带动中原腹地各级城市快速崛起。12月26日下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简称《规划》)。规划中明确指出,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规划》中指出,支持武汉、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强化长沙、合肥、南昌、太原等省会城市地位,增强要素集聚、科技创新和服务功能,提升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

继续做大做强洛阳、宜昌、芜湖、赣州、岳阳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延伸产业和服务链,形成带动区域发展的增长节点。《规划》提到,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0 号)。十年来,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以下简称“三基地、一枢纽”)地位日益巩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改革创新步伐加快,全方位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发展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

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由 2005 年的 18.8%提高到2015 年的 20.3%,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迈上新台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不仅推动中部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有力地支撑了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带动了东中西区域良性互动发展。支持武汉、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强化长沙、合肥、南昌、太原等省会城市地位,增强要素集聚、科技创新和服务功能,提升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

继续做大做强洛阳、宜昌、芜湖、赣州、岳阳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延伸产业和服务链,形成带动区域发展的增长节点。充分发挥中小城市的资源优势,壮大特色支柱产业,提高城市治理能力,提升发展质量,培育形成一批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深入推进卫生城镇创建,全面开展健康城市建设。优化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快发展轨道交通、快速公交等大容量公共交通系统建设,优化城市道路网级配结构,强化交通综合管理,合理引导个体机动化交通需求,加强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和设施建设,有序调控交通出行结构。

积极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强市政管网等地下基础设施改造。实施城市风险安全普查,加强对城市隐蔽性设施、地上地下管廊、渣土受纳场等的监控和隐患改造,实施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和化工企业安全搬迁工程。加快城镇垃圾处理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和稳定达标运行,推进污泥安全处置。

加强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内涝防治能力。加强城市停车管理,严格执行新建小区停车位、充电桩等配建标准,推进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开发。推动生态低碳宜居城市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大力开展城市生态修复,加快城市公园、城乡绿道、郊野公园等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和休闲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积极促进城市更新和有机再生,优化老城区居住环境。

大力开展城市设计和城市修补,加强城市特色风貌的保护和管控,传承城市精神和历史文脉。实施新型智慧城市、无线城市、光网城市等重大工程,到 2020 年实现城镇地区光纤网络、第四代移动通信(4G)网络全覆盖,在城镇热点公共区域推广免费高速无线局域网(WLAN)接入。“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到 2020 年,中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主要目标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地区总体经济实力稳步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进一步优化,经济、人口布局向均衡方向发展。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58%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43%左右。——产业整体迈向中高端水平。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一批产业集群和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培育形成并发展壮大,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 47%以上。

创业创新蓬勃发展,全要素生产率明显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 60%左右。——现代农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粮食生产基地地位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粮食产量稳定在全国总产量的 30%左右,农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物质技术装备条件显著改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明显提升,经营业态更加丰富。农村产权流转取得进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发展。

——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全面提升,物种资源丰富度和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增加,湿地保有量达到 520 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 38%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形成健全的城镇水污染防治体系,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流域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耕地保有量保持 3.77亿亩,单位 GDP 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 15%以上和18%以上。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就业、教育、文化体育、社保、医疗卫生、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郑州为什么会入围?“国际郑”10年间,郑州“长大”70%。郑东新区从荒芜之地崛起成“金融城”“商务城”“会展城”;航空港区航空货运增速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郑州的头衔越来越多,国际航空大都市、国际物流中心、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迈向国家中心城市,“国际郑”底气越来越足。

郑州是全国人口密度最大的6个城市之一,过去5年,郑州净流入人口达185万,比深圳仅少1万,在全国各大城市中排第七。郑州GDP总量和增速在省会城市中始终位于前列;位于河南自贸区核心,坐拥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又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节点,对周边的辐射早已穿透省界……郑州后劲儿十足。“枢纽郑”今天,郑济高铁濮阳段和新乡段同时举行了开工仪式,作为米字形最后一条未开工的项目,此次开工,意味着河南米字形高铁网络,全部从图纸上落地,四通八达的高铁网指日可待。

新郑机场到郑州南站、郑登洛城铁等城铁正在规划建设,到2020年,河南将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省辖市1小时和周边省会城市2小时的“高铁交通圈”。航运和铁路货运也被提上日程,到2020年,郑州货运通航城市超过50个,国际区货运航线超过40条。“商都郑”千年商都郑州,从来不缺商业传奇。上世纪90年代二七商圈的一场商战,让郑州以商都之名蜚声全国。

如今,国内外商业、物流巨头纷纷落地郑州,商业综合体遍地开花,跨境贸易在进出口出现瓶颈之后逆市拉动,一带一路战略助力自贸区政策落地,覆盖5亿人口的大市场成为新的展望……国家中心城市的商贸特质,在郑州一览无余。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临空经济的发展和跨境电商的突飞猛进。中心城市对河南意味着什么?在2016年9月25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郑州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郑州市委书记马懿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郑州市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抢抓机遇,担当使命,为向国家中心城市迈进而努力奋斗》的报告。

马懿在报告中说,我们要经过五年努力,围绕国家中心城市这一目标,基本建成“一枢纽一门户一基地四中心”:即国际性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枢纽、中西部对外开放门户、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国际物流中心、国家区域性现代金融中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原创新创业中心、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中心。在当天的开幕大会上,市委书记马懿提出了郑州的一个“小目标”——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目前,在国家层面的规划中,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和成都被列为国家中心城市。

全国城市中的“塔尖城市”,是郑州未来的发展目标。近年来,随着中原经济区战略、航空港区获批、米字高铁规划、自贸区获批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实施,郑州城市建设越来越快,城市框架也随之不断拉大。今后五年,郑州也将努力实现“六个显著提升”:综合竞争力持续增强,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升;都市区形态更加完善,城市功能显著提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升;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民主法治文明程度显著提升;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显著提升。

未来天蓝、地绿、水清成为常态,郑州将建设成为生态良好的宜居宜业城市。小知识 什么是国家中心城市?所谓国家中心城市,是指处于中国城镇体系最高位置的城镇层级。肩负重要发展职责作用,这样级别的城市要在全国具备引领、辐射、集散功能的城市,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对外交流等多方面的表现。中心城市应具备的发展特征、功能:一是国家组织经济活动和配置资源的中枢;二是国家综合交通和信息网络枢纽;三是国家科教、文化、创新中心;四是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五是国家城市体系中综合实力最强的“塔尖城市”。

高校带动中小型城市发展,如中国科技大学一样,清北也应外迁吗?

优质高校不仅带动中小城市发展,而且更是中小城市发展中靓丽的名片。但是不等于所有大学都适合外迁或外迁就可以促进并带动中小城市发展。比如北京的北大、清华,上海的复旦、交大,武汉的武大、华科,南京的南大、东大,广州的中大、华工,天津的南开、天大,上述大学与城市已经形成不可分割的血肉关系,俨然是城市文明的精神、灵魂或象征,没有分开撕裂的必要。

所谓大学外迁是指理、工、农、林、医及师范、地质、海洋等专业性大学具有外迁的可能性,而且有利于教育资源均衡分布,也有利于经济发展与人才培养,更有利于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比如,当年交大主体西迁西安,以及科大整体南迁合肥,从特殊时期特定条件而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与历史功效。当前中国大学外迁只能是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需要的理、工、农、林、医及海洋、地质、师范类大学比较适合外迁中小城市,一方面有利于缓减已经严重的城市病,另一面有利于中小城市发展,更有利于人才培养与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动与均衡分配。

文章TAG:中小城市发展带动推动推动中小城市发展怎么带动中小城市发展

最近更新